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為了獲取扶貧物件的信任 年輕姑娘朋友圈裡賣豌豆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姑娘來幫扶我?能讓我脫貧?”這是幫扶物件李國彬初見90後張曉時的疑問。

張曉是柘城縣委宣傳部一位元科員, 到定點幫扶村張橋鄉張橋村王珍莊開展幫扶工作還不到兩個月。

剛開始的時候, 李國彬對90後的張曉並不看好, 以為小姑娘只是來做做樣子而已, 並不能幫其脫貧。 張曉去他家入戶摸底時, 李國彬也是有一句沒一句地敷衍她。

張曉並不氣餒, 時常向老幫扶隊員請教方法, 並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該縣脫貧攻堅服務群眾“八個一”實踐活動, 即在服務群眾中每月召開一次家庭談心會;每月開展一次田間勞動;每週幫助貧困戶做一頓飯;每週幫助貧困戶洗一次衣服;每週幫助貧困戶疊一次被子;每週幫助貧困戶掃一次院子;適時陪同有病的貧困戶看一次病;每週向貧困戶做一次政策宣講。

按照“八個一”的要求,

張曉往李國彬家裡跑得更勤了, 一到家裡就和老李聊天, 幫他掃地、擦桌子、洗衣服、做飯, 能幹的家務一樣不落, 兩人漸漸就熟悉起來。

“真沒想到, 這小姑娘還真能成事!給我賣了好幾百斤豌豆, 幫了我大忙啊!”現在的李國彬真是對這位90後姑娘刮目相看。

王懷勇是張曉幫扶的另一貧困戶, 家中母子二人相依為命, 王懷勇靠磨香油麻醬為營生, 只要外出賣油, 就只剩91歲的老母親王桂蘭一人在家。 為了解除王懷勇的後顧之憂, 張曉有事沒事就往王懷勇家跑, 晴天幫老人曬曬被子、洗洗衣服, 趕到飯點為老人做做飯, 怕老人寂寞就陪老人談談心。 時間久了, 王桂蘭便覺得張曉如自己的親人一般。

“用真誠去對待貧困戶, 說真話,

做實事, 才能得到他們的信任與支持。 ”張曉說, 正是因為踐行了“八個一”, 才順利打開了自己的扶貧路。

據瞭解, 張曉共結對幫扶5戶貧困戶, 正是她的耐心與真誠, 才與貧困戶交了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