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呼籲」請您多走幾步路,給環衛人減減負:“果皮箱”≠“垃圾桶”

請您多走幾步路, 給環衛人減減負

“果皮箱”≠“垃圾桶”

為了城市的整潔、文明, 我們在城市的主次幹道兩旁都配置了果皮箱, 目的是方便市民丟棄果皮、紙屑、飲料瓶、廢電池等零散廢棄物。 但在生活中, 人們沒有區分它們之間的作用不同, 不管什麼垃圾都往裡倒, 這些都給環衛工人在清掏和擦洗果皮箱時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也容易造成果皮箱的腐蝕損壞。

被當作垃圾桶的果皮箱

被損壞的果皮箱

“這裡距離最近的垃圾桶只有不到2分鐘的路程, 有的只是一個進大門口+拐角轉彎的距離, 就是不願多走路”, 負責清掏果皮箱的王師傅無奈的說道, 由於圖方便, 附近的商戶、居民給果皮箱強加了“垃圾桶”的功能, 將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隨手塞進去, 塞滿了就往旁邊一扔。 經調查, 部分商戶明白應該將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垃圾桶內, 只是店內無人看管, 不想麻煩鎖門, 索性就隨便扔了, 反正有人打掃;也有一些開車上班的市民, 不願繞道, 直接把生活垃圾投放到了果皮箱內。

“果皮箱不也是垃圾桶嗎?”人們往往認為果皮箱與垃圾桶沒有什麼太大不同, 無非是叫法不同而已, 這種誤解給環衛工作帶了不少麻煩。 其實果皮箱是有別於垃圾桶的, 果皮箱主要設置在城區主次幹道、公園、遊園、綠地、廣場、旅遊景區等公共場所, 目的是方便行人丟棄果皮、紙屑、飲料瓶等零散廢棄物, 比垃圾桶的容量小得多。 設置在社區、居民樓院、單位庭院的塑膠垃圾桶用途就不同了,

它主要是用來收集人們日常家庭生活和單位工作中產生的廢棄物, 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生活垃圾。 由於部分市民對果皮箱和垃圾桶的用途沒有區分清楚, 甚至有些市民雖然知道它們的用途, 但就是不願多走幾步路, 把生活垃圾投放在單位或社區設置的垃圾桶內, 導致果皮箱被當做垃圾桶使用。

把生活垃圾投放到果皮箱“頭頂”或外面, 很容易對周邊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尤其是一些帶油污的、腐蝕性的生活垃圾不僅特別難清洗, 還會損壞果皮箱。 對此, 市政環衛專門安排保潔人員, 按照“隨有隨清、乾淨徹底”的原則, 進行即時清運、擦洗。 據清運果皮箱垃圾的環衛工人介紹:由於清掏果皮箱無法像清運垃圾桶那樣機械化作業,

我們只能逐一的清掏、收集, 清理起來難度更大。 ”

希望廣大市民朋友分清果皮箱跟垃圾桶的區別, 多走幾步路, 將生活垃圾投放到社區或單位的垃圾桶內, 給環衛工人“減負擔”, 給環衛工作“減不便”。

來源 / 微環衛

監製:楊志斌

審核:王仙鵬

編輯:胡馨勻

編輯:胡馨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