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都關注食品安全,可你買過檢測試劑嗎

《支點》記者 何輝 楊向明

當蘇丹紅、瘦肉精、三聚氰胺、農藥殘留等各種各樣的食品安全威脅層出不窮時, 老百姓叫苦不迭。

同樣身為老百姓的華權高,

決定反擊。 華權高認為, 面對食品安全事故, 僅靠相關部門的事後處理還遠遠不夠, 更應該事前防範, 設置靠前防線, 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毒從口入”。

華權高是武漢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余箭翔當即去拜訪李培武, 雙方很快達成合作, 在華美生物成立了李培武工作室, 開始生產黃麴黴毒素檢測試劑。

2015年底, 試劑研發成功, 只需3-5分鐘就可快速檢測出農產品中黃麴黴毒素是否超標, 而按傳統方法可能要半天甚至一天時間。 試劑一上市就熱賣, 次年銷售額近1000萬元。

“目前, 華美生物在食品安全的毒素檢測領域已研發了10餘種產品, 2016年整個毒素系列實現銷售額3000多萬元, 在業內已躋身全國前五名。 ”餘箭翔說。

專注做好一件事

產品的熱賣, 證明華美生物選對了策略。

為追求“快”與“准”, 華美生物的公司架構也跟一般公司不同。 華美生物的研發部門, 按產品類別分成理化、ELISA、膠體金、螢光定量等幾個研發組, 每個研發組又細分為兩個小組, 分別為應急小組和工藝改進小組。

“這樣設置, 就是為了更快地滿足市場需求。 ”餘箭翔介紹, 一旦哪裡爆發食品安全事故, 公司對應產品的應急小組就要立即行動, 推出相應的產品, “比如央視的‘3·15晚會’, 我們就特別關注, 只要跟食品安全檢測相關的, 就會立馬拿出應對措施。 ”

在“准”方面, 華美生物尤其重視研發, 為此還專門成立了智慧財產權部。 目前, 華美在生物領域已有3件發明專利及8件實用新型專利。

華權高一直在生物領域深耕, 除了華美生物, 他還創立了另外兩家生物公司, 其中一家在2016年成功掛牌“新三板”。

既然都是生物領域的公司, 為何不將業務板塊整合, 將一家企業的規模做大?

華權高說, 這幾家企業, 客戶不同, 市場不同, 如互相干擾, 公司的定位會變得模糊不清。 專注做好一件事, 才能在一個領域做精、做深、做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