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牛奶和豆漿到底能不能一起喝?喝豆漿要注意這八個細節

不知什麼時候起, 產生了一種奇怪的說法:牛奶不能和豆漿一起喝。 究其理由, 一種說法原自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 其實它也是一種蛋白質, 但它偏偏會阻礙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 讓生豆子當中的蛋白質消化率不足40%。

其實, 只要經過烹調加工, 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就會大部分失活, 於是, 人們千百年來都在放心地飲用豆漿。 關鍵在於豆漿的加熱時間, 最好沸騰之後再小火加熱8分鐘, 保證胰蛋白酶抑制劑的破壞率達到90%以上。 既然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經加熱失活了, 也就不會妨礙牛奶中蛋白質的吸收, 兩者同飲, 應當是毫無問題。 和雞蛋一起吃, 當然也一樣沒有問題。

另一種說法則來自於“蛋白質浪費”學說。 說是早上人們的吸收能力有限, 一杯牛奶或者一碗豆漿已經足夠營養, 兩者同吃, 則養分吸收不完, 造成浪費。 這種說法看似合理, 實則無聊, 只要細細分析, 就能找出漏洞。

首先, 一袋牛奶含有多少蛋白質?按2.9%的國家標準計算, 250克牛奶不過是區區7.3克, 只相當於輕體力活動成年男性一日蛋白質推薦供應量的10%, 女性推薦量的11%。 豆漿的蛋白質含量通常為2%, 一大碗300毫升的豆漿, 不過含蛋白質6克。

牛奶與豆漿相加, 僅相當於一日蛋白質攝入量的20%, 怎麼能算是過量呢?

一袋牛奶, 一大碗豆漿, 加上2片麵包(約相當於60克麵粉), 總共可提供19克蛋白質。 按照平衡膳食的原則, 早餐應當提供1/3的優質蛋白, 應當是22~25克。 可見, 所謂牛奶加豆漿造成蛋白質營養過剩之說, 根本不成立。

至於豆漿要怎麼喝, 請您務必要注意這八點:

第一, 儘量別摻綠豆、大米等。 原料要選用上等的大豆, 可摻雜少量的黑大豆, 做出顏色發暗的豆漿;摻雜數枚花生、核桃等堅果, 豆漿口感更滑, 味道也略香。 儘量不要加入綠豆、紅豆、大米等富含澱粉的原料, 澱粉的存在會使豆漿口感有一點點發黏, 味道也被掩蓋。

第二, 大豆與水的比例大約為1﹕18—20。 之前有報導稱, 豆和水的比例在1﹕3左右最合適, 但這個比例做出的豆漿中蛋白質含量高達8.7%, 再加上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它的稠厚度足以與豆腐相比。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 豆漿中蛋白質含量為1.8%, 因此大豆與水的最佳重量比例是1﹕18—20。

第三, 提前浸泡10小時。 大豆經過充分的浸泡才能打出口感細滑的豆漿, 且出渣率低。 大豆一般在室溫下要浸泡10餘個小時, 當氣溫較高時, 應放入冰箱或多換幾次水, 以避免細菌滋生。

第四,加點蜂蜜更健康。大豆中幾乎不含有澱粉和蔗糖,所以豆漿毫無甜味,但加蔗糖不利於控制血糖,喜歡甜豆漿的人不妨加點蜂蜜。蜂蜜是天然糖,且以果糖為主,甜度高用量少,比較健康。為減少對蜂蜜中活性物質的破壞,豆漿打好後不要馬上加蜂蜜,稍放涼準備喝之前再加最好。

第五,與熱好的牛奶混合喝。這種混合方式常被某些熱衷“食物相克”的人士反對,但其實這種做法不但毫無害處,而且還因蛋白質互補提高了營養價值。不過,如果不喜歡串味,可分開喝。

第六,剩豆漿做成米飯。用剩餘豆漿代替水做米飯。既給米飯增加了優質蛋白質,而且口感也不錯,簡直是一舉數得。

第七,豆渣炒著吃。豆漿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料中的水溶性有益成分,如水蘇糖、大豆異黃酮、大豆皂甙等。但要想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就得吃豆渣,可以炒著吃,也可做成豆渣米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成分:

1、牛奶中富含鈣,而豆漿中鈣相對較低,更富含鉀鎂。

2、牛奶中維生素A豐富,而豆漿中不含有這種營養素。

3、豆漿中維生素E和維生素K較多,而牛奶中這兩種維生素比較少。

4、牛奶中不含有膳食纖維,而豆漿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纖維。

5、牛奶中含有少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而豆漿含有少量不飽和脂肪,以及降低膽固醇吸收的豆固醇。

6、豆漿中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可減少更年期婦女鈣流失,而牛奶中含有促進鈣吸收的乳糖和維生素D。

從以上比較可以看出,牛奶和豆漿的營養不僅不會疊加而損失,反而會因為互補而加強。

從補鈣而言,牛奶中有大量的鈣,以及維生素D和乳糖,如果得到豆漿中的維生素K和鉀鎂的幫助,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鈣利用率,對提高青少年骨骼密度有所説明;對於更年期的婦女來說,因為得到了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在飲奶補鈣的同時延緩鈣流失,起到雙管齊下的作用。

從美容的角度來說,牛奶中豐富的維生素B2和維生素A,有利於面部皮膚的更新和代謝,而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提高皮膚的彈性和保水性。

從預防心血管疾病來說,牛奶中豐富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豆漿中的葉酸、維生素E、大豆異黃酮和膳食纖維協同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同半胱氨酸水準,提高LDL的抗氧化能力,起到最佳的防病效果。

所以,無論怎樣考慮,奶類和豆漿,都可以作為最佳的營養飲料配合。如果有可能的話,早餐可以兩者同飲,但值得注意的是,胃不好的人還是要慎重,因為兩者一起喝可能會增加消化負擔,不妨用優酪乳代替牛奶,或在早晨飲豆漿之後,用優酪乳/牛奶作為上午的加餐。

第四,加點蜂蜜更健康。大豆中幾乎不含有澱粉和蔗糖,所以豆漿毫無甜味,但加蔗糖不利於控制血糖,喜歡甜豆漿的人不妨加點蜂蜜。蜂蜜是天然糖,且以果糖為主,甜度高用量少,比較健康。為減少對蜂蜜中活性物質的破壞,豆漿打好後不要馬上加蜂蜜,稍放涼準備喝之前再加最好。

第五,與熱好的牛奶混合喝。這種混合方式常被某些熱衷“食物相克”的人士反對,但其實這種做法不但毫無害處,而且還因蛋白質互補提高了營養價值。不過,如果不喜歡串味,可分開喝。

第六,剩豆漿做成米飯。用剩餘豆漿代替水做米飯。既給米飯增加了優質蛋白質,而且口感也不錯,簡直是一舉數得。

第七,豆渣炒著吃。豆漿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料中的水溶性有益成分,如水蘇糖、大豆異黃酮、大豆皂甙等。但要想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就得吃豆渣,可以炒著吃,也可做成豆渣米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成分:

1、牛奶中富含鈣,而豆漿中鈣相對較低,更富含鉀鎂。

2、牛奶中維生素A豐富,而豆漿中不含有這種營養素。

3、豆漿中維生素E和維生素K較多,而牛奶中這兩種維生素比較少。

4、牛奶中不含有膳食纖維,而豆漿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纖維。

5、牛奶中含有少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而豆漿含有少量不飽和脂肪,以及降低膽固醇吸收的豆固醇。

6、豆漿中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可減少更年期婦女鈣流失,而牛奶中含有促進鈣吸收的乳糖和維生素D。

從以上比較可以看出,牛奶和豆漿的營養不僅不會疊加而損失,反而會因為互補而加強。

從補鈣而言,牛奶中有大量的鈣,以及維生素D和乳糖,如果得到豆漿中的維生素K和鉀鎂的幫助,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鈣利用率,對提高青少年骨骼密度有所説明;對於更年期的婦女來說,因為得到了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在飲奶補鈣的同時延緩鈣流失,起到雙管齊下的作用。

從美容的角度來說,牛奶中豐富的維生素B2和維生素A,有利於面部皮膚的更新和代謝,而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提高皮膚的彈性和保水性。

從預防心血管疾病來說,牛奶中豐富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豆漿中的葉酸、維生素E、大豆異黃酮和膳食纖維協同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同半胱氨酸水準,提高LDL的抗氧化能力,起到最佳的防病效果。

所以,無論怎樣考慮,奶類和豆漿,都可以作為最佳的營養飲料配合。如果有可能的話,早餐可以兩者同飲,但值得注意的是,胃不好的人還是要慎重,因為兩者一起喝可能會增加消化負擔,不妨用優酪乳代替牛奶,或在早晨飲豆漿之後,用優酪乳/牛奶作為上午的加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