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2016年度縣級文明村驗收之建國鎮東馮村

東馮村地處衡水市故城縣建國鎮西部, 耕地993畝, 居住村民220戶, 人口840人, 黨員25人。 2016年居民人均收入為8600餘元, 較上年增長12%, 繼續走在全鎮前列。

該村以養殖產業為主, 全村共有養雞、養鴨大棚3個。 他們還有有色金屬合金廠和貿易加工產業。

為建設鄉風文明的社會主義新型美麗鄉村, 讓群眾享受到現代文明, 該村始終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堅持常抓不懈, 落實到行動中, 並深入扎實地開展各種創建活動, 取得了明顯成效, 深得廣大村民推崇。

改善鄉村環境 拓展影響力

東馮村始終堅持基礎先行的原則, 狠抓硬體建設, 創造現代化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為群眾安居樂業創造有序、舒適的環境。 現全村已完成水泥道路硬化12000平方米, 對公路兩側便道用紅磚平鋪3200平方米。 並成立專門的保潔隊伍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清掃, 安排專人負責修剪村內樹木花草。

全村安裝路燈37盞, 實現了大小村落有路燈, 水泥路面戶戶通。 在電力、自來水百分之百入戶的前提下, 實現了全村光纖入戶。 同時, 大力推行村莊綠化、殘牆整治及民居改造, 真正建成了一個環境優雅、空氣清新、房屋錯落有致的美麗鄉村。

規範村規民約 形成約束力

東馮村為把農村民主與法制建設結合起來, 著力在《村規民約》上下功夫。 針對以前《村規民約》存在的格式不夠規範、程式不夠合法、條款不夠實際、執行較難的不良現狀, 今年三月, 村兩委結合本村實際一起商討制定了符合本村實際的《村規民約》, 涉及“社會治安、村風民俗、消防安全、婚姻家庭、村務公開、村莊規劃、環境衛生、村民待遇”等, 條例內容延伸到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

為確保村規民約發揮真正約束力, 還專門成立了《村規民約》執行監督小組, 嚴格監督章程落實。

加強教育引導 擴張感染力

東馮村始終把把村民教育擺在重要位置。 一是加強宣傳引導, 轉變群眾思想觀念, 移風易俗。 開設道德講堂, 對村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和傳統美德教育, 引導村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風尚。 二是加大學習培訓力度, 提高農民素質。 以提高農民就業技能、創業能力和文明素養為重點, 加快推進“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 同時進行普法教育, 強化群眾法律意識。 三是成立黨員志願服務隊, 主動開展便民服務活動。 2016年, 志願隊共組織實施了大小志願活動20餘次,

並湧現出了一批以養殖技術指導、文明引導為主的黨員帶頭示範戶, 大大提高了村民自身文明素質。

舉辦各類活動 增強吸引力

為增強村民學習的積極性, 東馮村還成立了道德講堂、紅白理事會、鄉賢骨幹隊伍等, 定期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如進行愛國主義電影放映、開辦道德講堂、普法活動、星級文明戶評比、五好家庭評比、好兒媳好婆婆評比、志願服務活動等。 每年評選出一批優秀家庭及個人進行表彰, 2016年全村有26戶被選為文明戶。 村民自發組成秧歌隊及廣場舞隊, 積極踴躍的參與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中。

在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的正確指導下, 現在整個東馮村已經形成了“人人崇尚文明、人人創建文明、人人享受文明”的更加和諧的氣氛,

一個新型的美麗鄉村正在向我們走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