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鎮街|九宮廟街道定期走訪低保家庭 入戶關切暖人心

今年年初, 九宮廟街道開始對低保家庭實行定期走訪制度, 按低保類別分別進行一季度、半年、一年一次的入戶走訪。 通過走訪瞭解低保家庭近期生活狀況, 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同時通過談心鼓勵低保人員樂觀面對生活, 重拾信心積極就業, 真正做到解民憂、暖民心。

殷殷關切13年

“杜非你好像最近胖了喲, 是不是過年吃太好了啊!”一進門, 社區低保員杜麗就和杜非寒暄起來。 今年35歲的杜非家住九怡社區, 2002年突患精神疾病, 母親葉光榮只能一邊打零工一邊照顧兒子, 微薄的收入只夠杜非每月的醫藥費,

兩人的吃穿用度成了問題。 瞭解到杜非的家庭情況之後, 2004年社區低保員為杜非申請到低保, 杜非的醫藥費得到了保障, 母親葉光榮這才安了心。

“感謝社區對我們的關懷, 經常來家裡看望我們, 13年來從不間斷。 ”葉光榮說, 在解決了兒子的醫藥費之後,

工作人員通過走訪瞭解到母子倆現在還沒有自己的房子, 暫居在葉光榮母親家, 家中姊妹眾多, 很是不便, 於是工作人員把這個需求記在了心裡, 積極奔走為杜非申請廉租房。 “因為缺少房源, 前幾年拿到的是廉租房租金補貼, 去年已經成功申請到了廉租房。 ”杜麗介紹說。

“現在政策好, 房子就在半島逸景, 這個月就可以拿到鑰匙, 我去看了別人的樣板房, 還很不錯呢。 我特別開心, 以後我和我兒子也有家了。 ”葉光榮說到這裡眼裡充滿了感激。

上門叮嚀鼓勁

跟隨工作人員的腳步, 來到錦霞社區另一低保戶呂陶家中, 據介紹, 今年42歲的呂陶患有肺結核, 家中還有一個年幼的女兒, 沒有收入來源, 低保成了她和女兒維持生活的主要來源。

“你思想包袱不要太重了, 你想想看, 女兒在一天天長大, 她就是你的希望, 你要為了她積極治療, 保重身體。 ”這樣的話低保員每次來都要說, 不厭其煩地鼓勵她、安慰她, 希望以這種方式讓她重拾生活信心, 從困境中走出來。 “其實物質上的關懷終究是有限的,

我們希望的還是能通過談心鼓勵讓他們從心理上堅強起來, 有一天自己有了工作有了收入把日子過好, 主動來退保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 ”街道負責人說起入戶走訪的另一個重要目的。

“每次入戶都給我鼓勵, 其實最開始生病的時候我真的很絕望, 現在我不這樣想了, 我的病好了很多, 等女兒放暑假了我就出去打點零工, 為了女兒我也必須要振作起來。 ”呂陶說。 社區給她很多關心和幫助, 她時刻不忘, 感恩在心裡, 漸漸願意走出家門, 還經常參加社區的志願者活動, 性格和心態都得到了轉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