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圳46家博物館中非國有30家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記者從市文物管理辦公室獲悉,目前深圳擁有各種類型的博物館46家,其中國有博物館16家,非國有博物館30家,非國有博物館所占比重達到65%。 這些博物館每年舉辦各類展覽100多個,接待觀眾400多萬人次,是深圳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

國有博物館發揮主導作用

據瞭解,深圳博物館類別有綜合類、歷史類、藝術類和行業類等,文物藏品達6萬多件。 其中國有博物館在收藏、展示和社會教育等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

深圳國有博物館多為綜合類和歷史類,其藏品總數占全市文物藏品總量的80%多,並全面展示了深圳歷史、民俗文化和改革開放史,是深圳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載體。

其中,深圳博物館1988年11月開館,現有文物藏品3萬餘件,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深圳博物館新館2008年12月開館,是全國首座以改革開放史為核心內容的博物館,常年展出《深圳改革開放史》等展覽。 《深圳改革開放史》展覽曾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殊榮。

在其他國有博物館中,深圳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古城博物館、深圳(寶安)勞務工博物館、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古城博物館、深圳古生物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在各區分別發揮了收藏、展示和宣教的重要作用。

非國有博物館建設起步較早

深圳非國有博物館是國有博物館的重要補充。

記者瞭解到,隨著民間收藏文物的發展,為使民間收藏文物轉而為社會服務,收藏家們逐步開始建立起了不少特色鮮明的博物館;一些具有相當文化熱情的企業單位,也紛紛利用自身的文化或品牌優勢,辦起了一個又一個博物館。

深圳是國內非國有博物館起步較早的城市之一。 早在1997年,深圳第一家非國有博物館——璽寶樓青瓷博物館已向公眾開放,2012年發展到14家,截止到目前全市登記註冊的非國有博物館共29家。

在這些非國有博物館中,既有以收藏書畫、陶瓷、文房四寶等為主的藝術類博物館,又有鋼琴、印刷等特色類、行業類博物館,還有村史博物館和企業發展史博物館。

可以看到,深圳非國有博物館館藏文物不乏精品,如深圳望野博物館收藏的彩陶文物,經廣東省文物鑒定站鑒定,一級文物有34件,一級文物數量僅次於深圳博物館。

非國有博物館每年可獲得門票補貼

市文物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深圳非國有博物館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 深圳市文體旅遊局會同市委宣傳部、財政委、規劃國土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民政局等多個部門專門制定了《深圳市民辦博物館扶持辦法》,辦法於2012年底實施。 該《辦法》對深圳非國有博物館的發展,提出了包括經費支援、提供寄展服務和業務幫扶多方面的扶持措施。

從《辦法》實施至今,符合條件的非國有博物館每年都能得到10-50萬元不等的門票補貼,至今已發放補貼1400多萬元。

此外,深圳市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等相繼出臺了對非國有博物館的扶持政策。 (記者 馬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