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智慧駕駛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無人駕駛研究開始於2000年的北美, 是斯坦福大學等名校參加的名為“DARPA”無人車挑戰賽。 這些學校團隊設計的無人車在封閉的路上跑完了全程。

有意思的是DARPA裡面還發生了一些比較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說麻省理工學院和康奈爾大學兩個學校的無人車發生了碰撞, 這應該是無人駕駛界的第一次事故。

從2013年開始, 很多廠商都開始跟進無人駕駛。 比如說, 特斯拉開始做Autopilot... ...

無人駕駛技術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的變化。 一開始以雷射雷達為主流;後來攝像頭開始被受車企和初創企業的青睞;此後又出現了Radar等新的感測器。 這些年隨著電腦計算能力的提升和新演算法的出現, 無人駕駛技術更加發展迅速。

但是, 智慧汽車對世界的感知也會遇到一些困難。

雖說道路上絕大多數的障礙是汽車、行人、自行車、摩托車、助力車等, 但也會出現比較低頻的障礙。 比如說道路上爆胎留下的爆胎, 比如路面上的一些垃圾、磚塊……這些障礙物可能需要開幾百公里甚至幾千公里才能碰到, 但是當有足夠的資料量以後, 這些長尾問題也會成為比較重要的物體識別問題。

此外, 惡劣天氣、自然環境等等也會影響智慧汽車的感知。

所以在智慧駕駛中, 資料量是關鍵。 一個是因為更多的資料量, 學習出來的模型會更好;另外一個是大的資料量, 也能收集到更多的低頻事件資料。

應用現狀

智慧駕駛在一些高端的汽車上已經有了一些具體的應用, 比如說有一些車上面已經有相關的ADAS應用進去,

可以進行輔助駕駛, 比如制動和轉向、防碰撞預警等。 但是, 真正的讓人手離開方向盤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肯定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相對來說, 在一些交通狀況不複雜的地方, 智慧駕駛還是可以率先應用起來的。 比如一些工業區、旅遊區等。

未來利用自動駕駛汽車進行貨物的運輸, 甚至是通過自動駕駛汽車進行共用出行都不再是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