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蔣友柏為這個女創始人設計一款牙刷,少女心如何“消費升級”?

2015年炎炎七月, 在京滬線飛奔的高鐵上, 張昭喝著可樂想像自己即將誕生的“孩子”——一款名叫“希澈”的智能牙刷。

一年多前, 她還在西二旗的聯想集團總部指揮著近20億業務線的“戰場”,

作為產品總監, 張昭負責電子產品研發銷售, 以及新興出現的智慧硬體業務。 那兩年正是智慧硬體創業浪潮興起時, 張昭代表聯想去“創新工廠”等孵化器和智慧硬體創業者們談合作。

她發現這群創業者的工作狀態完全不同, 為一件事全情投入, 充滿熱情的狀態很打動人, 讓張昭感受到一種赤子之心的感覺, 讓她想起剛工作時的自己。

一、清華北大高材生“練攤”

時光倒回2002年, 張昭清華本科讀完之後, 又去北大新聞系進修研究生。 然而一畢業, 這個高材生卻做起了需要吃苦挨白眼的中關村數碼產品櫃員。

張昭拒絕了家人想把她送進光明日報、新華社之類媒體, 做個光鮮又穩定的記者的想法,

她想依靠自己。 張昭自己在北大南門街對面的中關村找工作, 成為了一名“愛國者”的管培生。 當時, 愛國者借勢中關村崛起, 迅速佔領國內數碼領域, 移動存儲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連續十年排名第一, 雖然不算巨頭, 但也是中國最新銳的科技公司, 張昭喜歡公司奮鬥的朝氣。

公司為了磨磨這群學生兵的銳氣, 帶著他們從底層輪崗, 張昭被分配到銷售部做櫃員, 許多自視甚高的大學畢業生都受不了苦離開了, 張昭卻拼命幹, 第一個月就成了店裡的銷冠。

張昭在這裡打磨自己, “當時有個小女孩在我的櫃檯想買MP3, 那款價格不算低, 我熱情的給她介紹產品, 小女孩詢問之後就離開了, 我心裡有點失落。

不過第二天, 小女孩牽著媽媽又回來了, 點名要找昨天接待她的姐姐買MP3。 ”張昭並不善言辭, 但她發現銷售這事, 真誠比忽悠更重要, 靠著這股子勁兒, 她在六個月後便晉升為專案經理。

“愛國者的內部競合體系和創業很像, 每個部門自負盈虧, 你的專案做大了, 就可以吞併別人的項目, 內部競爭非常激烈。 ”在這堂創業預修課中, 張昭熟悉了從產品規劃、設計研發、到供應鏈、品牌行銷、管道銷售的全鏈程管理, 並逐漸做到最大的移動存儲事業部總經理, 負責數億營收業務部。

和扶搖直上的事業相對的卻是日漸頹勢的數碼行業。 2008年之後, 移動互聯網興起, 聽音樂、存儲、錄音等功能開始集成在一個終端, 愛國者沒有順勢推出新產品,

經營狀況每況日下, 想靠著上市扭轉局面, 卻發現數碼行業大勢已去。 曾經的民族品牌, 如今成了過河的卒子, 自身難保。

張昭帶著團隊在逆勢突圍, 在公司連續虧損的狀況下仍保持盈利。 “不過大環境變了, 公司整個經營不是我們做業務的人能左右的。 ”

最終, 她還是選擇離開, 離開了自己奮鬥了近十年的地方。 離開愛國者後, 張昭來到有IT界黃埔軍校之稱的聯想集團擔任產品總監, 負責近20億元的業務線, 並開始涉足智慧硬體領域。

在拓展合作夥伴的過程中, 她接觸了創新工廠一眾智慧硬體類創業公司, 在和創業者接觸的過程中, 被他們熾熱感動, 第一次萌生創業的想法。 “那些創業者的狀態就是赤子之心, 那種全身心地投入的狀態,

和我們這些職場人士確實不同, 讓我心生羡慕。 ”

大師山本耀司說,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 撞上一些別的什麼, 反彈回來, 才會瞭解“自己”。 所以, 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 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 這才是自我。

在大企業深紮多年的張昭感到, 這種力量在召喚她, “走出舒適區, 到外面看看”。 她像數年前那個不服從家人安排獨自面對偌大的中關村倔強小姑娘一樣, 期待開始一段冒險, 尋找新的寶藏。 2014年年中, 張昭再次選擇了一條看起來有些“前途未卜”的路, 她決定投身創業。

二、智慧硬體的“海鮮vs牙刷”

身為電子消費品行業的老兵, 張昭也研究過很多智慧產品, 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問題, 就是屬於‘海鮮產品,沒有真正抓住使用者需求,新鮮刺激一陣子後,就被用戶拋之腦後了。張昭想做的,是一個能改善使用者日常生活的智慧產品。在篩選了從開關到智慧答錄機等數百款產品後,她還是不滿意,多年電子產品消費市場練就的嗅覺告訴她“這些產品總是缺點什麼,並沒有真正提升人們生活品質”。

Google創始人拉裡佩奇的“牙刷理論”給了她靈感——好產品就像牙刷一樣,是生活中每天都需要的產品。那為什麼不直接做個智能牙刷呢?

中國是最近十幾年生活品質提升,讓大家開始注重口腔問題,而其實中國人的口腔問題嚴重,幾乎所有的口腔疾病都是刷牙不乾淨引起的,許多牙垢,只有高頻電動牙刷才能清理,而國內居然沒有一個個電動牙刷品牌,電動牙刷不算新品類,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市場覆蓋率超過了40%。而在中國市場滲透率尚不足3%。

“不如就做一款中國人的智能牙刷。”

三、三年磨一款“消費升級”產品,放棄百萬年薪的創業“少女心”

對比各國消費市場,人均GDP到達8000美元的國家,都將迎來一個“消費升級”的拐點,人們的消費需求將會面臨一次“躍遷”。在如今的消費市場上,許多品牌在消費者心中“變low”,逐漸衰落,而TWG、MUJI、JNBY、ZARA home等有個性的品牌的大受歡迎,都在指向一個核心問題——中國的消費市場正在升級。

“消費升級”,指的是人們通過消費對更高生活品質的追求。而在新一波的智慧硬體浪潮中,許多智慧硬體產品,連好用都算不上,更何談滿足“消費升級”趨勢中消費者對更高生活品質的追求。

在2012年開始的創業大潮中,做智慧牙刷的公司很多,但大多都是在抄襲飛利浦電動牙刷,加個藍牙連接的APP就炒作智能的概念。由於大多數創業公司缺乏硬體產品經驗,以及太過於趕工,導致用戶體驗非常糟糕。而希澈卻是“逆行者”,在智慧硬體喧囂一片的時候,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原創研發。張昭十分注重產品體驗,用三年打磨產品,自主研發了50多項專利,是目前智慧牙刷領域唯一進行原創研發設計的公司。

“我要做一款足夠酷的產品,融入使用者日常生活,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張昭說。她想做的,與其說是一個智慧牙刷,倒不如說是提升生活品質的消費品。張昭對於消費品的敏感執著,來源於她的“少女心”——女孩對細節和美有天生的追求,願意為美好的東西付出更多。

“永遠少女心”,許多熟悉張昭的朋友都這麼說她,對於張昭來說,少女心就是對事情保持著赤子之心般的熱愛,而創業中“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經歷,盡情去創作一款美好產品的感覺,讓她覺得比之前領著百萬年薪,在寬敞的辦公室裡等著別人推門進來彙報工作,更讓她覺得“活著”。

因為張昭的少女心,“希澈”從氣質已完全不同于智慧硬體創業浪潮那些“極客刻奇式智慧硬體”,區別於那些只關注自身產品科技技術,而不注重外部市場,用戶體驗的公司。

而為了自己的產品“少女心”,張昭也付出了很多。

這次創業,她從美國矽谷拉回了自己的清華本科的同學周為,以及北大研究生同學趙礴,他們組成了創始團隊鐵三角。兩個合夥人都是技術大拿,有美國頂級科技公司工作背景,有了他們的加持,希澈初版DEMO在2014年10月便問世了。

當時智慧硬體發展迅猛,每天都有新公司、新產品出現和消失,在電子消費品行業看慣樓起樓落的張昭卻不疾不徐。

替代藍牙的WIFI連結方式是希澈牙刷最大的智慧突破。不過一開始,對於採用藍牙還是WIFI連接,張昭有些遲疑。

從技術角度來說,藍牙連接好實現,成本低,但在看了國外研發的DEMO原型後,張昭決定採用WIFI連接。“藍牙連接很不方便,每次都要打開。”張昭覺得這不符合用戶場景。“人們早上起床以後,都是急匆匆的洗漱完就去上學上班,哪有耐心拿著手機連接藍牙後再刷牙?而且手機那麼貴重的東西,濺上牙膏水也不太好。”

歷經漫長的研發期,張昭團隊最終實現了這個從無到有的突破,首創WIFI連結APP的方式,使用者只要把牙刷和手機連接過一次,以後都可以正常刷牙,免去了很多煩惱。

智慧的另外一個方面是口腔演算法。希澈牙刷借助感應器獲取使用者刷牙資料,將口腔精確定位至10個區域,為刷牙提供全程監控,並將刷牙資料傳送到APP上,每週一個匯總報告,幫助用戶清楚瞭解自己的口腔特徵和刷牙習慣。目前,APP的演算法已經反覆運算了800多次。

看了口腔報導,發現牙齒有問題怎麼辦?針對這一點,希澈牙刷還提供了延伸服務,和多家高端口腔醫院診所達成戰略合作,致力於線上+線下的新型醫療服務。用戶可以APP上,線上諮詢預約私人牙醫。

做一款好的硬體產品難度非常大,做為電子消費產業“老司機”張昭也不得不沒日沒夜的奔波在深圳、杭州、甚至臺灣、美國各地聯繫供應鏈服務商,然而情況並不樂觀,家電產品供應鏈落後IT產品供應鏈近10年,並不能滿足希澈牙刷的需求。

只有想辦法去找富士康尋求合作機會,然而這家製造業巨頭從來不和小創業公司合作......張昭用了近一年時間和對方交流,讓對方瞭解到,電動牙刷是以每年70%速率增長的朝陽產業,同時,不斷優化研發,將對方的研發風險降至最低。後來終於和富士康達成合作,張昭說:“他們最看重的是我們身上的‘靠譜’特質。創業團隊在他們那邊的口碑不怎麼好,經常一開始說得天花亂墜,事後不見蹤影。”從生產初期,張昭團隊便與廠商共同建立符合標準的生產線,嚴格按照廠商程式,多次測試後方才出貨。

在包裝方面,希澈牙刷採用迪奧和香奈爾的包裝廠,選用迪奧天然蠶絲紙來做包裝盒。設計方面張昭去臺灣找到蔣介石的曾孫蔣友柏開設的設計公司“橙果設計”負責。

“一個好的設計師的想像力是一般人不能夠達到的,我相信即將推出的新品類會帶給你驚豔的視覺效果,因為從外形看,它根本不是牙刷,更像是藝術品”,張昭說著對產品的少女心又爆發了,你能感覺到她對產品的熱愛,“雖然我們小,但我們只和業界前三的公司合作,做精品”。

四、定位輕奢,做一款“TWG”式智能牙刷

電動牙刷不算新品類,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市場覆蓋率超過了30%。而在中國市場滲透率尚不足3%。

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的消費理念和習慣會逐漸趨同,今天的中國,可能就是5年前的美國,在美國普及率非常高的產品,未來在中國市場也必將大有可為。

張昭告將自己的智慧牙刷定位為“輕奢級”的時尚消費品,代表的是一種生活品味,而不是極客范兒的智慧硬體。

“我很欣賞TWG茶社的模式,它們店中一半的茶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喝不到的,因為很多茶品都是獨創的。我們都對產品和消費環境極為重視,讓普通的消費品變得更具逼格。”

在銷售管道方面,除了傳統的淘寶、天貓、京東等線上平臺,張昭還在積極佈局新零售。“現在很火的韓國時尚零售店,是我們效仿的物件,類似咖啡甜品店,化妝品店等,通過相關類型產品的聚合,給消費者打造一個好的線下體驗場景。我們也會積極打造配合智慧電動牙刷的周邊產品,例如自主研發的牙膏、漱口水、牙齒粉底等產品。

2016年11月,經過近3年的打磨,希澈牙刷亮相京東眾籌,三個月眾籌金額達到1200多萬,在電動智慧牙刷品類中居首。“創業公司必須一戰而成,第一個產品一定要做好。我們得沉得住氣,把它做成一個長遠的品牌”張昭說。

2015年8月,張昭團隊完成由清華大學領投的A輪融資。今年5月,希澈牙刷新款產品在京東和天貓上線,首發價為699元。

張昭表示,不會陷入國內電動牙刷的價格混戰,堅持走自主研發、品質路線。“如果單純比價格,市場上有很多兩三百,甚至是幾十元的國產電動牙刷。我們不想陷入價格競爭,因為好的產品就是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發,利用更多的材質,價格不會很低。”

“希澈會堅持做一個好產品,成為一個長遠的品牌。”

就是屬於‘海鮮產品,沒有真正抓住使用者需求,新鮮刺激一陣子後,就被用戶拋之腦後了。張昭想做的,是一個能改善使用者日常生活的智慧產品。在篩選了從開關到智慧答錄機等數百款產品後,她還是不滿意,多年電子產品消費市場練就的嗅覺告訴她“這些產品總是缺點什麼,並沒有真正提升人們生活品質”。

Google創始人拉裡佩奇的“牙刷理論”給了她靈感——好產品就像牙刷一樣,是生活中每天都需要的產品。那為什麼不直接做個智能牙刷呢?

中國是最近十幾年生活品質提升,讓大家開始注重口腔問題,而其實中國人的口腔問題嚴重,幾乎所有的口腔疾病都是刷牙不乾淨引起的,許多牙垢,只有高頻電動牙刷才能清理,而國內居然沒有一個個電動牙刷品牌,電動牙刷不算新品類,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市場覆蓋率超過了40%。而在中國市場滲透率尚不足3%。

“不如就做一款中國人的智能牙刷。”

三、三年磨一款“消費升級”產品,放棄百萬年薪的創業“少女心”

對比各國消費市場,人均GDP到達8000美元的國家,都將迎來一個“消費升級”的拐點,人們的消費需求將會面臨一次“躍遷”。在如今的消費市場上,許多品牌在消費者心中“變low”,逐漸衰落,而TWG、MUJI、JNBY、ZARA home等有個性的品牌的大受歡迎,都在指向一個核心問題——中國的消費市場正在升級。

“消費升級”,指的是人們通過消費對更高生活品質的追求。而在新一波的智慧硬體浪潮中,許多智慧硬體產品,連好用都算不上,更何談滿足“消費升級”趨勢中消費者對更高生活品質的追求。

在2012年開始的創業大潮中,做智慧牙刷的公司很多,但大多都是在抄襲飛利浦電動牙刷,加個藍牙連接的APP就炒作智能的概念。由於大多數創業公司缺乏硬體產品經驗,以及太過於趕工,導致用戶體驗非常糟糕。而希澈卻是“逆行者”,在智慧硬體喧囂一片的時候,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原創研發。張昭十分注重產品體驗,用三年打磨產品,自主研發了50多項專利,是目前智慧牙刷領域唯一進行原創研發設計的公司。

“我要做一款足夠酷的產品,融入使用者日常生活,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張昭說。她想做的,與其說是一個智慧牙刷,倒不如說是提升生活品質的消費品。張昭對於消費品的敏感執著,來源於她的“少女心”——女孩對細節和美有天生的追求,願意為美好的東西付出更多。

“永遠少女心”,許多熟悉張昭的朋友都這麼說她,對於張昭來說,少女心就是對事情保持著赤子之心般的熱愛,而創業中“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經歷,盡情去創作一款美好產品的感覺,讓她覺得比之前領著百萬年薪,在寬敞的辦公室裡等著別人推門進來彙報工作,更讓她覺得“活著”。

因為張昭的少女心,“希澈”從氣質已完全不同于智慧硬體創業浪潮那些“極客刻奇式智慧硬體”,區別於那些只關注自身產品科技技術,而不注重外部市場,用戶體驗的公司。

而為了自己的產品“少女心”,張昭也付出了很多。

這次創業,她從美國矽谷拉回了自己的清華本科的同學周為,以及北大研究生同學趙礴,他們組成了創始團隊鐵三角。兩個合夥人都是技術大拿,有美國頂級科技公司工作背景,有了他們的加持,希澈初版DEMO在2014年10月便問世了。

當時智慧硬體發展迅猛,每天都有新公司、新產品出現和消失,在電子消費品行業看慣樓起樓落的張昭卻不疾不徐。

替代藍牙的WIFI連結方式是希澈牙刷最大的智慧突破。不過一開始,對於採用藍牙還是WIFI連接,張昭有些遲疑。

從技術角度來說,藍牙連接好實現,成本低,但在看了國外研發的DEMO原型後,張昭決定採用WIFI連接。“藍牙連接很不方便,每次都要打開。”張昭覺得這不符合用戶場景。“人們早上起床以後,都是急匆匆的洗漱完就去上學上班,哪有耐心拿著手機連接藍牙後再刷牙?而且手機那麼貴重的東西,濺上牙膏水也不太好。”

歷經漫長的研發期,張昭團隊最終實現了這個從無到有的突破,首創WIFI連結APP的方式,使用者只要把牙刷和手機連接過一次,以後都可以正常刷牙,免去了很多煩惱。

智慧的另外一個方面是口腔演算法。希澈牙刷借助感應器獲取使用者刷牙資料,將口腔精確定位至10個區域,為刷牙提供全程監控,並將刷牙資料傳送到APP上,每週一個匯總報告,幫助用戶清楚瞭解自己的口腔特徵和刷牙習慣。目前,APP的演算法已經反覆運算了800多次。

看了口腔報導,發現牙齒有問題怎麼辦?針對這一點,希澈牙刷還提供了延伸服務,和多家高端口腔醫院診所達成戰略合作,致力於線上+線下的新型醫療服務。用戶可以APP上,線上諮詢預約私人牙醫。

做一款好的硬體產品難度非常大,做為電子消費產業“老司機”張昭也不得不沒日沒夜的奔波在深圳、杭州、甚至臺灣、美國各地聯繫供應鏈服務商,然而情況並不樂觀,家電產品供應鏈落後IT產品供應鏈近10年,並不能滿足希澈牙刷的需求。

只有想辦法去找富士康尋求合作機會,然而這家製造業巨頭從來不和小創業公司合作......張昭用了近一年時間和對方交流,讓對方瞭解到,電動牙刷是以每年70%速率增長的朝陽產業,同時,不斷優化研發,將對方的研發風險降至最低。後來終於和富士康達成合作,張昭說:“他們最看重的是我們身上的‘靠譜’特質。創業團隊在他們那邊的口碑不怎麼好,經常一開始說得天花亂墜,事後不見蹤影。”從生產初期,張昭團隊便與廠商共同建立符合標準的生產線,嚴格按照廠商程式,多次測試後方才出貨。

在包裝方面,希澈牙刷採用迪奧和香奈爾的包裝廠,選用迪奧天然蠶絲紙來做包裝盒。設計方面張昭去臺灣找到蔣介石的曾孫蔣友柏開設的設計公司“橙果設計”負責。

“一個好的設計師的想像力是一般人不能夠達到的,我相信即將推出的新品類會帶給你驚豔的視覺效果,因為從外形看,它根本不是牙刷,更像是藝術品”,張昭說著對產品的少女心又爆發了,你能感覺到她對產品的熱愛,“雖然我們小,但我們只和業界前三的公司合作,做精品”。

四、定位輕奢,做一款“TWG”式智能牙刷

電動牙刷不算新品類,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市場覆蓋率超過了30%。而在中國市場滲透率尚不足3%。

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的消費理念和習慣會逐漸趨同,今天的中國,可能就是5年前的美國,在美國普及率非常高的產品,未來在中國市場也必將大有可為。

張昭告將自己的智慧牙刷定位為“輕奢級”的時尚消費品,代表的是一種生活品味,而不是極客范兒的智慧硬體。

“我很欣賞TWG茶社的模式,它們店中一半的茶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喝不到的,因為很多茶品都是獨創的。我們都對產品和消費環境極為重視,讓普通的消費品變得更具逼格。”

在銷售管道方面,除了傳統的淘寶、天貓、京東等線上平臺,張昭還在積極佈局新零售。“現在很火的韓國時尚零售店,是我們效仿的物件,類似咖啡甜品店,化妝品店等,通過相關類型產品的聚合,給消費者打造一個好的線下體驗場景。我們也會積極打造配合智慧電動牙刷的周邊產品,例如自主研發的牙膏、漱口水、牙齒粉底等產品。

2016年11月,經過近3年的打磨,希澈牙刷亮相京東眾籌,三個月眾籌金額達到1200多萬,在電動智慧牙刷品類中居首。“創業公司必須一戰而成,第一個產品一定要做好。我們得沉得住氣,把它做成一個長遠的品牌”張昭說。

2015年8月,張昭團隊完成由清華大學領投的A輪融資。今年5月,希澈牙刷新款產品在京東和天貓上線,首發價為699元。

張昭表示,不會陷入國內電動牙刷的價格混戰,堅持走自主研發、品質路線。“如果單純比價格,市場上有很多兩三百,甚至是幾十元的國產電動牙刷。我們不想陷入價格競爭,因為好的產品就是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發,利用更多的材質,價格不會很低。”

“希澈會堅持做一個好產品,成為一個長遠的品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