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有沒有想過這輩子就這樣孤獨終老了

雖然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人, 但真的覺得找到一個愛自己而自己也愛他的人太難了。 每次受傷之後心都會包裹上一層痂,

慢慢的越來越堅硬, 越來越不願意輕易展露自己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可越是這樣, 就越難得到一顆願意包容並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心。 如此循環往復, 竟也慢慢習慣了一個人獨自生活。 最近一直在想, 其實一個人過也挺好的, 也許這輩子真的可能就這樣了。

可以不結婚, 但是請一定去體驗愛情。 或許最後還是一個人終老, 但是如果沒談過戀愛, 人生就太無味了。 給歲月以愛情, 未必要給愛情以歲月。

有個人肚子很餓, 周圍又沒有吃的, 於是打算靠看書來轉移注意力。 拿起本紅樓夢, 看到劉姥姥吃“茄鯗”, 看不下去了…換本西遊記, 看到孫猴子吃蟠桃, 看不下去了…換水滸, 看到花和尚下了五臺山喝酒吃肉, 還大醉, 更看不下去了……

所以我很懷疑一個人因為寂寞而投靠文學, 是不會得到什麼慰藉的。

不結婚一樣有生活的瑣事, 一樣會一臉滄桑, 會買房買車交水電費;結了婚, 一樣可以當圖書館管理員, 可以跳肚皮舞, 可以旅遊, 可以研究電影音樂。 結婚與否的幸福感, 取決於自己本身對生活的認識。

所以“真愛”其實是薛定諤的貓, 不是遇來的, 是創造出來的。

我沒想過自己不結婚, 但我想過自己會晚婚, 我的少女心(夢)告訴我:我此生終將幸福美滿。

小時候, 喜歡一個人, 愛上一個人, 我的要求很簡單, 好看就行。 什麼學習好不好, 條件好不好, 從來不考慮。 恩, 只要好看的。

長大一點了, 高中了, 不僅臉要好看, 還要學習好啊, 體育好啊, 頭腦聰明。

再大一點了, 大學了,

突然發現別人家的男友, 各種買買買, 吃吃吃, 送送送。

突然發現, 越到後來我們越注重別人的附加價值以及他人取悅自己的程度。 如果人的肉體是打娘胎就出來不可變的基數, 那這個人其他所具有的東西(比如:風趣幽默, 工作待遇、家庭條件等)都算是附加價值了。 (這是我自己的理解)

一個人的附加價值越大, 也就越吸引我, 同時我的附加價值越大, 別人也相對的越被我吸引。 越說越覺得“愛”這個字不單純不純粹了。

我說覺得自己會晚婚, 是因為我知道自己不夠好, 所以需要時間好好努力。 誰不想找或者說是去拒絕一個各方面條件都匹配自己, 而且顏美活好, 風趣幽默, 關鍵還和自己心意相通、志趣相投與自己愛意四濺的人呢,

誰不想呢?但是你看看自己, 自己都不盡完美, 如何去苛求別人。

不要有過幾段失敗的感情就嗷嗷叫著說自己遇不到愛的人了, 不要結婚了;

不要因為經濟壓力大而跟自己說他喵的結婚就要降低我的生活品質了, 不要結婚了;

也別糾結著我到底要選愛的還是條件合適的結婚。

說到底, 每每糾結在種種問題裡的人, 你就是不夠強大, 你就是孬啊孬啊孬, 就是沒用, 就是在逃避。

作為一個成年人, 結婚與不結婚都是一種選擇, 而你作出的選擇, 就請你為他負責。 結婚不可怕, 不結婚也不可怕, 而是你自己那種猶猶豫豫, 搖擺不定, 徘徊不前的心才真的讓人煩。

對我而言, 結婚是一段感情走到最後的一種結果, 而不是一種感情的目的,

一種為了世俗眼光的妥協。

太多人不是不想結婚, 而是缺愛了, 得補。

其實說不想結婚的大部分人是渴望愛的不是麼?

只是

只是

找不到那個值得愛又愛自己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