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可燃冰到底是啥歷史性的突破!

昨天上午, 新華社發佈了一條簡短的快訊: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采成功。 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個字, 但這其中的分量不言而喻。

消息一出, 賀電隨之從祖國四面八方傳來。

面對這個歷史性的突破, 不僅廣大網友歡呼雀躍, 中共中央、國務院都發來了賀電!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的賀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之際, 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

表示熱烈的祝賀!

天然氣水合物是資源量豐富的高效清潔能源, 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經過近20年不懈努力, 我國取得了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自主創新, 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 落實新發展理念,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 在掌握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標誌性成就, 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關鍵一步,

後續任務依然艱巨繁重。 希望你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向地球深部進軍的重要指示精神, 依靠科技進步, 保護海洋生態, 促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進程, 為推進綠色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立新功!

中共中央

國務院

2017年5月18日

這件事兒為什麼受到如此重視呢?這還要從可燃冰自身說起。

啥是可燃冰?

可燃冰, 學名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 簡稱Gas Hydrate), 是分佈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 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

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分子。 從外形上看, 可燃冰就像是白色或淺灰色的冰雪晶體。 這時候如果有火源, 它就可以像固體酒精一樣被點燃, 所以被稱為“可燃冰”。

可燃冰有何開發價值?

可燃冰的能量密度非常高。 同等條件下,

可燃冰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數十倍。 事實上, 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以分解釋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 由於能量密度大, 如果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 一次加100升天然氣能跑300公里的話, 那麼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 這輛車就能跑5萬公里。

由於可燃冰是天然氣和水的化合物, 燃燒後僅會產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與煤、石油等傳統化石能源產生大量污染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是真正的綠色能源, 被譽為“21世紀最具商業開發前景的綠色清潔戰略能源”。

哪裡能找到可燃冰?

可燃冰的生成需要三大條件:氣源、低溫、高壓。 因此目前發現的可燃冰資源主要分佈在海底0-1500米深的大陸架以及北極等永久凍土地區。

可燃冰儲量巨大。 從世界範圍來看, 目前全球已探明可燃冰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 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

在我國可燃冰資源十分豐富, 主要分佈在南海、東海海域, 以及青藏高原、東北的凍土區。 據粗略估計, 僅南海北部陸坡的可燃冰資源就達到186億噸油當量, 相當於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油氣儲量的6倍, 達到我國陸上石油資源總量的50%。 通過勘查, 2016年, 在我國海域, 已圈定了6個可燃冰成礦遠景區, 在青南藏北已優選了9個有利區塊, 據預測, 我國可燃冰遠景資源量超過1000億噸油當量, 潛力巨大。 而此次試開採地點, 正是位於距離香港285公里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下200米的海床中。

請戳視頻

為何說此次試開採意義重大?

儘管可燃冰有巨大的能源優勢和巨大的儲量,但是它的開採卻極為困難。由於獨特的形成可燃冰要麼深埋於寒冷的多年凍土層之下,要麼藏身於深海地層當中,給開發利用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美、俄、日等國是可燃冰開發研究較早的幾個國家,如美、俄兩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可燃冰開發的研究。即便如此,在此之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領域取得成功。

早在2013年時,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日本就曾經嘗試開採可燃冰。當時雖然他們成功開採產氣,但6天之後,由於泥沙堵住了鑽井通道,他們的試采被迫停止。

而根據外媒的報導,就在今年5月4日,日本人則重新開始了第二次嘗試,並于當日再次成功產氣。但這次嘗試已經在5月15日早些時候被迫中斷,原因同樣是鑽井通道一直有泥沙灌入,不斷在干擾開採工作。最終他們在6天的時間裡從開採的可燃冰中提取了12萬方的天然氣。

(截圖來自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官方資訊)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介紹說,試開採成功的標準,第一是每日試采的取氣量要達到一萬方以上,第二是連續產氣一周。而我國此次試開採從5月10日正式出氣試點火成功,到目前為止,已經連續開採八天,日產超過一萬方以上,最高日產達到了3.5萬方,並且連續穩定出氣,所有的指標都超過了預定目標。試開採總量已經超過12萬方,可以說已經打破了日本的記錄。

所以我國是世界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開發成功的第一個國家,是絕對的領跑者!這樣的意義怎能說不重大?難怪連中央都發賀電呢!

圖文來源 | 瞭望智庫

圖文排版 | 王盈

責任編輯 | 王廣燁

請戳視頻

為何說此次試開採意義重大?

儘管可燃冰有巨大的能源優勢和巨大的儲量,但是它的開採卻極為困難。由於獨特的形成可燃冰要麼深埋於寒冷的多年凍土層之下,要麼藏身於深海地層當中,給開發利用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美、俄、日等國是可燃冰開發研究較早的幾個國家,如美、俄兩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可燃冰開發的研究。即便如此,在此之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領域取得成功。

早在2013年時,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日本就曾經嘗試開採可燃冰。當時雖然他們成功開採產氣,但6天之後,由於泥沙堵住了鑽井通道,他們的試采被迫停止。

而根據外媒的報導,就在今年5月4日,日本人則重新開始了第二次嘗試,並于當日再次成功產氣。但這次嘗試已經在5月15日早些時候被迫中斷,原因同樣是鑽井通道一直有泥沙灌入,不斷在干擾開採工作。最終他們在6天的時間裡從開採的可燃冰中提取了12萬方的天然氣。

(截圖來自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官方資訊)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介紹說,試開採成功的標準,第一是每日試采的取氣量要達到一萬方以上,第二是連續產氣一周。而我國此次試開採從5月10日正式出氣試點火成功,到目前為止,已經連續開採八天,日產超過一萬方以上,最高日產達到了3.5萬方,並且連續穩定出氣,所有的指標都超過了預定目標。試開採總量已經超過12萬方,可以說已經打破了日本的記錄。

所以我國是世界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開發成功的第一個國家,是絕對的領跑者!這樣的意義怎能說不重大?難怪連中央都發賀電呢!

圖文來源 | 瞭望智庫

圖文排版 | 王盈

責任編輯 | 王廣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