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無人機領域突然殺出黑馬雲影 其實是繼承一款無名靶機技術

里安公司的火蜂是里安航空製造公司開始於1951年的系列靶機, 它屬於第一代噴氣式無人機中的一種, 它也是製造的最多靶機之一。 其動力主要是J-69渦噴發動機。 今天馭風就來掰掰火蜂及其動力的前世今生以及在中國的發展。

馭風指出, 火蜂I的緣起是在1948年美國空軍聯繫里安要求研製一款校炮靶機XQ-2的計畫, 火蜂原型機的首飛在1951年早些時候, 該機具有後掠機翼和機頭進氣道, 初始型號有與眾不同的箭型機頭和合適的後掠平尾, 火蜂能用定制的道格拉斯A26入侵者轟炸機在空中發射, 並且首次測試也是這樣形式飛行的,

或者在地面用單獨的零長彈射器彈射。

隨著測試取得成功定型, 該靶機被美國空軍命名為Q-2A, 動力採用一台大陸公司的J69-T-198渦噴發動機, 該發動機具有1060磅推力(折合4.7千牛)空軍隨後又訂購了小批量的Q2B靶機, 該靶機採用更大的高空推力參數。

美國海軍採購了火蜂的KDA-1版本, 它幾乎和Q-2A相同, 不同在於動力採用了費爾柴德公司的J44-R-20B渦噴發動機, 該發動機推力為1000磅即4.4千牛

KDA-1不同於Q-2A的地方是採用了機身中部的進氣道, 與此同時 美國陸軍也下單了一個名為XM21的火蜂設計版本, 它和KDA-1只有細微的差別。

海軍採購了多種版本的KDA-1無人機, 其中包括了 XKDA-2和XDA-3, 但他們的採購量並不大, 海軍大批量採購的是KDA-4, 這也是火蜂I的主要海軍採購版本。

這些改進型很難和KDA-1基本型區分, 其不同主要是升級版的J44渦噴發動機和其他細微的改動。 1950年代後期, 美國海軍又向瑞恩公司訂購了第二代火蜂靶機, 代號model 124, 最初指定代號Q-2C, 首批原型機於1958年底首飛, 並於1960年投產, 1963年, 它易名為BQM-34A。 第一代的老舊的KDA-1和KDA-4靶機當時仍舊在海軍服役,

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後來他們獲得了AQM-34B和AQM-34C的代號。 而今天人們所熟悉的火蜂即BQM-34A, 與第一代火蜂相比, 它有一個更大的機身, 翅膀更長, 特別有個一個下頜式進氣道, 這也是區別與第一代圓形進氣道的最大不同。

它的動力採用一台大陸公司的J69-T-29A渦噴發動機,

該發動機是大陸公司引進法國透博梅卡公司的瑪波爾II發動機授權仿製性的改進版, 具有1700磅推力, 折合7.6KN, 海軍也採購了BQM-34A, 而陸軍也採購了幾乎相同的型號, 區別是陸軍版是地面發射, 並有更長機翼, 及更重型的零長發射的助推器。 令人費解的是二代火蜂的特點之一是, 一些照片顯示它的尾部有三角形平尾, 而有些則沒有三角形平尾只有腹鰭, 更有一些既沒有三角形平尾也沒有腹鰭。

而更多的新披露的的火蜂照片顯示火蜂二代尾部主要是腹鰭, 這可能是生產批次的不同, 以至於造成這一變化, 還沒有更多訊息源證實這一變化的原因。 1960年, 第一個隱形技術發展計畫由美國空軍提出, 該計畫其實就是一架降低雷達散射截面的Q-2C無人機, 該機被設計為在飛機進氣道、機身等處塗上特殊的雷達吸波塗層, 以達到在雷達屏上隱身的目的。

馭風指出,以上只是簡要的介紹了些火蜂及其早期型的研製介紹,火蜂II及其改型後來在越南戰爭時候由DC-130高空投放,大量被用於高空偵察,由於它的無人性,也使美軍認為其是效費比最高的高空偵察系統之一,而中國也在援越抗美中獲得了大量的火蜂無人機殘骸,甚至還有比較完好的無人機整機,由此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研製了長虹無人機,也有了軍方代號的無偵-5無人機及其動力的仿製型WP-11。

而今,在新一代雲影無人機又重現WP-11發動機的改進型,令人唏噓不已,真是影響一個甲子的火蜂啊!在中國它得到了再次的重生!生生不息,綿延不絕!(馭風)

馭風指出,以上只是簡要的介紹了些火蜂及其早期型的研製介紹,火蜂II及其改型後來在越南戰爭時候由DC-130高空投放,大量被用於高空偵察,由於它的無人性,也使美軍認為其是效費比最高的高空偵察系統之一,而中國也在援越抗美中獲得了大量的火蜂無人機殘骸,甚至還有比較完好的無人機整機,由此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研製了長虹無人機,也有了軍方代號的無偵-5無人機及其動力的仿製型WP-11。

而今,在新一代雲影無人機又重現WP-11發動機的改進型,令人唏噓不已,真是影響一個甲子的火蜂啊!在中國它得到了再次的重生!生生不息,綿延不絕!(馭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