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篇小說《牌坊上的白綾》第十八集

(長篇小說)

牌坊上的白綾

郝雪廷 著

(十八)

“祿興染坊”有趙部長撐腰, 生意興隆, 沒有幾天就在太原府掛了頭號。

于振海做了團長以後,

也自然對李東家與王家福給予厚報。 染坊到河北發佈時, 於振海常常要派兵去護衛, 他知道河北地界土匪多, 當然要保染坊的平安。

一天趙大人派人送來帖子, 他在“林香齋”備了酒席, 要請李東家與王掌櫃去吃飯。

李祿壽與王家福當然滿口答應, 這是多大的面子呀。 李祿壽心底暗暗佩服, 這王家福操辦了這麼大的事業, 又在軍界混上了靠山, 如今又要受軍政要人的請, 這是多麼有頭臉的事呀。 他們出門叫了洋車, 如約來到“林香齋”, 趙大人與兩位軍爺已經在此等候, 一邊寒喧一邊入席。

趙大人開言道:“我來介紹一下, 這位是晉軍參謀部少將參謀長陳大人, 這位是省府民政廳弓廳長。 ”

李福堂、王家福趕忙站起身來拱手作揖道:“久聞兩位大名,

如雷貫耳。 幾位大人屈尊與賤下同席, 我等不勝感激涕零。 ”

“李東家客氣了, 現在你在陽曲(太原當時稱陽曲)城裡也是大名鼎鼎了, 我們將要真誠合作, 還這樣客氣什麼?”陳大人笑眯眯地說。

弓廳長也開口道:“是呀, 所謂官商合流, 李東家不是不知道吧, 官商合流則互利互惠矣。 ”

此時, 趙大人站起身來, “各位, 今天我們來到一起, 就都是朋友了, 來, 我們先幹了這杯。 ”

幾位一起站了起來, 舉起杯中的杏花村六十年陳釀。 杯盞交錯, 酒過三巡, 趙大人才說, “李東家、王管家, 你們是商界的名人, 在陽曲城裡享有盛譽, 再加上你我交情深厚, 我才向陳大人、弓大人推崇。 ”

李祿壽點點頭說:“謝謝趙大人抬舉。 ”

“是這樣的, 陳大人有確切消息,

閻老漢將繼續擴軍, 由於將修建大量製造步槍、機槍、大炮和彈藥的兵工廠, 財力不足, 無力顧及後勤生產, 可自古道: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後勤不跟則難以補給, 軍心難穩, 因此想吸收民本注入。 比如, 我將布匹貨源全部訂在祿興染坊就是實例。 現下還需建一毛毯廠, 所有產品全部為軍需, 不知二位可有何想?”

王家福一聽, 馬上介面道:“這當然是好事, 李東家一直在謀求擴大, 還正為選項犯愁呢, 有幾位大人的鼎力支持, 我們有信心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個毛毯廠建起來。 不過話又說回來, 從李家目前的資產來說, 建一個毛毯廠還是不成問題的, 則是在陽曲的本錢, 剛剛投入祿興染坊, 再從其它地方抽本過來, 這時間上……總是有點麻煩。

“哈哈哈……”趙大人一笑, “這個問題我已經給你們想到了, 要麼今天就把弓大人給你們請來了呢。 現下弓大人手中有一筆款子, 先投進去, 之後你們馬上再從外地調本過來, 儘快建廠生產。 我和陳大人保證納入軍需, 還要與陝北方面的西北軍聯繫, 讓他們也使用我們的產品。 ”

李祿壽端起酒來, “感激各位大人對我李某人的信任, 毛毯廠立即籌建, 具體事我與家福操辦, 三位大人則是工廠的最大股東。 來, 為我們合作愉快乾杯!”

李家在太原軍政界不僅找到靠山, 而且合股辦了工廠, 很快弓廳長將款子撥過來, 他們又為毛毯廠奔波起來。

又是一陣忙碌, 當然這回有了軍政要人撐腰, 許多事都好辦多了, 毛毯廠也很快投產。

這一走半年多, 李祿壽與王家福回到堡則鎮, 李祿壽就聽到一件駭人聽聞的消息。 大嫂懷孕了, 而且已經接近臨產。

這又是怎麼回事?王家福不是專門從太原買回了打胎藥, 而且親自給果兒煎好喂她服下了嗎?原來這“妙春堂”只是治性病、賣春藥的, 根本不給人打胎, 見王家福是外地人, 反正也不敢來找他的麻煩, 就給王家福配了一劑假藥, 只說得天花亂墜, 王家福也信以為真, 花了大價錢, 原來只是一服普通的順氣藥而已。 當他給果兒服了藥後, 自然放放心心地與東家辦事業去了, 哪裡知道隱患未除, 孩子還在劉姨太的肚子裡一天天地長大?

這天晚上, 夫人桂珍給她的丈夫李祿壽講述著。

明天請閱讀第十八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