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尤夫股份:實控人變化創契機 跨界能源新版圖

浙江尤夫高新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滌綸工業絲龍頭企業之一。 近年來, 公司主營業務穩定增長, 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同時, 公司按照雙業並舉、雙輪驅動戰略, 通過一系列資產重組大手筆, 跨界新能源版圖, 不斷為公司挖掘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能。

5月12日, 尤夫股份公告稱, 公司實控人蔣勇、蔣智擬將所持有蘇州正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100%股權轉讓給上海中技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技集團的控股股東顏靜剛將成為尤夫股份實控人, 控股股東仍為尤夫控股。 公告顯示, 中技集團擁有較強的資金實力和豐富的製造業實體經營經驗,

必將助力尤夫股份在鞏固滌綸工業絲主業發展的同時, 為公司穩健推進中長期發展戰略, 做強做大鋰電池、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產業提供生機活力。

雙業並舉 打造新能源產業戰略新引擎

尤夫股份主營業務增勢穩健, 2016年化學纖維製造業實現營收23.03億元, 較2015年增加14.87%;伴隨2016年“年產20萬噸差別化滌綸工業絲專案”二期6萬噸產能順利投產, 公司滌綸工業絲產能躍升30萬噸/年的歷史新高, 占國內總產能的比重約為14%, 市場佔有率則達到25%以上, 行業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

為保障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以及行業龍頭競爭位置, 公司實施雙輪驅動戰略, 跨界新能源。 2016年, 尤夫股份先以10億元現金完成了對車用動力電池企業智航新能源51%股權的收購,

切入 新能源汽車(愛基,淨值,資訊)產業, 業務拓展到動力電池領域;此後公司又以自有資金2.04億元向智航新能源進行增資。 智航新能源股東承諾, 智航新能源2016-2018年淨利潤分別為1.36億元、3.8億元和4.2億元。

而公司跨界新能源的腳步並未終止。 氫燃料電池汽車以“零排放”、高效性、能源可再生等優勢被認為是未來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據中投顧問發佈的《2016-2020年中國氫能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預計未來5-8年內, 我國氫能汽車產銷量將會超過10萬輛, 年產值將突破700億元的市場規模。 武漢眾宇是國內行業龍頭企業, 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參與了15項燃料電池國家標準的編撰, 其中4項涉及燃料電池汽車,

其電堆比功率密度更達到國際前列水準。 公司擬以1.125億元對武漢眾宇動力系統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增資, 從而持有武漢眾宇25%的股權, 進而佈局氫燃料電池新能源企業。

10億增持 彰顯跨界新能源產業戰略雄心

公告顯示, 中技集團及其下屬企業涵蓋互聯網遊戲、建材製造、醫療 大健康(愛基,淨值,資訊)、礦產、教育等產業實體, 具備豐富的實體經營經驗。 其雄厚的資金實力也將極大改善蘇州正悅的財務狀況。 此次股權轉讓, 採用承債方式進行, 在承擔蘇州正悅債務25.81 億元基礎上, 雙方同意標的股權轉讓總價款為1億元。

而中技集團入駐尤夫股份, 正是基於對其所處滌綸工業絲和鋰電池、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行業前景的看好。

公告顯示, 本次股權收購後, 中技企業集團將保持尤夫股份的股權、現有業務和管理團隊的穩定, 大力拓展新能源產業, 助力公司將鋰電池上下游產業及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產業做大做強。

作為對公司新能源產業增長的注腳和信心, 公司還同步發佈了大手筆增持的公告。 包括公司董事長翁中華等在內的5名中高級管理人員, 將自2017年5月12日起, 在12個月內, 以不高於45元/股的價格, 合計增持金額不低於10.30億元但不高於15.30億元的公司股票。 增持人員中, 作為公司跨界新能源兩家重要並購標的公司負責人尤引發市場關注。 其一是智航新能源董事長周發章, 其二是武漢眾宇董事長劉英平。 對此, 分析人士指出,

公司高管尤其是兩名新能源行業的知名企業家的參與, 顯示其對尤夫股份旗下新能源板塊未來持續增長的良好預期。

新能源對公司的業績貢獻, 在2016年已經初露端倪, 而2017年更是將充分釋放。 最新業績報告顯示, 尤夫股份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 8.60億元, 同比增長96.52%, 實現淨利潤0.41億元, 同比增長94.96%, 同時公司預計2017年上半年淨利潤1億-1.33億, 同比增長50%-100%。 對於業績增長原因, 公司稱, 除原有滌綸工業絲主業的貢獻之外, 另一重要原因, 便是合併智航新能源的業績所致。

[責編:wangfei]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