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共中央印發《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

《意見》指出, 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 鞏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基礎地位, 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領域馬克思主義相關學科建設, 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畫,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努力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 加快完善對哲學社會科學具有支撐作用的學科, 重點佈局一批對文明傳承有重大影響、同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學科, 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

支持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瀕危學科、冷門學科。 加強教材建設規劃, 建立健全高校教材編審機制, 創新教材編寫、推廣、使用的體制機制, 調動學者、學校、出版機構積極性。

《意見》指出, 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 紮根中國大地, 突出時代特色, 樹立國際視野, 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積極吸收借鑒國外有益的理論觀點和學術成果, 融通各種資源, 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 提升學術原創能力和水準, 推動學術理論中國化。 建立激發科研活力的體制機制, 落實社會科學領域財政科研專案資金管理改革政策, 統籌管理好重要人才、重要陣地、重大研究規劃、重大研究專案、重大資金分配,

加強學術共同體建設、哲學社會科學基礎設施和資訊化建設, 鼓勵社會資金通過捐贈、設立學術基金會等方式支援科研工作。 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術評價體系, 堅持正確的學術導向, 以學術品質、社會影響、實際效果為衡量標準, 建立科研信用管理、評價結果公佈等制度, 建立健全分類評價機制, 科學設置考核週期, 引導教學研究人員潛心鑽研、鑄造精品。

《意見》指出, 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 深化党的理論創新成果的學理闡釋, 將党的理論創新成果的核心思想、關鍵話語體現到各學科領域。 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向決策諮詢、教育教學轉化, 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大眾,

開展形式多樣的普及活動。 堅持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 用中國實踐昇華中國理論, 創新對外話語表達方式, 提升國際話語權。

《意見》指出, 要建設種類齊全、梯隊銜接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規範完善職稱評定制度、崗位聘用制度, 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 完善收入分配激勵機制。 推動形成崇尚精品、嚴謹治學、注重誠信、講求責任的優良學風, 營造風清氣正、互學互鑒、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 教育引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樹立良好學術道德, 遵守學術規範。

《意見》強調, 要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 各級黨委(黨組)要把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擺在重要位置,

加強政治領導和工作指導, 及時解決實際問題。 統籌推進各類智庫協調發展, 大力提高智庫建設水準。 領導幹部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哲學社會科學, 尊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研究成果, 主動同專家學者打交道、交朋友, 認真貫徹党的知識份子政策, 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優秀人才使用。 加強相關領域立法, 加大宣傳力度, 營造尊重學術、尊重人才、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良好氛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