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羲之摹本《大觀帖》80餘年首次亮相南京大學

人民網北京5月16日電(記者熊旭 實習生鐘鑫)今天,由南京大學主辦、南京大學博物館承辦的“楮墨留真——南京大學藏金石拓片展”在南京大學美術館開幕。

本次展覽作為慶祝南京大學115周年校慶的活動之一,精選了南京大學博物館珍藏的中國歷代金石拓片一百餘件展出。 其中,王羲之墨蹟摹本《大觀帖》系自1934年捐贈後首次在南京大學公開亮相。

南京大學博物館珍藏的中國歷代金石拓片有兩萬多件,大多為民國時期南京大學前身之一金陵大學的舊藏,也有一定數量的拓片是由在南京大學任教的胡小石、歐陽翥、陳鐘凡等著名教授捐贈。 其中,金陵大學的藏拓一是來源於金陵大學創始人福開森的捐贈,如名聞海內外的王羲之書法摹本《大觀帖》卷六以及晚清大收藏家端方贈予福開森的一批拓片。 另一個來源是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的收藏,主要得自抗戰期間在四川等地的系統椎拓。

開幕式上,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張異賓和當代著名中國畫家、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藝術顧問喻繼高共同為《大觀帖》卷六首展揭牌。 張異賓表示,南京大學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積累了數萬件具有自身文化特色、學科特色的寶貴文物,是南京大學獨一無二的文化資產,是全體南大人的歷史記憶。 這批豐富的文化資源,無論數量還是品質,在國內高校中均屬上乘,在海內外亦有相當的影響。

它們是幾代南大人歷盡劫難、九死一生才得以保存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體現了南大人優秀的學術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目前南京大學正在積極籌建一座高水準博物館,來收藏、保護、展示、研究和開發利用這批珍貴的文化資源。

本次展覽主要分為7部分,分別是金石輝映、南京碑銘、蜀中畫像、法書經典、昭陵六駿、墓誌紋飾以及宋拓《大觀帖》等冊頁。 展品風格多樣,蔚為大觀,部分拓片的原石已有損毀,只能靠拓片窺其全貌,更顯彌足珍貴。 此外,展覽新增了數位導覽、視頻播放區;同時參觀者還可在拓片製作互動區域現場體驗拓片製作的技藝。 (攝影:餘志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