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星座>正文

瑪麗卡薩特:既然長得不好看,不如就專注事業吧

文/Nixy汪純

瑪麗.卡薩特(Mary Cassatt)生於1844年, 她長得不好看, 脾氣還不好。 幸運的是, 她有錢。

卡薩特出生在美國費城一個有錢人家。 和同時代的另一個女畫家摩裡索一樣, 作為一個有錢人家的小姐, 家裡人認為去學個畫畫作為愛好也挺好, 於是她得以到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學畫, 雖然學校時不時有些噁心人的規定, 比如規定女學生不能畫裸體模特(但好在可以去上人體解剖課作為替代)。

年輕時代的卡薩特

美國有錢人家的父母和歐洲有錢人一樣, 也不支持女兒去當職業畫家, 所以當卡薩特決定去歐洲學畫的時候, 她父親曾說過如此激烈的話:“我寧可你死掉, 也不願意你一個人去歐洲當畫家!”不過後來還是由她去了。

卡薩特的父親想必也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 反正卡薩特長得不好看, 脾氣也不討喜, 嫁不了多好, 循規蹈矩也未必能得到什麼好處,

實在要去當畫家那就當吧。 作為對她的敲打, 卡薩特的父親也常常要求她自己負擔和畫畫相關的花銷, 雖然基本生活不愁, 但卡薩特也因此一直有自己賺錢的強烈願望。

1866年, 卡薩特搬到巴黎住下, 跟朋友Eliza Haldeman一家以及她自己母親一起——畢竟一個好人家的年輕女孩一個人到歐洲當畫家還是被認為不成體統。 她參加了幾個法國當紅學院派畫家的短訓班, 先是上了格羅姆Jean-Léon Gérôme的繪畫課, 又到庫圖爾Thomas Couture的課也去聽了聽。 1868年, 她的畫就被官方沙龍接受了。 從這之後的大約10年時間裡, 卡薩特卻並沒有停止按照沙龍的偏好畫畫——因為那些畫比較好賣。

像這樣堅持著, 卡薩特陸續得到了一些能靠藝術賺錢的機會。 主要是因為, 在美國有錢人眼裡,

她是一個在歐洲混藝術圈的人。 匹茲堡的大主教就雇她臨摹兩張歐洲的壁畫, 而她也常常作為仲介在歐洲藝術家朋友和美國的有錢買家之間牽線。

因為1870年的普法戰爭, 卡薩特回到美國, 越發覺得美國缺少藝術氛圍, 讓她無法忍受。 戰爭結束後她很快再次前往歐洲。 1877年卡薩特認識了德加和一群印象派的畫家友人, 1879年, 她受邀參加了印象派的畫展, 這改變了她的一生。 她後來寫到:“我認識到誰才是我真正的老師, 我敬佩馬奈、庫爾貝和德加……第一次見到德加的畫是我藝術生命的轉捩點。 ”

德加筆下的卡薩特

後期卡薩特嘗試的風格和形式多種多樣, 僅用“印象派”不足以概括, 但成為一個印象派畫家是她的起點。 像一個印象派畫家那樣抓住當下、抓住瞬間、抓住本質而不是表像——這才使她成為一個重要的畫家, 開始創作有分量的作品。

卡薩特第一次看到德加的畫幾乎是醍醐灌頂的感覺, 在德加的啟發下她才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而德加第一次看到卡薩特的畫也說“看來有人跟我有同感”。

德加欣賞卡薩特的畫, 也欣賞她遠超其他女性的堅定強韌。 他親眼看著卡薩特快速地成長為越來越優秀的畫家, 1880年他說“她的作品比去年更強更高貴”, “我不願承認一個女人能畫得如此之好。 ”1905年他看到她的《鏡前的男孩》, 立刻對另一個人說“她在哪裡?我必須立刻見她, 這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畫。 ”他也瞭解她的局限——不適合創作大型壁畫, 1892年她堅持接下一個這樣的訂單(也是因為價錢實在好), 結果畫出了一幅她日後再也不原提起的糟糕作品。

藍衣的瑪格特(1903年)

兩個人關係非常親密,無論從哪個層面上都是如此。他們經常一起共進晚餐,一起參觀畫廊,德加還會陪卡薩特買衣服和帽子,還送給她一條狗,給她畫了幾次像;而卡薩特則幫助德加把畫賣給美國收藏家。

從作品上或是個性上說,卡薩特簡直是德加的女性翻版,甚至連人生軌跡也相呼應和,他們同樣活到八十多歲,從20世紀開始名聲大振,晚年同樣受到眼疾折磨,同樣終生未婚……等等,那為什麼他們沒結婚?大概是因為兩個人性情都很暴躁,連他們自己都受不了自己。所以,他們兩個人都不想嘗試和“另一個自己”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雖然終生未婚,卡薩特一輩子過得頗為滋潤。首先是因為有錢。早在1894年,卡薩特靠著從家人繼承的遺產和自己賣畫的錢,已經足夠在巴黎附近的鄉間買一棟豪華莊園了,她也是最早在家中安裝水暖設備等各種現代設施的有錢人。

歌劇院

進入20世紀,她的畫作價錢漲得更快,越發有錢。身體也倍兒棒,1911年已經67歲的她還和家人一起去北非、歐洲、土耳其旅遊,結果她弟弟因為旅行途中水土不服各種生病勉強回到巴黎就死了,而卡薩特雖然精神受到嚴重打擊,身體卻全然無恙,消沉了一段時間之後她又繼續創作直到最後眼睛的狀況不允許她繼續。

卡薩特即使年輕的時候也一點兒也不好看,老了當然也不會變好看,但是活到一定的層次上,就有鑽石王老五成為她的追求者。那是一個小她6歲的銀行家,名叫詹姆斯.斯蒂爾曼。他會到蒂凡尼的店裡買項圈和碗來送給卡薩特的狗,而卡薩特對斯蒂爾曼並不客氣,又一次兩個人一起看到一副委拉斯凱茲的畫,卡薩特就對斯蒂爾曼說,“買這幅畫吧,像你那麼有錢到可恥的地步,買這幅畫將拯救你。”1911年,61歲的斯蒂爾曼向67歲的卡薩特求婚,卻被她拒絕了。

穿藍衣的年輕女人(1914年)

作為一個跨越了時代一直活到1926年的印象派畫家,卡薩特成為一個偶像。她仍然沒有興趣討人喜歡,每一個慕名而來的年輕人都覺得她的個性讓人難以忍受。這是理所當然的,即使在年輕的時候卡薩特都不曾試圖討人喜歡,後來人老了也不指望嫁人,且名聲顯赫家財萬貫,越發不必討好別人。

對,這就是一個真實的勵志故事,給所有不漂亮的女孩子。

藍衣的瑪格特(1903年)

兩個人關係非常親密,無論從哪個層面上都是如此。他們經常一起共進晚餐,一起參觀畫廊,德加還會陪卡薩特買衣服和帽子,還送給她一條狗,給她畫了幾次像;而卡薩特則幫助德加把畫賣給美國收藏家。

從作品上或是個性上說,卡薩特簡直是德加的女性翻版,甚至連人生軌跡也相呼應和,他們同樣活到八十多歲,從20世紀開始名聲大振,晚年同樣受到眼疾折磨,同樣終生未婚……等等,那為什麼他們沒結婚?大概是因為兩個人性情都很暴躁,連他們自己都受不了自己。所以,他們兩個人都不想嘗試和“另一個自己”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雖然終生未婚,卡薩特一輩子過得頗為滋潤。首先是因為有錢。早在1894年,卡薩特靠著從家人繼承的遺產和自己賣畫的錢,已經足夠在巴黎附近的鄉間買一棟豪華莊園了,她也是最早在家中安裝水暖設備等各種現代設施的有錢人。

歌劇院

進入20世紀,她的畫作價錢漲得更快,越發有錢。身體也倍兒棒,1911年已經67歲的她還和家人一起去北非、歐洲、土耳其旅遊,結果她弟弟因為旅行途中水土不服各種生病勉強回到巴黎就死了,而卡薩特雖然精神受到嚴重打擊,身體卻全然無恙,消沉了一段時間之後她又繼續創作直到最後眼睛的狀況不允許她繼續。

卡薩特即使年輕的時候也一點兒也不好看,老了當然也不會變好看,但是活到一定的層次上,就有鑽石王老五成為她的追求者。那是一個小她6歲的銀行家,名叫詹姆斯.斯蒂爾曼。他會到蒂凡尼的店裡買項圈和碗來送給卡薩特的狗,而卡薩特對斯蒂爾曼並不客氣,又一次兩個人一起看到一副委拉斯凱茲的畫,卡薩特就對斯蒂爾曼說,“買這幅畫吧,像你那麼有錢到可恥的地步,買這幅畫將拯救你。”1911年,61歲的斯蒂爾曼向67歲的卡薩特求婚,卻被她拒絕了。

穿藍衣的年輕女人(1914年)

作為一個跨越了時代一直活到1926年的印象派畫家,卡薩特成為一個偶像。她仍然沒有興趣討人喜歡,每一個慕名而來的年輕人都覺得她的個性讓人難以忍受。這是理所當然的,即使在年輕的時候卡薩特都不曾試圖討人喜歡,後來人老了也不指望嫁人,且名聲顯赫家財萬貫,越發不必討好別人。

對,這就是一個真實的勵志故事,給所有不漂亮的女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