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自來水中的氯致癌?真相居然是這樣的

前不久, 網上流傳了一則消息。 消息稱:“蒸食物請一定要先開著蓋子把水燒開, 再放入要蒸的食物, 蓋上蓋子!難怪患癌症的人愈來愈多。 ”

細看消息裡的內容, 其實說的是, 自來水中的氯有致癌的危險。

嚇得瓜子把闢謠君掉到了地上。 (驚恐.jpg)

可是, 本著求真務實、掘地三尺的精神, 闢謠君查找大量資料後發現, 這其實是一則謠言, 而且是舊謠新傳!

那麼, 謠言中所稱的, 自來水中含有的氯元素究竟從哪來?有多少?能否致癌呢?

看官別急, 您且聽闢謠君慢慢道來。

生活中致癌因素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 “癌症”是一個讓人一聽就毛骨悚然的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 2015年癌症導致880萬人死亡, 成為全球第二大死因。 因此, 出於對癌症的恐懼, 只要涉及到“癌症”、“致癌”的帖子總能輕易在網路上得到大量廣泛的傳播。

那麼,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致癌因素?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致癌因素分為四級, 經評估後證實, 在所參考的900多個因素中, 有400多個因素對人類致癌或可能致癌。 但是, 需要注意, 致癌因素只是致癌部分原因, 並不絕對致癌。

這些致癌因素被學界劃分為四級:致癌、可能致癌、未知和可能不致癌。 這四個級別,

就像四兄弟一樣, 按照致癌能力排名。 其中, 像放射性物質、石棉、苯、黃麴黴素等物質為一級致癌因素, 也就是“老大”的級別啦;第二級, 可能致癌, 其中有黃樟素、汽油發動機排放的廢氣、人類免疫性病毒等因素, 致癌能力比 “老大”弱一點;“老三”是未知能否致癌, 這類因素有503種, 如咖啡因等;最弱的“老四”, 只有己內醯胺1種, 對人很可能不致癌。

不過, 哪怕是致癌界的“老大”, 也不能簡單地認為, 一旦接觸了就必定會導致癌症。

自來水中的氯能否致癌?

日常生活中, 加氯是自來水消毒最常用的滅菌手段。 通常, 把氯氣或二氧化氯通入水中, 形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 再利用次氯酸和次氯酸根超強的氧化能力, 殺滅多種細菌。

另外, 在自來水中留下的微量的次氯酸和次氯酸根也會對細菌產生抑制作用。

因此, “餘氯”在自來水中是必需的。 那麼“餘氯”是否致癌呢?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把氯劃分在致癌因素的第三級——“目前尚未足夠資料來確定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 世界衛生組織對自來水余氯的安全標準為每升5毫克。 但通常, 自來水中的餘氯含量在每升1毫克以下, 遠遠低於每升5毫克的世界衛生組織標準。

另外, 謠言中所說的, 在自來水燒開的過程中, “揮發出來的”, 其實主要是三鹵甲烷, 其中以三氯甲烷最多。 只要自來水用氯消毒, 就會產生三氯甲烷這種副產物。

IARC也對三氯甲烷的致癌風險作出了權威評定, 三氯甲烷的致癌風險為0.056×10-6 , 也就是說, 致癌風險微乎其微。

最後, 如果往後各位看官再看到諸如什麼物質能致癌的, 要先查證專業資料文獻或者向醫學專家請教, 不要輕信!

REFERENCE

參考文獻

[1]應建明. 癌症到底是什麼?[J]. 健康必讀, 2016(3):41-41.

[2]姜允申, 莫寶慶. IARC專著分類的致癌因素(第1~104卷)(按分組排列)(至2014年1月24日)(續完). [J]. 環境與職業醫學, 2014(12):985-987.

[3]雲無心. 說說自來水中的氯. [J]. 生命與災害, 2013(7):26-27.

[4]佚名. 自來水餘氯致癌風險低. [J]. 發明與創新: 大科技, 2014(4):51-51.

[5]錢宏智. 不同飲用水源水氯化消毒副產物的特徵與風險評價. [D]. 浙江大學, 2013.

2014(12):985-987.

[3]雲無心. 說說自來水中的氯. [J]. 生命與災害, 2013(7):26-27.

[4]佚名. 自來水餘氯致癌風險低. [J]. 發明與創新: 大科技, 2014(4):51-51.

[5]錢宏智. 不同飲用水源水氯化消毒副產物的特徵與風險評價. [D]. 浙江大學, 2013.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