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負笈求學為報國:我國百年來兩次留學熱潮和歸國潮

98年前的今天, 1919年3月17日, 我國第一批留法勤工儉學人員由上海乘坐日本郵輪啟程赴法國, 學習新思想、新知識, 研究社會主義思潮和馬克思主義, 古老中國迎來20世紀第一次留學熱潮, 開啟了中國走向世界、學習外國先進文化和技術的新紀元。

近百年來, 我國歷史上先後出現了兩次留學熱潮和兩次歸國熱潮。 以“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為節點, 無數仁人志士帶著中華兒女追尋民族復興的夢想, 出國留學, 回國服務, 共襄偉業, 共同譜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知識英雄史詩。

“留學事業歷來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

”習近平總書記在對2014年12月召開的全國留學工作會議作出的重要指示中, 對廣大留學人員提出希望:要“放眼觀察世界, 堅定理想, 刻苦學習, 掌握新知, 增強本領, 更好為祖國和人民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第一次留學熱潮:

變觀念、求新知, 提出“主張組織共產黨”

1919、1920兩年間, 在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趙世炎的推動下, 我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達到高潮, 先後共有20批來自18個省的1700多名學生抵達法國學習。

1919年3月15日, 第一批勤工儉學生赴法國前在上海的合影。 (資料圖片)

浩浩蕩蕩的留法勤工儉學隊伍中, 大批棟樑人才成長起來, 登上歷史舞臺。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 “中國共產黨老一代領導人中很多是在法國負笈求學的, 周恩來、鄧小平、蔡和森、陳毅、聶榮臻等人就是他們中的佼佼者。 ”嚴濟慈、童第周、巴金、徐悲鴻、錢三強、肖三、冼星海等著名科學家、藝術家、音樂家也都隨此潮在法國學習和工作過。

赴法勤工儉學的直接成果, 就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920年7月, 以蔡和森、向警予等為主的留法學生在蒙達爾紀召開了著名的蒙達尼會議, 提出“主張組織共產黨”。 後來, 蔡和森在寫給毛澤東的三封信中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列寧的建黨學說, 明確提出:“我意中國於二年內須成立一主義明確、方法得當和俄一致的黨。 ”他第一次提出了“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的主張。

1950年10月, 一批中國留學生和學者從美國橫渡太平洋回國。 (資料圖片)

第一次歸國熱潮:

祖國新生激發報國熱忱, 凝成我國科技發展的中流砥柱

1949年10月1日, 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偉大祖國的新生, 燃起無數海外赤子的報國熱忱, 他們懷抱建設祖國的理想, 紛紛啟程, 掀起了新中國初期海外留學人員歸國熱潮。

1949年8月, 前華北高等教育委員會首次招待17位新回國留學生舉行座談會。 1949年底, 由當時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召集有關政府部門及群眾團體共15家單位組成“辦理留學生回國事務委員會”,

統籌回國留學生招待及介紹工作、學習, 以及對在外留學生的調查、宣傳、接濟等工作。

在這次歸國熱潮中, 李四光、華羅庚、鄧稼先、錢學森等著名科學家衝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 截至1957年11月, 先後有2500多名留學生回國工作, 約占解放前夕在國外留學人員的半數以上。 這批海外學子成為我國科技發展的中流砥柱, 為我國教育和科技事業、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1999年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中, 新中國成立初期回國的就有21位。

第二次留學熱潮:

改革開放走向世界, 形成民族復興和連接世界的方面軍

1978年的改革開放, 拉開了20世紀第二次留學熱潮的序幕。 1978年6月23日, 鄧小平在聽取清華大學的工作彙報時明確指出:“我贊成留學生的數量要增大”, “這是五年內快見成效,提高我國水準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要千方百計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寬”。鄧小平的部署吹響了青年學生走向世界的號角,迎來了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留學大潮,造就了一大批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卓越人才。留學生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復興和中國連接世界的生機勃勃的方面軍。

中美兩國1978年達成協議互派留學生,當年年底第一批國家公派訪問學者赴美留學。1992年我國出臺“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12字方針,對出國留學、歸國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1996年起,國家公派留學的選派工作進行全面改革,實行“個人申請、專家評審、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簽約派出、違約賠償”的新辦法。

1984年12月,國務院出臺《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打開自費留學之門。1986年,我國第一次公開印發出國留學政策性規定107號檔,標誌我國出國留學政策走向法制化軌道。此後,自費留學逐步成為當代留學熱潮的主流,近幾年比例均超過90%。

第二次歸國熱潮:

彰顯中國魅力和中國機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歸國發展,正成為無數留學人員的人生選擇。今年3月1日,教育部發佈統計資料顯示,從1978年到2016年底,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458.66萬人,265.11萬人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占已完成學業群體的82.23%。

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習總書記在不同場合表達了求賢若渴、廣納英才的殷切期望。

2014年12月,全國留學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總書記在指示中對新形勢下的留學工作提出要求,“要適應國家發展大勢和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統籌謀劃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綜合運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培養造就更多優秀人才,努力開創留學工作新局面”。

留學人員是我國知識份子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剛剛閉幕的2017全國兩會上,習總書記提出,“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面知識份子凝聚起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當前,我國出現近百年以來從留學熱潮到歸國熱潮的又一次轉變,充分彰顯我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巨大機遇和獨特魅力,成為這個時代、這個世界的一道亮麗風景。

百年歷程,詮釋了留學人員的愛國本色,凸顯了優秀人才的崇高價值,抒寫了一脈相承的桑梓情懷與報國抱負。展望未來,隨著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千千萬萬的留學人員將在祖國發展偉大事業中施展才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這是五年內快見成效,提高我國水準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要千方百計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寬”。鄧小平的部署吹響了青年學生走向世界的號角,迎來了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留學大潮,造就了一大批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卓越人才。留學生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復興和中國連接世界的生機勃勃的方面軍。

中美兩國1978年達成協議互派留學生,當年年底第一批國家公派訪問學者赴美留學。1992年我國出臺“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12字方針,對出國留學、歸國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1996年起,國家公派留學的選派工作進行全面改革,實行“個人申請、專家評審、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簽約派出、違約賠償”的新辦法。

1984年12月,國務院出臺《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打開自費留學之門。1986年,我國第一次公開印發出國留學政策性規定107號檔,標誌我國出國留學政策走向法制化軌道。此後,自費留學逐步成為當代留學熱潮的主流,近幾年比例均超過90%。

第二次歸國熱潮:

彰顯中國魅力和中國機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歸國發展,正成為無數留學人員的人生選擇。今年3月1日,教育部發佈統計資料顯示,從1978年到2016年底,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458.66萬人,265.11萬人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占已完成學業群體的82.23%。

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習總書記在不同場合表達了求賢若渴、廣納英才的殷切期望。

2014年12月,全國留學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總書記在指示中對新形勢下的留學工作提出要求,“要適應國家發展大勢和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統籌謀劃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綜合運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培養造就更多優秀人才,努力開創留學工作新局面”。

留學人員是我國知識份子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剛剛閉幕的2017全國兩會上,習總書記提出,“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面知識份子凝聚起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當前,我國出現近百年以來從留學熱潮到歸國熱潮的又一次轉變,充分彰顯我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巨大機遇和獨特魅力,成為這個時代、這個世界的一道亮麗風景。

百年歷程,詮釋了留學人員的愛國本色,凸顯了優秀人才的崇高價值,抒寫了一脈相承的桑梓情懷與報國抱負。展望未來,隨著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千千萬萬的留學人員將在祖國發展偉大事業中施展才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