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堅持做自媒體12年,“三男一宅”和中國同志的家庭生活

原標題《堅持做自媒體12年, “三男一宅”和中國同志的家庭生活 | 新榜專訪》

中國式同志家庭:兩個爸爸Tommy、Joe 和兒子Jack的幸福生活。

今天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以法律形式認可同性伴侶, 新榜聯繫到“三男一宅”的創始人Tommy, 和他聊了聊屬於這個中國同志情感類自媒體的故事。

粉絲裡同志占2/3, 其餘多數是腐女

“花了15年, 我終於攜愛人同志和兒子回家過年。 ”從廣州到南寧, 高鐵只要4個小時, 而這一條回鄉路, 他們走了15年。

不久前, 《南都週刊》推出一期封面報導, 名字就叫《親愛的, 我想把你寫進配偶欄》, 講述的就是Tommy一家三口的故事。

從初次相見, 到如今將兒子Jack從兩歲撫養到上大學, Tommy和Joe經歷了20年的同性婚姻, 同時, 也共同經歷了長達12年的自媒體經營, 用文字和圖片, 分享和記錄屬於他們的生活片段。

Tommy:說起這個號的來歷, “三男一宅”應該是比較早的一批同志情感類自媒體,

而且是堅持時間最長的。 早在2005年博客興起時, 我們在一個叫陽光地帶的同志網站便開通了自己的博客, 名字就叫“三男一宅”。

當時初衷是分享自己的生活。 讀書的時候我喜歡寫日記和文章, 我覺得博客是一個很好的載體, 把它當做家庭日記, 來記錄我們的經歷, 特別是Jack的成長, 到現在一寫12年, 這個初衷始終沒變。

這是三男近年第一次一起在媒體出鏡, 儘管只有一人正面

新榜:方便透露目前“三男一宅”的粉絲數量嗎?用戶畫像怎麼樣?

Tommy:

用戶畫像男女粉絲比例差不多對半, 男生稍多點。 女生裡面, 有個很大的群體是腐女。 雖然是同志家庭和情感類公號, 同志群體比例應該占2/3左右, 其餘腐女群體較多。

新榜:“三男一宅”的粉絲群體大致是哪些人?

Tommy:有部分是2005年從博客時代就一直跟隨我們的老粉, 不離不棄, 雖然不清楚具體數量, 但我相信有很多。

有些粉絲中途離開了我們, 去忙別的事情, 但有一天突然在別的管道看“三男一宅”, 他就會給我們留言,

表示當年“三男一宅”給他帶來很大的影響, 比如對生活的選擇等, 還是挺感動。

當年我們寫博客的時候, 很多粉絲還在讀大學, 後來畢業工作、成家, 或找到了自己理想的伴侶, 甚至通過代孕有了孩子, 組成像我們一樣的家庭, 這類粉絲也相當多。

比如, 有位粉絲去年跟我們接觸, 他說當年一個人在澳洲留學, 非常苦悶, 看到我們的博客後對生活充滿了一些信心, 畢業輾轉回到國內創業, 事業挺成功, 現在也有了穩定的伴侶, 計畫去美國代孕生屬於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粉絲也有很多。

包括最近《南都週刊》來採訪我們, 說到採訪原因, 因為他們做了一個同志代孕專題, 採訪對象都提到了“三男一宅”給他們帶來的影響, 也想組建一個像我們這樣的家庭。

Tommy:

除記錄自己的生活,

也會徵集其它同志家庭的故事

在最近的推送中, Tommy和Joe難掩喜悅, 因為進入大學Jack開始談女朋友了, 很多粉絲也在評論中表達了祝福。

“三男一宅”的主要內容是記錄家庭生活和孩子的成長細節。 從去年開始, Tommy有意識地增加一些同志家庭情感類的內容, 比如,每個星期一推出“一周同聞”欄目。

內容通常輕鬆活潑,並在開篇安利:“搜羅天下同志新聞,評點圈中趣聞逸事,週一見”,好比最近這期《天啦嚕,戴利結婚、男神舌吻……這一周狗糧撒個不停》,用短情報的方式,把過去一周世界範圍內同志圈的新聞,做一個集納和點評。

《天啦嚕,戴利結婚、男神舌吻……這一周狗糧撒個不停》中配上了男神舌吻的動圖

此外,還開設了“100個同志家庭”欄目,徵集和挖掘像他們一樣的中國同志家庭故事。

Tommy:相對來說“三男一宅”是時間最長的同志自媒體,正因為記錄的主要是家庭生活。很多自媒體的內容來源將來可能會枯竭,但我們這個號不會,隨著孩子的成長,現在上大學交女朋友將來成家等,我非常有信心不斷地寫下去。

一直以來,基本都是我一個人在寫。去年嘗試找了一個小助理,也是同志,幫我收集整理像“一周同文”這樣的內容,然後我來修改。

Tommy:

,他們也有很多自己的故事,我會把其中一些發到“100個同志家庭”裡。

運營這個朋友圈(社群)還是很花精力,因為工作比較忙,所以做的不是很好,希望將來可以換個更好的方式運營好。

比如,當時有個想法,不定期組織類似郊遊這樣的線下活動,讓同志家庭的孩子相互認識,能夠接觸到跟他們一樣的家庭,有助於他們的成長,我們還在往這個方向努力。

新榜:粉絲在後臺聊什麼樣的互動話題最多?

Tommy:我們粉絲還是很可愛的,主要有三類互動吧,一種是純粹刷存在感,就是搶沙發,這個應該是博客時代留下的傳統;一種是表達對我們家的祝福;還有一種主要是詢問情感和養育孩子等方面的問題。

也有很多粉絲想通過三男一宅給他們介紹朋友,我也在考慮要不要開通這樣一個欄目,雖然其它同志平臺也有,但粉絲出於對我們的信任,我們這邊有的話會更好些吧。

新榜:後臺留言那麼多,能不能說說你記憶最深刻的幾條?

Tommy:《南都週刊》報導後面的留言挺讓我們感動的。

新榜:做“三男一宅”之後,你們有哪些意外發現和收穫?

Tommy:做“三男一宅”這個號的初衷,就是記錄我們的生活,這是最根本的。將來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些記錄下的生活細節,特別是孩子的成長經歷,就是一種收穫。

另外一個值得說的是,我們的號客觀上給很多同志,特別是年輕的同志帶來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和動力,這是粉絲回饋給我們的一個很明確的資訊。另外一個角度,其實粉絲也給了我們很多鼓勵、支持和動力,這也是一種收穫。

在我們孩子成長過程中,我會經常挑一些粉絲鼓勵的評論給他看,讓他知道生活在我們這樣的家庭,雖然表面上看與眾不同,但是這個社會上有很多很多人來支援我們也支持他。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態非常好,粉絲給我們的支持,帶來很多正面影響,這是很大的收穫。

有瘋狂粉絲會追求Joe,

期待同性婚姻在中國合法化

世界範圍內,英國、紐西蘭等國家已經在法律上認可了同性婚姻。

南都的報導中,記錄了Tommy生活中的一個小麻煩:填表的時候,《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表》比往年更詳細,新增了填報本人、配偶、共同生活子女在國外的存款和投資情況。

Tommy再次犯難,每年填表,他都有心理障礙:“親愛的,想把你寫進配偶一欄,可是不能。”索性在“個人婚姻情況”這欄,一概寫上:無,無,無……無奈的無。

新榜: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出櫃都是需要勇氣的事情。在跟用戶互動中,有沒有人諮詢這方面的問題?你們是怎麼回復的?

Tommy:同志面臨的最普遍問題無非這幾個:第一個是對自我身份認同,經常存在這樣的困惑;第二個是同志之間感情的持久性,經常有人諮詢我們倆在一起那麼長時間,怎麼保持感情;第三個是來自家庭的壓力,也就是出櫃的問題,這是所有同志都要面對的。

對這個問題,我持這樣的態度:第一個是鼓勵他們要做自己,按自己的意願生活,走自己的路不管遇到多大困難都要堅持;第二個是出不出櫃因人而異,有條件當然出櫃最好,但也要講究方式方法,這方面我建議他們可以參加廣州同性戀親友會的一些活動,這裡有很多經驗可以汲取。

對那些沒有辦法出櫃,特別是年齡比較大的家長,他們確實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這種情況很多人選擇形婚來給家庭一個交代,對這個問題,我不支持也不反對,表示理解吧。

Tommy:十幾年來,我們的粉絲大多數很熱情,且相對比較理性,互動起來挺愉快。

還有就是我們家Joe長得確實挺帥,難免有粉絲喜歡上他,甚至追求他。

我們還是能比較正確的對待這些,哪怕粉絲再多也知道這是虛擬的,我們更在意自己真真實實的生活,抱著一種平常心去互動,對於粉絲提出的瘋狂一點的要求,我們當然是拒絕。

新榜:很多人可能對同性戀群體比較陌生,你最希望大家怎麼看待這件事?在現實中又如何相處?哪些是你最不適應或者厭惡的?

Tommy:我對自己的同志身份一向比較坦然,高中時代知道自己是同志後,一直能正確的面對,從來不會擔心別人知道我是同志。我覺得在人群中、在單位、在社會上,最好的狀態是大家當我不存在。

我不能接受的是,因為我是同志,就在言語或態度上表現出傲慢和不友善。幸運的是,到目前為止,我還沒遇到過面對面的異樣眼光和攻擊。

的確,對同志來說,雖然現在很多公益機構和組織也走出來,給予我們幫助,呼籲一個公平的待遇,一種支持和寬容。但最好的狀態是,無論是全社會還是我們身邊人,都對同志這個現象視而不見。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

Tommy:我當然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同性婚姻能夠合法化。我們可能並不需要法律或一張結婚證來認可我們的感情,但權利這個東西有和沒有是有本質區別的,有可以不用,但沒有就是一種缺失。

我非常期待,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同性婚姻能夠合法化。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我們未必真的會去領證辦婚禮。但我們會非常期待這天的到來,這意味著同志的生存空間會更開闊。

就像前面說的,我期待的狀態是,將來大家能夠對同志視而不見,這才算真正的融入了社會,融入了人群。

我們的粉絲都知道,除了“三男一宅”是一個中國式的同志家庭,

如果同性婚姻合法化在中國可以實現,我相信,我們距離“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境界就會更靠近一步。

比如,每個星期一推出“一周同聞”欄目。

內容通常輕鬆活潑,並在開篇安利:“搜羅天下同志新聞,評點圈中趣聞逸事,週一見”,好比最近這期《天啦嚕,戴利結婚、男神舌吻……這一周狗糧撒個不停》,用短情報的方式,把過去一周世界範圍內同志圈的新聞,做一個集納和點評。

《天啦嚕,戴利結婚、男神舌吻……這一周狗糧撒個不停》中配上了男神舌吻的動圖

此外,還開設了“100個同志家庭”欄目,徵集和挖掘像他們一樣的中國同志家庭故事。

Tommy:相對來說“三男一宅”是時間最長的同志自媒體,正因為記錄的主要是家庭生活。很多自媒體的內容來源將來可能會枯竭,但我們這個號不會,隨著孩子的成長,現在上大學交女朋友將來成家等,我非常有信心不斷地寫下去。

一直以來,基本都是我一個人在寫。去年嘗試找了一個小助理,也是同志,幫我收集整理像“一周同文”這樣的內容,然後我來修改。

Tommy:

,他們也有很多自己的故事,我會把其中一些發到“100個同志家庭”裡。

運營這個朋友圈(社群)還是很花精力,因為工作比較忙,所以做的不是很好,希望將來可以換個更好的方式運營好。

比如,當時有個想法,不定期組織類似郊遊這樣的線下活動,讓同志家庭的孩子相互認識,能夠接觸到跟他們一樣的家庭,有助於他們的成長,我們還在往這個方向努力。

新榜:粉絲在後臺聊什麼樣的互動話題最多?

Tommy:我們粉絲還是很可愛的,主要有三類互動吧,一種是純粹刷存在感,就是搶沙發,這個應該是博客時代留下的傳統;一種是表達對我們家的祝福;還有一種主要是詢問情感和養育孩子等方面的問題。

也有很多粉絲想通過三男一宅給他們介紹朋友,我也在考慮要不要開通這樣一個欄目,雖然其它同志平臺也有,但粉絲出於對我們的信任,我們這邊有的話會更好些吧。

新榜:後臺留言那麼多,能不能說說你記憶最深刻的幾條?

Tommy:《南都週刊》報導後面的留言挺讓我們感動的。

新榜:做“三男一宅”之後,你們有哪些意外發現和收穫?

Tommy:做“三男一宅”這個號的初衷,就是記錄我們的生活,這是最根本的。將來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些記錄下的生活細節,特別是孩子的成長經歷,就是一種收穫。

另外一個值得說的是,我們的號客觀上給很多同志,特別是年輕的同志帶來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和動力,這是粉絲回饋給我們的一個很明確的資訊。另外一個角度,其實粉絲也給了我們很多鼓勵、支持和動力,這也是一種收穫。

在我們孩子成長過程中,我會經常挑一些粉絲鼓勵的評論給他看,讓他知道生活在我們這樣的家庭,雖然表面上看與眾不同,但是這個社會上有很多很多人來支援我們也支持他。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態非常好,粉絲給我們的支持,帶來很多正面影響,這是很大的收穫。

有瘋狂粉絲會追求Joe,

期待同性婚姻在中國合法化

世界範圍內,英國、紐西蘭等國家已經在法律上認可了同性婚姻。

南都的報導中,記錄了Tommy生活中的一個小麻煩:填表的時候,《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表》比往年更詳細,新增了填報本人、配偶、共同生活子女在國外的存款和投資情況。

Tommy再次犯難,每年填表,他都有心理障礙:“親愛的,想把你寫進配偶一欄,可是不能。”索性在“個人婚姻情況”這欄,一概寫上:無,無,無……無奈的無。

新榜: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出櫃都是需要勇氣的事情。在跟用戶互動中,有沒有人諮詢這方面的問題?你們是怎麼回復的?

Tommy:同志面臨的最普遍問題無非這幾個:第一個是對自我身份認同,經常存在這樣的困惑;第二個是同志之間感情的持久性,經常有人諮詢我們倆在一起那麼長時間,怎麼保持感情;第三個是來自家庭的壓力,也就是出櫃的問題,這是所有同志都要面對的。

對這個問題,我持這樣的態度:第一個是鼓勵他們要做自己,按自己的意願生活,走自己的路不管遇到多大困難都要堅持;第二個是出不出櫃因人而異,有條件當然出櫃最好,但也要講究方式方法,這方面我建議他們可以參加廣州同性戀親友會的一些活動,這裡有很多經驗可以汲取。

對那些沒有辦法出櫃,特別是年齡比較大的家長,他們確實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這種情況很多人選擇形婚來給家庭一個交代,對這個問題,我不支持也不反對,表示理解吧。

Tommy:十幾年來,我們的粉絲大多數很熱情,且相對比較理性,互動起來挺愉快。

還有就是我們家Joe長得確實挺帥,難免有粉絲喜歡上他,甚至追求他。

我們還是能比較正確的對待這些,哪怕粉絲再多也知道這是虛擬的,我們更在意自己真真實實的生活,抱著一種平常心去互動,對於粉絲提出的瘋狂一點的要求,我們當然是拒絕。

新榜:很多人可能對同性戀群體比較陌生,你最希望大家怎麼看待這件事?在現實中又如何相處?哪些是你最不適應或者厭惡的?

Tommy:我對自己的同志身份一向比較坦然,高中時代知道自己是同志後,一直能正確的面對,從來不會擔心別人知道我是同志。我覺得在人群中、在單位、在社會上,最好的狀態是大家當我不存在。

我不能接受的是,因為我是同志,就在言語或態度上表現出傲慢和不友善。幸運的是,到目前為止,我還沒遇到過面對面的異樣眼光和攻擊。

的確,對同志來說,雖然現在很多公益機構和組織也走出來,給予我們幫助,呼籲一個公平的待遇,一種支持和寬容。但最好的狀態是,無論是全社會還是我們身邊人,都對同志這個現象視而不見。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

Tommy:我當然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同性婚姻能夠合法化。我們可能並不需要法律或一張結婚證來認可我們的感情,但權利這個東西有和沒有是有本質區別的,有可以不用,但沒有就是一種缺失。

我非常期待,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同性婚姻能夠合法化。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我們未必真的會去領證辦婚禮。但我們會非常期待這天的到來,這意味著同志的生存空間會更開闊。

就像前面說的,我期待的狀態是,將來大家能夠對同志視而不見,這才算真正的融入了社會,融入了人群。

我們的粉絲都知道,除了“三男一宅”是一個中國式的同志家庭,

如果同性婚姻合法化在中國可以實現,我相信,我們距離“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境界就會更靠近一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