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三星借自動駕駛殺回汽車行業?

那些想搶汽車飯碗的“外鄉人”如今又多了一個三星。 三星對於汽車行業稱得上是“熟悉的陌生人”, 曾有過不成功整車製造經歷的三星此次重新殺回, 瞄準的是被科技巨頭緊盯的無人駕駛。

正值三星智慧手機業務陷入困境之際, 三星公佈涉足無人駕駛汽車業務, 曾被人認為是轉移視線。 但當韓國政府批准三星可在公共道路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時, 我們意識到三星這次是認真的。

5月1日, 韓國政府正式批准三星無人駕駛的路測計畫, 允許三星在公共道路上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測試, 這是過去一年多時間裡韓國政府批准的第20項無人駕駛汽車路測計畫。

對於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進展, 三星一直是非常低調, 直到此次路測計畫獲批, 才開始被各路媒體廣泛關注。 但其實仔細分析三星的技術實力及過去一段時間裡的動作, 就會發現其實三星其實早已開始“暗度陳倉”的佈局。

認清優劣勢, 三星不會重蹈造車失敗的覆轍

1994年三星集團成立了三星汽車部門, 直到1998年開始發售量產汽車, 然而對亞洲金融風暴的來襲和自身對於汽車行業困難估計不足, 讓尚處於搖籃中的三星汽車很快就面臨夭折, 被逼割讓售賣。

隨後, 雷諾集團收購了三星汽車70%的股份, 此後的雷諾三星就成為了雷諾日產在韓國的代工廠, 生產車型均為雷諾及日產的換標車型。

這樣失敗的經歷讓三星對自身的優劣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三星在半導體設計、製造、軟體發展上有著行業領先的優勢, 而此次無人駕駛汽車項目, 三星主要負責感測器、電腦部件、自動駕駛軟體的開發, 車輛則使用現代雅尊進行改裝。

同時三星也一再重申, 其只對無人駕駛的軟體及處理器、感測器等只能零部件感興趣, 並沒有進軍汽車製造業務的計畫, 三星同時希望所開發無人駕駛演算法可以適應各類惡劣天氣狀況。

此前蘋果名噪一時的Project Titan自動駕駛汽車專案曾遭遇波折, 內部汽車團隊也遭到解散, 而蘋果隨後也將汽車專案戰略劃分為軟體、感測器和硬體, 自動駕駛軟體被放到了最為重要的位置。 顯然, 互聯網科技行業與汽車行業的處事方式、文化等衝突讓這樣的跨界充滿了不確定因素。

然而, 它們卻可以利用自己在軟體、感測器等開發上的優勢, 在自動駕駛演算法技術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星沒有走蘋果的彎路, 而是一上來就將邊界劃清, 專注於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 並且很好地同自身半導體、顯示面板、移動設備等優勢領域很好地結合。 這次的三星, 很認真同時也很清醒地對自身定位有了明確的認識。

80億元全現金收購哈曼, 三星圖的是什麼?

去年11月, 三星以超出哈曼股價28%的溢價率收購哈曼, 總成交額達到80億元, 並且採用全現金交易。

三星在這場收購中獲得了什麼?直接成為全球大型汽車供應商、進入全球汽車供應鏈的機會, 覆蓋互聯網汽車的解決方案, 以及8000名致力於物聯網市場的軟體設計師和工程師。

因此,除了看重汽車領域頂級供應商的資格,三星更看重的是哈曼在物聯網、嵌入式資訊娛樂、車載資訊、互聯安全服務等領域的技術與市場佈局。同時大量汽車客戶的獲得,對於注重汽車電子行業發展的三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

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一定不會是孤立的個體,而是與整個物聯網技術牢牢結合,形成密集的網路。在三星看來,未來汽車可以通過智慧技術和物聯網改造,這與如今的智慧手機何其相似。三星此次收購可以讓它在產業鏈上的競爭力得以蔓延至汽車領域,帶來新的增長。

以三星這種規模體量巨大、社會資源豐富的企業,收購哈曼讓它一下子站在了汽車行業非常高的起點上。這是三星願意以80億元全現金收購哈曼的最大理由。

與特斯拉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晶片?

在智慧手機領域,三星是目前唯一一個可以不依賴于供應商,完全自主從手機各零部件製造到軟體系統開發的廠家,這樣的產業鏈優勢同樣在汽車領域也能充分發揮作用。

此前,三星與特斯拉宣佈共同開發特斯拉汽車專用的自動駕駛系統晶片。和為蘋果手機代工處理器不同,三星和特斯拉的合作並不是單純的晶片代工,而是由特斯拉提出性能與規格需求,由三星進行晶片的設計和製造,而蘋果處理器的晶片設計是由蘋果自己完成的。

三星在全球半導體領域處於領先,與特斯拉聯合開發自動駕駛系統晶片正是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並于先進汽車製造商合作開拓業務,從而增強車用電子領域的經驗,達到鍛煉人才、提升技術沉澱的目的,更為此次搭載三星自動駕駛軟體的汽車上路測試埋下了伏筆。

殺回汽車市場,三星這次是認真的

隨著移動通信領域與汽車領域的邊界逐漸模糊,正如過去十年智慧手機的變革一樣,智慧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對於汽車領域的深度影響將是下一個十年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科技巨頭、半導體大鱷們紛紛希望抓住作為新的移動終端的汽車市場迅速崛起的機會而加緊佈局。

20年前在汽車行業的失敗讓三星此次的回歸異常謹慎,然而當三星再次將汽車作為重要的戰略任務之一,它已經認清了自己能夠做什麼、最擅長做什麼、最應該做什麼,成為“全球領先智慧聯網無人駕駛解決方案開發商”遠遠比“整車製造商”要更加適合三星,汽車行業也將迎來又一個科技巨頭的攪局。

因此,除了看重汽車領域頂級供應商的資格,三星更看重的是哈曼在物聯網、嵌入式資訊娛樂、車載資訊、互聯安全服務等領域的技術與市場佈局。同時大量汽車客戶的獲得,對於注重汽車電子行業發展的三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

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一定不會是孤立的個體,而是與整個物聯網技術牢牢結合,形成密集的網路。在三星看來,未來汽車可以通過智慧技術和物聯網改造,這與如今的智慧手機何其相似。三星此次收購可以讓它在產業鏈上的競爭力得以蔓延至汽車領域,帶來新的增長。

以三星這種規模體量巨大、社會資源豐富的企業,收購哈曼讓它一下子站在了汽車行業非常高的起點上。這是三星願意以80億元全現金收購哈曼的最大理由。

與特斯拉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晶片?

在智慧手機領域,三星是目前唯一一個可以不依賴于供應商,完全自主從手機各零部件製造到軟體系統開發的廠家,這樣的產業鏈優勢同樣在汽車領域也能充分發揮作用。

此前,三星與特斯拉宣佈共同開發特斯拉汽車專用的自動駕駛系統晶片。和為蘋果手機代工處理器不同,三星和特斯拉的合作並不是單純的晶片代工,而是由特斯拉提出性能與規格需求,由三星進行晶片的設計和製造,而蘋果處理器的晶片設計是由蘋果自己完成的。

三星在全球半導體領域處於領先,與特斯拉聯合開發自動駕駛系統晶片正是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並于先進汽車製造商合作開拓業務,從而增強車用電子領域的經驗,達到鍛煉人才、提升技術沉澱的目的,更為此次搭載三星自動駕駛軟體的汽車上路測試埋下了伏筆。

殺回汽車市場,三星這次是認真的

隨著移動通信領域與汽車領域的邊界逐漸模糊,正如過去十年智慧手機的變革一樣,智慧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對於汽車領域的深度影響將是下一個十年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科技巨頭、半導體大鱷們紛紛希望抓住作為新的移動終端的汽車市場迅速崛起的機會而加緊佈局。

20年前在汽車行業的失敗讓三星此次的回歸異常謹慎,然而當三星再次將汽車作為重要的戰略任務之一,它已經認清了自己能夠做什麼、最擅長做什麼、最應該做什麼,成為“全球領先智慧聯網無人駕駛解決方案開發商”遠遠比“整車製造商”要更加適合三星,汽車行業也將迎來又一個科技巨頭的攪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