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國神奇古村落,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中國村落千千萬萬, 凝聚著中國人民的偉大智慧, 各有各的風格, 各有各的姿態。

江南水鄉烏鎮的清秀靜謐

福建土樓的神奇壯美

鳳凰吊腳樓的獨具一格

有2個神奇的村子!一個天上, 坐落在1700米的懸崖邊, 一個地下, 見樹不見村, 進村不見房, 聞聲不見人。 你聽說過麼?

郭 亮 村

郭亮村依山勢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 地勢險絕, 景色優美, 以奇絕水景和絕壁峽谷的“掛壁公路”聞名於世, 又被譽為“太行明珠”。

巍巍太行, 既有雄壯而蒼茫的紅崖絕壁, 又有妙曼而又秀雅的山鄉風韻。

二百米垂直的懸崖上的郭亮村,600年來,就靠720個臺階的“天梯”攀登。83戶人家居住於此,實至名歸的中國北方的“世外桃源”。

這裡被譽為“中國第一影視村”,拍攝過《清涼寺的鐘聲》、《倒楣大叔的婚事》、《舉起手來》等四十多部影視劇。

最讓人驚歎的是那條全長1300米的掛壁公路了,1972年為讓鄉親們能走下山,13位村民賣掉山羊、山藥,集資購買鋼錘 、鋼銼。

在無電力、無機械的狀況下全憑手力,歷時五年,硬是在絕壁中一錘一錘鑿出一個郭亮洞,這條絕壁長廊,連通了深山與外界。

這裡保留著最原始的山水風貌,淳樸的人情,過往的每一個人,無不為之驚歎。

懸崖峭壁之上是人家,這裡的一切都與石頭有著說不盡道不清的緣分。

石頭屋、石頭頂,石頭路、石頭凳,盛夏時節,蟬鳴正是叫的聒噪,不妨來這個石頭村落避避暑、吃吃農家菜。

廟 上 村

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地坑窯院之形,村村皆如此,家家一模樣。這也許是對廟上村最貼切的描述了。

地坑院距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發現,只有臨近院子邊緣,才能看清其真面貌。

顯示了黃土高原居住民俗傳承的鮮明特色,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從上向下看,像是一個天井,這樣獨一無二的居住方式,其實也是早期人民無處可居,想出的辦法。

院子中間種上樹,春季迎花開,夏季搖椅乘涼,秋季掃落葉,冬季曬衣被。

柴米油鹽,舂種秋收,高堂弄飴,繁衍生息。

碰上家裡辦喜事,親朋好友圍在底下和屋頂,嗩呐吹的震天,喜慶的日子便更加熱鬧。

要進入地院,需要穿過穿過十幾米長的門洞。單是門洞開在哪邊就有很多講究,因為它是整個地坑院的關鍵所在。

屋內收拾的乾淨整潔,溫度常年的20攝氏度左右,冬暖夏涼,極其舒適

這是黃土高原地帶生長的人與黃土深深的依戀之情,祖祖輩輩黃土人割捨不盡流淌著的血脈。

去探訪一個古村落,去瞭解一方水土,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

人生,不該只是一成不變,更應該帶著一顆探索的心,看便美景和神奇。

二百米垂直的懸崖上的郭亮村,600年來,就靠720個臺階的“天梯”攀登。83戶人家居住於此,實至名歸的中國北方的“世外桃源”。

這裡被譽為“中國第一影視村”,拍攝過《清涼寺的鐘聲》、《倒楣大叔的婚事》、《舉起手來》等四十多部影視劇。

最讓人驚歎的是那條全長1300米的掛壁公路了,1972年為讓鄉親們能走下山,13位村民賣掉山羊、山藥,集資購買鋼錘 、鋼銼。

在無電力、無機械的狀況下全憑手力,歷時五年,硬是在絕壁中一錘一錘鑿出一個郭亮洞,這條絕壁長廊,連通了深山與外界。

這裡保留著最原始的山水風貌,淳樸的人情,過往的每一個人,無不為之驚歎。

懸崖峭壁之上是人家,這裡的一切都與石頭有著說不盡道不清的緣分。

石頭屋、石頭頂,石頭路、石頭凳,盛夏時節,蟬鳴正是叫的聒噪,不妨來這個石頭村落避避暑、吃吃農家菜。

廟 上 村

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地坑窯院之形,村村皆如此,家家一模樣。這也許是對廟上村最貼切的描述了。

地坑院距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發現,只有臨近院子邊緣,才能看清其真面貌。

顯示了黃土高原居住民俗傳承的鮮明特色,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從上向下看,像是一個天井,這樣獨一無二的居住方式,其實也是早期人民無處可居,想出的辦法。

院子中間種上樹,春季迎花開,夏季搖椅乘涼,秋季掃落葉,冬季曬衣被。

柴米油鹽,舂種秋收,高堂弄飴,繁衍生息。

碰上家裡辦喜事,親朋好友圍在底下和屋頂,嗩呐吹的震天,喜慶的日子便更加熱鬧。

要進入地院,需要穿過穿過十幾米長的門洞。單是門洞開在哪邊就有很多講究,因為它是整個地坑院的關鍵所在。

屋內收拾的乾淨整潔,溫度常年的20攝氏度左右,冬暖夏涼,極其舒適

這是黃土高原地帶生長的人與黃土深深的依戀之情,祖祖輩輩黃土人割捨不盡流淌著的血脈。

去探訪一個古村落,去瞭解一方水土,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

人生,不該只是一成不變,更應該帶著一顆探索的心,看便美景和神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