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東坡區:宋氏祖孫三代的追花“甜蜜夢”

宋偉的母親正在查看蜜蜂。

宋偉的蜂蜜作為東坡味道之一參加青神竹博會。

宋偉正在製作蜂王漿。

蹇瑋傑 眉山網記者 蔣萍 文/圖

陽春三月, 眉山處處都是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

在鵝黃嫩綠、姹紫嫣紅中, 有這樣一群“候鳥”, 一路循著花香, 與蜜蜂為伍。 他們常年風餐露宿, 用心經營一份“甜蜜事業”, 他們就是養蜂人。

在東坡區崇禮鎮韓賓村三組, 有著一家祖孫三代都跟隨著蜜蜂追花的養蜂世家, 那就是宋氏養蜂。 從爺爺宋元貞, 父親宋長安, 到現在的宋偉, 家中三代人都經營著“甜蜜”事業。 近日, 記者來到了東坡區崇禮鎮聆聽這三代人與蜜蜂的“甜蜜夢”。

不畏艱辛 他成為行業裡手

“1955年爺爺宋元貞從部隊退伍回家後, 在1962年開始在本地養殖中華蜂。

1976年和外公商志高共同籌備建立了崇禮公社的西蜂養蜂場。 西蜂逢場特點是蜂蜜產量高但必須追花奪蜜, 遷徙大致路線和采蜜種類是春季四川油菜花, 夏季甘肅陝西洋槐、蕎麥、枸杞、山花, 秋後回眉山秋繁過冬。 冬季蜜蜂消耗大, 在當時白糖緊缺的條件下, 主要靠自製麥芽糖飼喂。 ”宋偉笑著說, “從小喜歡在鄉下跟著爺爺和爸爸東奔西跑, 那會感覺什麼都很稀奇, 很新鮮。 ”

2005年, 他從部隊退伍後, 從爺爺和爸爸手中傳承衣缽, 開始接手養蜂行業。 “爺爺年紀大了, 父親自己養了一些中華蜂管理不過來, 我就幫著開始打理。 ”可剛開始, 使經常看爺爺弄蜂追花的他遭遇了蜜蜂排斥, 那會他身上總有蜜蜂蟄起的大包。

“養蜂必須膽大心細, 切不可惹惱了蜜蜂。 ”宋偉向記者展示了挖蜂王漿的過程, 只見他打開蜂箱, 拿出王漿板, 將蜂王幼蟲用鑷子夾出來, 然後挖出蜂王漿, 再用移蟲針從蜂巢中移取3日齡的蜂王幼蟲放入王漿板中, 接著放入蜂箱。 這些幼蟲看上去是很小的黏糊狀白色物體, 不仔細看很難看得出來。 所以挖漿時必須聚精會神, 小心翼翼, 若惹惱了蜜蜂, 隔了幾層衣服他都能被蜇。

而這僅僅是養蜂人必須掌握的一項工序而已。 追花、養蜂多年後, 宋偉認為要幹好這份差事, 必須活到老、學到老。 養蜂涉及氣象、生物、地理等很多學科, 否則就不能準確判斷蜜源、花期, 取得好收成。

可當時的他, 對這些卻一無所知, 要不是家中父母的鼓勵,

爺爺的耐心教導, 可能真的就放棄了。 “軍人出身的爺爺做任何事情都很有決心, 做一個事情就得把它做好, 不能半途而廢, 這點對我影響很深。 ”

四處漂泊 電商成為發展新方向

養蜂人的艱辛還源於對花兒的追逐。 和其他蜂農一樣, 宋偉一家也有和他們熟悉的“追花”路線。

每年春天到來時, 他和妻子便跟隨家中養蜂人們, 開啟一年的“追花”歷程。 三四月成都、眉山油菜蜜, 過後前往湖北采桔花蜜, 五月陝西采槐花蜜, 六月到甘肅天水采槐花蜜和五倍子蜜, 七月在天水采黃芪蜜, 緊接著途徑青海門源採油菜花粉直到八月回甘肅采蕎麥蜜, 最後回四川秋繁, 年底去雲南過冬。 這樣兜兜轉轉一圈, 基本每年在家的時間屈指可數。

“養蜂人中有句老話:只能人追花,不可花等人。”宋偉告訴記者,追花就像打仗衝鋒一樣,如果花開季節遇到寒流或陰雨連綿,花提前凋謝,那這一趟就要賠本了。追花時還怕路上堵車,有時一堵就是一天,饑餓的蜜蜂會出箱覓食,其中一些會因為迷路而一去不返。夏季,遇到氣溫太高,還會出現整箱蜜蜂被悶死的情況。因此,蜂農的收入很不穩定。在行內就有“好天、好花、好蜜”的說法,講的就是蜂農靠天吃飯的情況。

多年來,為了“追花”,宋偉和妻子一路風餐露宿,吃不好住不好已是常態。而到了外地,面對幾百箱蜂箱,夫妻倆也只能自己卸車。“前些年交通不便,運蜂車一般都是晚上到達蜂場,所以從淩晨卸到上午是常事。”宋偉感慨之余告訴筆者,近年來隨著養蜂規模越來越大,沿途不少養蜂人都會相互照應,總算不像以前單打獨鬥時那麼困難。

目前宋偉家蜜蜂已達400多箱,1000餘群蜜蜂,能把這項祖傳事業幹好,他倍感欣慰,目前的他已經開始拓展電子商務,將客戶群體擴大到了全國。

說起今後的打算,宋偉說,他打算明年再多養幾十箱蜂,讓更多的人吃上他們的蜂蜜。“我和妻子一直都覺得養蜂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養蜂技術越來越好,還發現了蜜蜂更多的生活習性和蜜蜂渾身是寶的秘密,希望今後能幫助更多的人依靠養蜂發家致富,一起在追花逐蜜的生活中釀造出甜蜜的事業!”

相關熱詞搜索:

下一篇:最後一頁

“養蜂人中有句老話:只能人追花,不可花等人。”宋偉告訴記者,追花就像打仗衝鋒一樣,如果花開季節遇到寒流或陰雨連綿,花提前凋謝,那這一趟就要賠本了。追花時還怕路上堵車,有時一堵就是一天,饑餓的蜜蜂會出箱覓食,其中一些會因為迷路而一去不返。夏季,遇到氣溫太高,還會出現整箱蜜蜂被悶死的情況。因此,蜂農的收入很不穩定。在行內就有“好天、好花、好蜜”的說法,講的就是蜂農靠天吃飯的情況。

多年來,為了“追花”,宋偉和妻子一路風餐露宿,吃不好住不好已是常態。而到了外地,面對幾百箱蜂箱,夫妻倆也只能自己卸車。“前些年交通不便,運蜂車一般都是晚上到達蜂場,所以從淩晨卸到上午是常事。”宋偉感慨之余告訴筆者,近年來隨著養蜂規模越來越大,沿途不少養蜂人都會相互照應,總算不像以前單打獨鬥時那麼困難。

目前宋偉家蜜蜂已達400多箱,1000餘群蜜蜂,能把這項祖傳事業幹好,他倍感欣慰,目前的他已經開始拓展電子商務,將客戶群體擴大到了全國。

說起今後的打算,宋偉說,他打算明年再多養幾十箱蜂,讓更多的人吃上他們的蜂蜜。“我和妻子一直都覺得養蜂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養蜂技術越來越好,還發現了蜜蜂更多的生活習性和蜜蜂渾身是寶的秘密,希望今後能幫助更多的人依靠養蜂發家致富,一起在追花逐蜜的生活中釀造出甜蜜的事業!”

相關熱詞搜索:

下一篇:最後一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