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種瓜分東(冬)西南北,你認識北瓜嗎?

看到個問答:為什麼有冬瓜、西瓜和南瓜, 唯獨沒有“北瓜”?有些啼笑皆非。 看來“北瓜”這品種已經漸漸被淘汰, 種植越來越少, 以至於很多人不知道北瓜的名號了。

阿兮生在60年代膠東農村, 兒時剛剛好父親負責管理村裡的菜園, 我每天就在菜園子裡跟著父親, 對這些瓜類非常清楚。 前幾年農村老家有個叔伯妯娌, 剛好種了棵北瓜, 送了個給我, 我拍了圖, 分享給大家看看吧。 但在分享北瓜前, 還是讓我先講講民間其它的“菜”瓜們, 加深印象, 才好區分。

一、南瓜

南瓜的食療作用, 已經被百姓所熟悉。 這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南瓜, 圓形的。 今天阿兮著重說一下老家的方瓜(長條南瓜)。

方瓜, 是膠東農村比較喜愛的一種。 墨綠色, 有腰身, 嫩的時候包餃子最鮮。 不過生產隊裡分菜, 是不捨得瓜類蔬菜這麼嫩就摘了的, 不管是方瓜、北瓜、冬瓜, 還是西葫蘆(玉瓜), 統統要老得種子都成熟飽滿了, 才肯摘了分。

長大了成熟了的方瓜, 就褪了墨綠色, 變了南瓜的紅, 彎彎的肚子和腰身帶著條紋, 肉也變了南瓜瓤一樣的黃, 皮變得硬實, 母親常常用它來熬南瓜飯, 甜甜的味兒, 可我不喜歡吃。 每次吃南瓜飯, 母親都望著我, 很歉疚的表情。

方瓜花, 很美吧?

在沒有反季節蔬菜的年代, 也只有這樣的老方瓜老冬瓜老北瓜的, 才可以存放到冬天啊。 但方瓜籽卻是我的最愛。 老方瓜裡的籽摳出來洗乾淨曬乾, 炒熟了, 哎呀, 現在都想念那個味道。

二、東(冬)瓜

冬瓜, 一長出來就一層毛茸茸的, 大了就像個圓溜溜的枕頭, 青綠的硬硬的皮, 泛著一層白白的粉, 裡面卻是淡綠色的白瓤, 種子小小的, 不像方瓜籽大個, 可以炒了吃。 (大家注意那層毛茸茸, 手嫩的小孩子, 會扎手的, 我吃過虧, 所以記憶猶新)

冬瓜燉蝦皮粉條,燉到最後冬瓜透明一樣的質感,我最喜歡。還記得每年的八月十五,母親會包冬瓜包子,也特別美味。

三、西瓜

西瓜無需說,最常吃的瓜果了。但它嚴格講不屬於菜瓜,應該歸類於水果。

在農村,可以做菜的“西”瓜,我們叫西葫蘆(又名玉瓜)。

這個比較常見,母親一般切片炒著吃,最後噴一點醋,脆生生的,很好吃。直到現在我也是愛的。西葫蘆的籽成熟了也是大大白白的,有些像南瓜籽,可以曬乾炒了吃,但口感沒南瓜籽好。

四、北瓜

北瓜粗看長得有點像冬瓜,細看又有許多區別。冬瓜顏色青綠,表面有毛茸茸的一層,北瓜皮卻沒這樣毛茸茸的一層,是光的,可這光又與方瓜的光不同。方瓜的花紋更漂亮,主要是有腰身,細細的腰,北瓜肚子鼓鼓的,比冬瓜還鼓一些,冬瓜一般沒有肚子如同大抱枕。

北瓜的葉子和花,跟方瓜比較像,卻沒有方瓜甜。我這個北瓜,是老家妯娌送的,因為我不喜歡吃北瓜,就一直放著,放了有一個多月,都放的有些黃了(本來顏色是發白一點的綠色的)。

兒時記憶中可以當菜吃的瓜中,唯獨北瓜淡出了百姓的視線,再過些年,不只是沒人認識,就是名字也怕是要淡忘了。

冬瓜燉蝦皮粉條,燉到最後冬瓜透明一樣的質感,我最喜歡。還記得每年的八月十五,母親會包冬瓜包子,也特別美味。

三、西瓜

西瓜無需說,最常吃的瓜果了。但它嚴格講不屬於菜瓜,應該歸類於水果。

在農村,可以做菜的“西”瓜,我們叫西葫蘆(又名玉瓜)。

這個比較常見,母親一般切片炒著吃,最後噴一點醋,脆生生的,很好吃。直到現在我也是愛的。西葫蘆的籽成熟了也是大大白白的,有些像南瓜籽,可以曬乾炒了吃,但口感沒南瓜籽好。

四、北瓜

北瓜粗看長得有點像冬瓜,細看又有許多區別。冬瓜顏色青綠,表面有毛茸茸的一層,北瓜皮卻沒這樣毛茸茸的一層,是光的,可這光又與方瓜的光不同。方瓜的花紋更漂亮,主要是有腰身,細細的腰,北瓜肚子鼓鼓的,比冬瓜還鼓一些,冬瓜一般沒有肚子如同大抱枕。

北瓜的葉子和花,跟方瓜比較像,卻沒有方瓜甜。我這個北瓜,是老家妯娌送的,因為我不喜歡吃北瓜,就一直放著,放了有一個多月,都放的有些黃了(本來顏色是發白一點的綠色的)。

兒時記憶中可以當菜吃的瓜中,唯獨北瓜淡出了百姓的視線,再過些年,不只是沒人認識,就是名字也怕是要淡忘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