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便民!東莞未來三年要建6所區域醫療中心,醫生待遇會更好!

東莞將新建、遷建、改建、擴建一批醫院, 建設一批三級標準專科醫院, 整合建設6所區域醫療中心, 屆時, 市民看病將更方便, 有更多選擇。

昨日, 《東莞市衛生與健康“十三五”規劃》(下簡稱規劃)新鮮出爐, 該規劃明確, 東莞將科學合理確定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數量、規模及佈局, 將根據醫療行業的職業特點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薪酬制度, 保障貧困人口享有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 努力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根據該規劃, 到2020年, 東莞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總體實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 努力讓群眾享有更高水準的醫療服務。

關鍵字新建、擴建一批醫院

規劃指出, “十三五”期間, 東莞原則上不增設由政府舉辦的綜合醫院, 但鼓勵引導社會資本舉辦專科醫院、高端綜合醫院、醫養護結合機構。 規劃每千常住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數4.8張, 公立醫院約占70%, 社會辦醫院約占30%。

根據規劃, 東莞將建設市人民醫院分院(市傳染病院)、市人民醫院腫瘤中心、市兒童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婦產中心、市中心血站、市國醫館、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東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遷建謝崗醫院、長安醫院、黃江醫院、清溪醫院、虎門中醫院。

改建市第六人民醫院、寮步醫院門診綜合樓。 擴建樟木頭醫院、道滘醫院住院大樓。

1整合建設6所區域醫療中心

在醫療資源優化上, 東莞還將在全市整合建設6所區域醫療中心。 除正北和西南的市第三人民醫院和市第五人民醫院外, 擬選取東北片區、東南片區、西北片區各建一家醫院, 採用市鎮共建的模式建設區域醫療中心, 納入市屬醫院序列統一管理, 從而提高區域內重點專科、大型設備、優勢人才等優質資源的利用效率。

部分鎮街醫院則可根據自身實際, 通過校地共建、院院共建等多種途徑建設專科醫院或在綜合醫院的基礎上發展特色專科。 “十三五”時期規劃各有1所達到三級標準的兒童、婦產、精神、傳染病、心血管、康復、口腔、眼科等專科醫院。

到2020年, 爭取有1-2所醫院進入國內一流行列, 有3-5所綜合能力強、科研水準高、專科特色明顯、在省內外享有盛譽的醫院。

2選取6個單位試點醫養結合

當前, 進入老齡化社會, 如何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規劃提出, 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在4張以下的鎮街或公立醫院床位使用率在80%以下的鎮(街道)醫院, 適度增加設置護理、康復和養老病床。 同時, 根據區域分佈和服務人口情況選取6個單位開展醫養結合試點。

3全市社區衛生中心建“中醫館”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一年, 婦女兒童健康服務和疾病防治需求越來越多。 規劃提出, 要大力加強婦幼健康服務機構、綜合醫院婦產科和兒科建設,

鼓勵發展婦產、兒童專科醫院, 提高婦產科、兒科臨床專科能力, 推動區域婦產、兒童醫療中心建設, 到2020年, 每千常住人口產科床位和每千兒童兒科床位數分別達到0.49張和2.2張。

同時, 結合東莞實際, 提高中醫服務能力。 到2020年, 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醫類醫院床位數達到0.55張, 每千常住人口中醫執業類(助理)醫師數達到0.4人。 建設3-5個國家級中醫名科, 大力培育和引進國內知名中醫藥學科帶頭人。 加強中醫醫療機構規劃設置, 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中醫館”。 支持中醫醫療機構院內中藥製劑市內流通。

關鍵詞人才待遇,提高兒科、全科緊缺醫療人才薪酬

近年來,東莞醫療人才流失嚴重,個別醫院的高級人才流失率甚至達到50%,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此次公佈的規劃對醫療領域的高層次人才或許是個福音。

規劃明確,東莞將健全醫學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培養激勵體系,完善醫療衛生人才保障政策,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按照績效工資總量的5%統籌用於高層次衛生人才培養、獎勵和引進,並逐年增加,逐步達到績效工資總量的10%左右。

東莞還將健全醫學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和東莞名醫培養機制,每年選派50名學科帶頭人、中青年骨幹赴港澳以及國內高水準醫療機構進修培訓。到2020年,培養和引進5名醫學領軍人才、50名傑出青年醫學人才、100名青年醫學後備人才和200名東莞名醫。

提高醫療衛生人員待遇。根據醫療行業的職業特點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薪酬制度,公立醫院人員經費支出占業務支出比例達到40%以上,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還將提高兒科、婦產科、精神科、全科等緊缺醫療人才薪酬待遇。

關鍵字公共衛生服務,力爭每個家庭擁有一名簽約醫生

規劃提出,要以家庭醫生式服務為載體整合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到2020年,每萬常住人口配備全科醫生3人,力爭實現讓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簽約醫生,每個居民有一份電子化的健康檔案。

同時,進一步健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發展社區健康養老服務,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日常護理、慢性病管理、康復、健康教育和諮詢、中醫養生保健等服務的能力。

此外,到2020年,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覆蓋率達到90%以上。

1加強慢性病和重大疾病防治

實施慢性病監測及綜合干預,開展癌症早診早治。設立心腦血管病控制、重大惡性腫瘤早期發現、糖尿病控制等專項。開展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

開展愛滋病、結核病防控,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監測,實施手足口病、狂犬病、登革熱等傳染病的監測及早期干預,做好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

2把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

開展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脫貧,對貧困人口實行醫療保險政策傾斜,降低貧困人口大病費用實際支出,加大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使貧困人口大病醫治得到有效保障。

采寫:南都記者 肖佩佩

編輯:南都記者 唐建豐

關鍵詞人才待遇,提高兒科、全科緊缺醫療人才薪酬

近年來,東莞醫療人才流失嚴重,個別醫院的高級人才流失率甚至達到50%,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此次公佈的規劃對醫療領域的高層次人才或許是個福音。

規劃明確,東莞將健全醫學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培養激勵體系,完善醫療衛生人才保障政策,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按照績效工資總量的5%統籌用於高層次衛生人才培養、獎勵和引進,並逐年增加,逐步達到績效工資總量的10%左右。

東莞還將健全醫學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和東莞名醫培養機制,每年選派50名學科帶頭人、中青年骨幹赴港澳以及國內高水準醫療機構進修培訓。到2020年,培養和引進5名醫學領軍人才、50名傑出青年醫學人才、100名青年醫學後備人才和200名東莞名醫。

提高醫療衛生人員待遇。根據醫療行業的職業特點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薪酬制度,公立醫院人員經費支出占業務支出比例達到40%以上,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還將提高兒科、婦產科、精神科、全科等緊缺醫療人才薪酬待遇。

關鍵字公共衛生服務,力爭每個家庭擁有一名簽約醫生

規劃提出,要以家庭醫生式服務為載體整合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到2020年,每萬常住人口配備全科醫生3人,力爭實現讓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簽約醫生,每個居民有一份電子化的健康檔案。

同時,進一步健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發展社區健康養老服務,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日常護理、慢性病管理、康復、健康教育和諮詢、中醫養生保健等服務的能力。

此外,到2020年,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覆蓋率達到90%以上。

1加強慢性病和重大疾病防治

實施慢性病監測及綜合干預,開展癌症早診早治。設立心腦血管病控制、重大惡性腫瘤早期發現、糖尿病控制等專項。開展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

開展愛滋病、結核病防控,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監測,實施手足口病、狂犬病、登革熱等傳染病的監測及早期干預,做好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

2把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

開展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脫貧,對貧困人口實行醫療保險政策傾斜,降低貧困人口大病費用實際支出,加大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使貧困人口大病醫治得到有效保障。

采寫:南都記者 肖佩佩

編輯:南都記者 唐建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