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勸農山鎮東風村108位農民 集資1000萬建合作社

長春晚報記者 劉連宇

3月17日, 在距離長春市區18公里的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勸農山鎮東風村, 舉辦了長春雙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儀式。 全村約300位村民參加了該儀式, 合作社108位成員代表從合作社理事長同時也是村委員會主任的張樹仁手中領取了社員證。 從此, 這108位農民的生產生活和身份將出現新的變化, 他們要告別以往的單戶承包式的經營方式, 從農民變成了合作社的社員和股東。

打工機會少種地不賺錢 村裡決定建合作社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行和城鎮化的發展, 現在農民的收入來源變得多樣起來,

有的進城打工, 有的在家務農, 可以說農民的收入是有保障的, 為什麼這裡還要成立農民專業合作是呢?張樹仁說:“以前, 的確存在農民收入來源管道多情況, 但現在情況起了變化。 ”他介紹, 東風村有農戶1398戶, 村民3898人, 以前很多人進城打工, 但從事的主要行業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如建築業等。 現在城裡的工地越來越少了, 進城打不到工, 很多人都回來了。 原先村裡有3個企業, 可以吸納勞動力, 但因為蓮花山屬於長春水源地, 兩家污染比較大的企業被關停了, 現在村裡只剩下一個製藥企業, 最多能吸納七八十勞動力。 此外, 村裡耕地還比較少, 一戶就一公頃地多一點, 一個婦女就能完成春播秋收, 以前玉米價格高,
種玉米收入還不錯, 但現在玉米價格特別低。 此情況造成兩個問題, 一個是富餘勞動力多, 另一個是農民收入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村裡就想尋找一種方式來解決富餘勞動力、提高農民收入, 最後村裡召開了幾次村民大會, 最後決定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由大家憑志願出資來幹。

先用300公頃地幹三年 好了全村人一起幹

長春雙豐農民專業合作社首期出資村民是108戶, 人口數是350多人, 總人口不到全村人口的10%。 張樹仁說, 108戶農民加入合作社之後, 他們的耕地也要加入進來。 據村裡統計, 他們的耕地約300公頃, 其中連片地有170公頃, 合作社準備充分使用這些連片地, 這些地中的70%, 如果是坡地準備退耕還果, 種果樹, 現在合作社已經選擇好了果樹的品種,

剩下的平地實行企社合作, 由合作社和駐村的製藥企業合作, 種植藥材。 剩下的30%, 準備種植蔬菜、花卉等經濟作物。 張樹仁說, 現在合作社好不好很不明朗, 村裡很多農民還在觀望中。 但合作社的成員們很有信心, 合作社選擇的是經過科學論證的, 高效低投資高回報的耕種品種, 預計3年後會見到回報。 到時候, 合作社這170公頃連片地會成為全村的樣板。 其他不成片的地, 也摸索著種藥材和水果。 如果做好了, 將會吸納更多的農民加入到合作社裡來, 大家擰成一股繩一起幹, 一起賺錢。

加入合作社的農民不僅要出資, 還要把自家的地提供給合作社, 合作社是如何保證入社農民的利益的呢?張樹仁回答,

使用農民的地, 合作社會給農民補償, 每公頃地每年給4500元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