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桐梓木瓜:“代養模式”讓貧困戶吃下脫貧“定心丸”

在桐梓縣木瓜鎮英台村,不少貧困戶名下的牛沒有養在自家圈裡,而是養在別人圈裡……“春季攻勢”打響以來,木瓜鎮在英台村重點發展畜牧業,按精准扶貧戶每戶4頭牛的標準進行養殖,對因年老、疾病、殘疾等因素,難以依靠自身努力脫貧的貧困群體,採用代養模式,讓有能力養殖的非貧困戶代養。

據全興福告訴介紹:“我代養了2戶的牛,他們出防疫費和飼料錢,我負責水草和餵養,按每天每頭牛4元錢的代養費作為勞務幫他們養。 ”一年下來,代養戶一頭牛就可得到1500元的代養費,精准貧困戶也可以得到幾千塊的利潤,有效實現共同致富,同步小康的目標。

“不需要場地、勞力、技術,也不需要承擔養殖風險,年底還可以獲得賣牛的利潤。 這樣的話,再困難的家庭也能脫貧。 ”精准貧困戶塗雲進吃了“定心丸”。 目前140萬元的養牛扶貧專案已在英台村落戶啟動,84戶精准貧困戶已開始養起了致富牛。

“開局即是決戰、起步就得衝刺。 ”新年伊始,一場轟轟烈烈的戰役在春天的桐梓打響。 2月15日,桐梓縣委書記吳高波在木瓜鎮主持召開桐梓縣北部鄉鎮脫貧攻堅“春季攻勢”推進會,北部鄉鎮“春季攻勢”戰略在木瓜率先展開。 連月來,木瓜鎮黨員幹部走村入戶下苦功,以脫貧攻堅總抓手統領鎮域經濟社會發展,重點抓產業培育、示範引領、基礎設施、幫扶創業……脫貧攻堅全面推進,為再戰再捷開好頭、起好步。

抓產業轉型 促群眾增收

5月16日,木瓜鎮重慶誠冠公司的蔬菜基地裡一片繁忙景象。 鋤草、鬆土、起壟的工人忙個不停。 “去年我們種蓮花白市場不好,賣不出去,今年我們把土地流轉出去,重慶誠寇公司來種密本南瓜、羊角菜……公司請我們在基地做活,現在比自家種地划算多了。 ”陳鬥琴一邊打著除草劑一邊笑呵呵地說。

陳鬥琴是新壩村梅子組的精准貧困戶,去年種植蓮花白滯銷,今年2月,木瓜鎮全面發起脫貧攻堅“春季攻勢”,鎮黨委、政府以300元/畝、每年漲50元、漲到500元/畝的方式,將水壩村、新壩村一些老百姓土地流轉過來,再通過招商引進龍頭企業重慶誠冠公司,將蓮花白轉型種植綠色蔬菜密本南瓜、羊角菜等,打造水壩村、新壩村核心示範基地3000畝。

同時,帶動浸水村、中山村、西山村、四埡村等種植綠色蔬菜5000畝,其生產、銷售全部由公司市場運作,政府不參與公司的生產和銷售,不對企業的生產和銷售進行干預,徹底轉變原來的“政府 ”模式,也解決了老百姓自己種植的風險。

“我做蔬菜10來年了,都是直接對接全國各大超市、批發市場,把農產品向市場銷售,沒有中間商。 木瓜這裡氣候好,很適宜種南瓜、羊角菜,而且不誤季,可以有效把資源利用起來。 ”重慶誠冠公司負責人陳洪偉興奮地說。 自3月份開始南瓜種植以來,基地在當地請了群眾130人長期做工,目前已發工資約20萬元,真正實現了當地群眾就近務工。

看著基地裡長勢好的南瓜,陳洪偉臉上不時露出笑容。

抓精准幫扶 示範帶動貧困群眾

沿著硬化的通村公路一路前行,翻過兩座山,遠遠望去,幾十個大棚呈現在眼前,遠遠的還可以聽見打木屑機的唧唧聲。 這是木瓜鎮幸家村的精准貧困戶幸洪波和浙江一朋友謝土木合夥,在今年3月蓋起的大棚鐵餅香菇生產基地傳來的聲音。

“原來一個人就總是在外面漂著,自從鎮長魏明軍對我幫扶以來,幫助我拓思路,謀發展,帶著到外面學習考察,徹底改變了我以前懶散的惡習,在黨委、政府的幫扶下和朋友一起做鐵餅香菇生產,我相信以後還可以帶動其他群眾一起來做。 ”幸洪波自信地說。

幸洪波從小身體就有殘疾,2014年納入精准貧困戶,為幫助他脫貧有門路,2015年木瓜鎮政府在木瓜街上幫他裝修門面並免半年租金,讓他自己進貨銷售,目前店面裡一個月有3000元的收入。

幸洪波說:“現在已投入資金70多萬元,建成大棚24個,採用邊做設施邊生產的模式,大概9月份可實現第一批生產。 ”去年,在政府的幫助下,到外面學習考察,對技術、銷路、環境有了全面掌控。 今年,借助“春季攻勢”的勢頭,發展特色產業,決定在中山村打造10多畝,30多個棚的食用菌示範基地。 鐵餅香菇一個棒可生產1.6—2斤香菇,今年市場價格好,批發價達到6—7元/斤,等全部建成生產後,可以實現100多萬元的產值。 目前在基地務工的當地群眾有8人,每天按80元工資結算。

“現在我們把土地流轉給他們做香菇,自己還可以在這裡做工,在大棚下,不被太陽曬、雨淋,比種莊稼安逸多了!”家住中山村冬壩組的鄧澤容打趣地說道。

“自己建基地賺錢還不是主要目的,我想通過1-2年的時間,群眾在基地務工真正學到種植香菇的技術後,把基地延伸到每家每戶的院壩,發動群眾自己種植香菇,然後再給群眾進行保底簽約回購,輻射帶領周邊更多的群眾致富。”幸洪波有長遠打算。

據木瓜鎮副鎮長、產業脫貧攻堅指揮長陳德強介紹,幸洪波只是各村抓產業精准幫扶示範帶動群眾致富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該鎮在柿花、塘口、英台、浸水等貧困村重點對有思想、有文化的精准貧困戶,實行智力精准幫扶,如培育了柿花村柿花組周明炎發展山羊養殖等產業大戶8戶。據不完全統計,通過精准貧困戶的帶動引領,示範帶動5個貧困村有100余精准貧困戶通過種植、養殖增加收入,在2016年底實現了脫貧。今年力爭再實現200精准貧困戶在建檔立卡貧困養殖、種植大戶的帶動下成功實現脫貧。

抓實脫貧項目 實現共同致富

“以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為路徑,今年以來,木瓜鎮苦練內功,抓龍頭、抓謀劃、抓利益連結機制、抓組織專班。走轉型、抓規劃、建機制,幹部動真情,群眾有幹勁,全鎮上下一條心。一樁樁幫扶故事,一個個發展‘金點子’,一件件實打實的扶貧舉措,在一陣高過一陣的‘春季攻勢’中,群眾有了穩穩的信心和滿滿的幸福。”木瓜鎮鎮長魏明軍說。

據悉,在“春季攻勢”發起後,木瓜鎮緊緊圍繞“五個5”抓產業佈局。利用白馬山風力發電場建設的道路對中山村萬畝方竹林中的5000畝低產林進行改造,提高方竹筍的產量和品質;在浸水村、柿花村種植核桃3300畝,水銀村種植1000畝桃子,幸家村、塘口村種植李子700畝;在幸家村、西山村、塘口村種植花椒5000畝,到2020年,預計可產花椒90萬斤,最低產值可達600萬元以上;在水銀村、柿花村、幸家村、浸水村圍繞鄉村旅遊發展,打造鄉村旅館500家,做大做強鄉村旅遊。同時,在浸水村、水壩村、柿花村、英台村等建設鰍養殖基地、香豬養殖基地、蚯蚓養殖基地、綠殼蛋雞基地,全部有效生產後可實現年產值800多萬,項目覆蓋了全鎮貧困戶935戶3272人,可有效帶動當地百姓生產、就業發展。

今年2月以來,該鎮已從鎮幹部中選派了9名駐村工作組長駐各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全鎮幫扶幹部走村入戶。

木瓜鎮黨委書記成克表示,下一步,將以脫貧攻堅總抓手統領鎮域經濟社會發展,著力“專案建設、生態建設、旅遊升級、美麗鄉村、產業調整”五大攻堅戰,力爭用3-5年時間,把木瓜鎮打造成“貴州生態旅遊名鎮”。(戴鴻芳 王永紅)

“自己建基地賺錢還不是主要目的,我想通過1-2年的時間,群眾在基地務工真正學到種植香菇的技術後,把基地延伸到每家每戶的院壩,發動群眾自己種植香菇,然後再給群眾進行保底簽約回購,輻射帶領周邊更多的群眾致富。”幸洪波有長遠打算。

據木瓜鎮副鎮長、產業脫貧攻堅指揮長陳德強介紹,幸洪波只是各村抓產業精准幫扶示範帶動群眾致富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該鎮在柿花、塘口、英台、浸水等貧困村重點對有思想、有文化的精准貧困戶,實行智力精准幫扶,如培育了柿花村柿花組周明炎發展山羊養殖等產業大戶8戶。據不完全統計,通過精准貧困戶的帶動引領,示範帶動5個貧困村有100余精准貧困戶通過種植、養殖增加收入,在2016年底實現了脫貧。今年力爭再實現200精准貧困戶在建檔立卡貧困養殖、種植大戶的帶動下成功實現脫貧。

抓實脫貧項目 實現共同致富

“以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為路徑,今年以來,木瓜鎮苦練內功,抓龍頭、抓謀劃、抓利益連結機制、抓組織專班。走轉型、抓規劃、建機制,幹部動真情,群眾有幹勁,全鎮上下一條心。一樁樁幫扶故事,一個個發展‘金點子’,一件件實打實的扶貧舉措,在一陣高過一陣的‘春季攻勢’中,群眾有了穩穩的信心和滿滿的幸福。”木瓜鎮鎮長魏明軍說。

據悉,在“春季攻勢”發起後,木瓜鎮緊緊圍繞“五個5”抓產業佈局。利用白馬山風力發電場建設的道路對中山村萬畝方竹林中的5000畝低產林進行改造,提高方竹筍的產量和品質;在浸水村、柿花村種植核桃3300畝,水銀村種植1000畝桃子,幸家村、塘口村種植李子700畝;在幸家村、西山村、塘口村種植花椒5000畝,到2020年,預計可產花椒90萬斤,最低產值可達600萬元以上;在水銀村、柿花村、幸家村、浸水村圍繞鄉村旅遊發展,打造鄉村旅館500家,做大做強鄉村旅遊。同時,在浸水村、水壩村、柿花村、英台村等建設鰍養殖基地、香豬養殖基地、蚯蚓養殖基地、綠殼蛋雞基地,全部有效生產後可實現年產值800多萬,項目覆蓋了全鎮貧困戶935戶3272人,可有效帶動當地百姓生產、就業發展。

今年2月以來,該鎮已從鎮幹部中選派了9名駐村工作組長駐各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全鎮幫扶幹部走村入戶。

木瓜鎮黨委書記成克表示,下一步,將以脫貧攻堅總抓手統領鎮域經濟社會發展,著力“專案建設、生態建設、旅遊升級、美麗鄉村、產業調整”五大攻堅戰,力爭用3-5年時間,把木瓜鎮打造成“貴州生態旅遊名鎮”。(戴鴻芳 王永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