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呼和浩特市大規模種樹引質疑 官方:經科學論證

圖為呼和浩特街道兩側挖開的樹坑。 張林虎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16日電 (張林虎)連日來, 呼和浩特市街頭出現大量箱體樹木,

同時在原來已種植的樹木中間又栽種了樹苗, 許多市民質疑這一做法的科學性。 16日,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政府召開綠化工作媒體通氣會, 對這一系列問題做了回應。

近段時間, 呼和浩特市的一些街道突然新栽種了很多樹, 還密集地擺放了一些箱體樹木。 對於這一做法, 不少市民提出疑問。

市民李東認為, 在原來道路兩側的樹木中間突然增加一棵樹, 感覺有些稠密, 既影響人們出行, 而且樹苗能否成活也是問題。 “每兩棵樹的間距那麼小, 深度也不夠, 能保證它們健康生長嗎?”李東如是說。

和李東關心的樹木密度問題不同, 劉麗清更關心箱體樹木的成活率和佔用人行道的問題。 “種樹本來是好事, 但現在有些樹苗把人行道都佔用了,

行人只能在機動車道上走, 這也增加了安全隱患。 ”

圖為呼和浩特街道兩側的箱體樹木。 張林虎 攝

針對市民提出的疑問,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區委副書記李浩書表示, 目前栽種在路邊的樹木間距經過園林、林業等部門專家的科學論證。 “之前樹木間距為6米,

本次綠化時在中間增加一顆樹木, 3米的間距完全具備樹木成活條件。 ”李浩書說, 只要營養充足、不缺水、注重病蟲害防治, 就能夠保證樹木成活。

李浩書同時表示, 市民看上去密植的樹木其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項目企業會保證樹木成活率在95%以上。

對於木箱式栽種的松樹能否安全過冬, 李浩書表示, 由於城市中道路兩側管線較多, 挖樹坑種植會遇到各類管線, 選擇箱體樹木比較合適。 “當初設計時, 就考慮要控制箱體樹木的長高長大問題, 明年還要對這些樹木做修剪, 修剪出好看的形狀和標準高度, 打造盆景式樹木。 ”李浩書說。

會上, 李浩書對部分樹木擋住人行道也做了說明。 他坦言, 專案單位在剛開始種植時的確疏忽了這一問題,

發現問題後已經開始整改, 影響行人通行的箱體本周之內將基本清理完畢。

箱體樹木放在路邊, 會不會在一段時間後移走?回民區委宣傳部部長、副區長王志強表示, 按照綠化前合同規定, 綠化企業三年內保證樹木成活率, 三年後移交給政府管理, 所以短期內不會移走。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