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0歲教授堅守講臺成“網紅”,被稱為我國“分析化學第一人”

當你八十歲的時候, 會做什麼呢?是被攙扶著公園曬太陽?還是坐在椅子上觀看廣場舞?

在陝西師範大學的校園裡, 有一位名副其實的“網紅”教授——章竹君。 今年即將迎來80歲生日的他, 還堅持站在講臺上給本科生上基礎課, 被學生們親切地叫“章爺爺”。

章竹君1959年畢業于西北大學, 1979年進入陝西師範大學, 站在三尺講臺已經58年。 他學術成就斐然, 是最早在我國開展化學發光分析的學者, 被稱為“分析化學第一人”。 幾十年間, 他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 同時他還帶了八門課程。

“只要他一開講, 就算學文學的也改學化學了”

有一次, 章竹君由於痛風引發腿疼, 每走一步都十分吃力。 到了上課時間, 在助理攙扶下, 章竹君一步一步走進教室, 站在講臺一刹那, 底下的學生一片安靜。 講課近三個小時, 章竹君全場站立, 甚至沒有坐下歇一會兒, 只是中途不停地喝水。

這一堂課, 白髮蒼蒼的章竹君老師忍著腿痛認真授課, 台下的同學感動中仔細聆聽。 有人建議老師坐一會, 章竹君說道:“坐著講課, 這是對學生的不尊重。 ”

他的選修課不只對化學專業的同學開放, 全校各個院系的學生都可以選。 為此, 陝師大前校長房喻還曾撰文說:“只要他一開講,

就算學文學的, 也改學化學了。 ”

“沒辦法, 實在太火了, 短短幾秒鐘, 幾十個名額全沒了。 ”由於沒能“秒搶”成功, 2015級化學卓越班的李雨桐只好提前趕往教室, 成為章竹君教授主講的“化學與社會進步”課的一名“蹭課生”。

兩節課下來, 李雨桐意猶未盡。 下課時, 李雨桐走上講臺, 對正在整理講義的章老師深深鞠了三躬。 “來自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學生, 能這樣全神貫注地聽一門選修課, 著實難得。 ”李雨桐說。

為了當好教師下了很多“苦功”

在學生眼中, 章老師就是“一本移動的百科全書”。

“他學識淵博, 對分析化學領域有著深刻見解”。 更難得的是, 為了當好教師, 章竹君還下了很多“苦功”:

他努力修正自己的“四川普通話”;為了嗓音洪亮而專門練習美聲;

為讓不同專業的學生都能聽懂、有所收穫, 他旁徵博引, 從天文地理到“心靈雞湯”, 甚至還引用網路段子講解艱澀的學術問題……

很多喜歡上課睡覺或玩手機的學生, 在他的課堂上卻精神煥發。 有學生形容說:“上課時剛拿出手機, 瞬間就被他洪亮的聲音震住, 同時被震醒的, 還有旁邊想打瞌睡的同學。 ”

將在下學期再次開課的儀器分析課, 章竹君已經上了50多遍。 即便如此, 他還是堅持備課——他總會把最新的科技成果收入教學中。 “他的課, 每一節都不一樣。 ”2013級化學三班的孫烈春說。

“和章老師相處, 常常讓人忘記年齡的存在。 ”章竹君的學生說。 無論何時, 章老師永遠是笑容滿面的生活“潮人”。

在朋友圈查閱學生動向, 是這位“時髦”老人每天最重要的“娛樂項目”。 他電腦操作十分熟練, 說得一口漂亮英語, 說起明星、八卦, 照樣能跟學生聊得火熱。

“在講臺上站到最後一刻, 是我的心願”

章竹君曾說, “學生的事情比天大。 ”實驗室初創時, 儀器不完備, 章竹君把自家的電視機搬到實驗室, 供大家使用。 實驗室剛遷到新校區, 尚未安裝空調和暖氣, 學生無意間說到晚上做實驗特別冷。 章竹君立即打電話:“趕緊裝空調, 不能把學生們給凍著。 ”第二天, 實驗室裡就多了一台空調。

有時候看到課業辛苦, 他會給大家放一天假, 自己出錢買材料, 帶學生們出去野餐燒烤。 有時候還會帶學生到家裡, 請夫人做一桌豐盛的飯菜招待大家。 很多學生遇到情感、生活上的困擾,也都會找他訴說,他會耐心開導,不遺餘力地提供幫助。

如今,章教授帶過30多個博士生、130多個碩士生,帶過的本科生更是不計其數,可謂“桃李滿天下”。學生們特地組建了兩個QQ群——“章氏門生”群和“章氏子弟”群。逢年過節或是章竹君生日,他的手機、郵箱裡總會收到很多問候和祝福,他也總是認真地一一回復。

“我這輩子就愛兩件事,安靜地教好自己的學生,和做好自己的研究。”章竹君說,無論教書還是做學問,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講臺上站到最後一刻,是我的心願”。而一茬又一茬的學生,總是能讓他看到新的希望。

(本文綜合自中國青年報、西安晚報等相關報導)

很多學生遇到情感、生活上的困擾,也都會找他訴說,他會耐心開導,不遺餘力地提供幫助。

如今,章教授帶過30多個博士生、130多個碩士生,帶過的本科生更是不計其數,可謂“桃李滿天下”。學生們特地組建了兩個QQ群——“章氏門生”群和“章氏子弟”群。逢年過節或是章竹君生日,他的手機、郵箱裡總會收到很多問候和祝福,他也總是認真地一一回復。

“我這輩子就愛兩件事,安靜地教好自己的學生,和做好自己的研究。”章竹君說,無論教書還是做學問,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講臺上站到最後一刻,是我的心願”。而一茬又一茬的學生,總是能讓他看到新的希望。

(本文綜合自中國青年報、西安晚報等相關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