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吉林日報》社會調查:創新版面內容 深化輿論監督

《社會調查》是《吉林日報》的創新欄目,也是去年《吉林日報》全新改版中湧現出的頗具代表性的專欄。 結合《吉林日報》新一輪改版,《社會調查》從百姓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入手,提出建設性建議,進一步加大了輿論監督的力度。

引導輿論促問題解決

從去年8月至今,《社會調查》相繼刊發了《綠水青山,豈容垃圾“任性”?》《長春淨月潭:啥時給汽車亮“紅燈”?》《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該何去何從?》等幾十篇重頭調查。 這些調查從關注社會熱點入手,針對百姓生活存在的難點和熱點問題,有理有據地進行了溝通,有效地引導了輿論,為百姓釋疑解惑,促進了問題的有效解決。

隨著網路媒體的快速發展,資訊傳遞和獲取越來越快捷,新聞輿論的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人人都是傳播者”的現狀給媒體的傳播方式帶來了巨大挑戰和衝擊,也給傳統概念上的輿論監督帶來了新的課題。 對於網路爆出的熱點事件,《社會調查》及時調查,澄清真相,權威發佈,從而起到“一錘定音,以正視聽”的作用。

用監督洞察現象幕後

慈善公益活動近年來已成為文明社會的一道亮麗風景。 然而,其中也不乏以“公益”為名,暗箱操作,牟取暴利之醜惡行徑。 以這一現象為主題的《舊衣物回收,公益背後有暴利嗎?》報導文章,是《吉林日報》近些年來首次發表的大型社會調查稿件,屬於輿論監督中的精品之作。

調查緊抓社會熱點,揭露了個別企業和個人打著慈善的幌子暗地聚財斂財、發展黑心產業鏈的醜惡問題。 調查內容全面客觀、揭露問題深刻,受到有關部門和讀者的好評。

隨著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也逐漸集中體現。 《吉林日報》在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同時,對一些老百姓普遍關注的民生熱點和問題,給予重點關注和輿論監督。 輿論監督報導搞得好,一方面能為黨和政府分憂,督促問題的解決,以減少上訪現象;另一方面能有效疏導民眾的不滿情緒,避免極端事件的發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輿論監督不管是從服務於黨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大局出發,從疏導百姓情緒促進社會穩定出發,還是從提高報紙的可讀性和權威性出發,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用小故事傳遞核心價值觀

洮南市在2016年發起了“日行一善”活動,截至2017年1月10日,有近2000人堅持每天捐出1元錢,7個月竟全額資助177個重度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 這個省級貧困縣,是什麼力量支撐著草根志願者參與的扶貧工程走到了今天?消除貧困並非一役之功,“日行一善”能走多遠?洮南市的這一活動本是助學助困善舉的一個側面,但《吉林日報》憑藉敏銳的新聞敏感認為這一事件有深度可挖。 在長期的蹲點、深入調查後,形成了《社會調查》欄目的又一力作《“小善”何以成“大器”?》。 整篇文章以探尋起因、定格背影、愛心傳承等全過程深度闡述,向讀者呈現了洮南市千人參與的“日行一善”的全貌。

在黨報的日常報導中,輿論監督很重要,採取哪些措施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就要正確處理正面宣傳與輿論監督兩者之間的關係。 作為一級黨報,應以正面宣傳為主,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與呼。 只有將正面宣傳與輿論監督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是一張完整的報紙,才能提高報紙的權威性和可讀性,實現作為一級黨報應有的宣傳效果。

(姜忠孝 王桂珍 作者單位:吉林日報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