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武警森林部隊官兵全力撲救內蒙古陳巴爾虎旗那吉林場森林火災

人民網呼和浩特5月19日電 5月17日11時50分發生在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那吉林場的森林火災,截至19日5時30分,火場北線、西南線火勢基本得到控制,東北線、東線、東南線有長約8公里火線,其中東南線距離開設的防火隔離帶約3公里,為中強度地表火拼伴有樹冠火,西北風4—5級,氣溫8—10℃。

火場現有兵力3500人,其中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共有2200余名官兵奮戰在火場一線,該總隊共撲打火線49公里,撲打火頭7個,清理煙點450余個,清理站杆倒木410餘處。

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第一時間緊急調動900人趕赴救援。經過官兵一天一夜的連續奮戰,截至18日13時30分,火場南線北線大部地區明火已經撲滅,但火場東南線因地勢複雜,在局部大風的影響下火勢加大,經直升機觀測發現了4個新火頭。鑒於極端天氣可能導致的突發情況,火場前指又緊急集結周邊通遼、興安盟、錫林郭勒盟3個支隊600餘名兵力緊急支援。

由於火場位於林草結合部,地形複雜,植被豐富,火場上風力達到6級,火場最高溫度高達34度,火災撲救難度非常大。官兵們到達火場後根據火場形勢靈活採取一點突破分兵合圍、或者多點突破一線推進的術對火魔進行集中殲滅。與此同時官兵們還根據火場形勢靈活採取以水滅火、風力滅火、化學滅火、以火攻火的方式進行有效滅火。

5月18日晚8時在火場南線,由於火場氣溫高,火線上的明火在風力助威下,形成一道高達3米長達200米的火牆,快速向前蔓延,形勢十分危急,在此參戰的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大興安嶺支隊一大隊官兵毫不畏懼,採取以火攻火的方式滅火,官兵們在距離火線50米遠的地方,用點火器把林內的可燃物點燃後,再用風力滅火機逆風把所點的明火向火線方向趕,最終當官兵們所點的明火與火線上的明火相互匯合後,所有明火瞬間熄滅。官兵們利用這種方法提高了部隊滅火效率。

在火場北線,參戰的呼倫貝爾森林支隊官兵們在由於官兵們連續作戰十多個小時,體力消耗非常大,並且在烈焰炙烤下官兵們出汗多,體內水分流失多,所以官兵們的臉上沾滿灰塵,非常疲憊,嘴唇裂開一道道血口子,嗓子幹得說不出話來,但官兵依舊頑強的與火魔展開鬥爭,豪不退縮。

5月19日早晨,武警森林指揮部又調派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武警黑龍江森林總隊、武警吉林森林總隊2000余名官兵奔赴火場。

(張棖、紀松濤、毛亞團、高飛翔、龐興航、溫柏志、杜俊奇、李凱倫、李建龍)

圖片由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呼倫貝爾支隊提供

火場現有兵力3500人,其中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共有2200余名官兵奮戰在火場一線,該總隊共撲打火線49公里,撲打火頭7個,清理煙點450余個,清理站杆倒木410餘處。

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第一時間緊急調動900人趕赴救援。經過官兵一天一夜的連續奮戰,截至18日13時30分,火場南線北線大部地區明火已經撲滅,但火場東南線因地勢複雜,在局部大風的影響下火勢加大,經直升機觀測發現了4個新火頭。鑒於極端天氣可能導致的突發情況,火場前指又緊急集結周邊通遼、興安盟、錫林郭勒盟3個支隊600餘名兵力緊急支援。

由於火場位於林草結合部,地形複雜,植被豐富,火場上風力達到6級,火場最高溫度高達34度,火災撲救難度非常大。官兵們到達火場後根據火場形勢靈活採取一點突破分兵合圍、或者多點突破一線推進的術對火魔進行集中殲滅。與此同時官兵們還根據火場形勢靈活採取以水滅火、風力滅火、化學滅火、以火攻火的方式進行有效滅火。

5月18日晚8時在火場南線,由於火場氣溫高,火線上的明火在風力助威下,形成一道高達3米長達200米的火牆,快速向前蔓延,形勢十分危急,在此參戰的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大興安嶺支隊一大隊官兵毫不畏懼,採取以火攻火的方式滅火,官兵們在距離火線50米遠的地方,用點火器把林內的可燃物點燃後,再用風力滅火機逆風把所點的明火向火線方向趕,最終當官兵們所點的明火與火線上的明火相互匯合後,所有明火瞬間熄滅。官兵們利用這種方法提高了部隊滅火效率。

在火場北線,參戰的呼倫貝爾森林支隊官兵們在由於官兵們連續作戰十多個小時,體力消耗非常大,並且在烈焰炙烤下官兵們出汗多,體內水分流失多,所以官兵們的臉上沾滿灰塵,非常疲憊,嘴唇裂開一道道血口子,嗓子幹得說不出話來,但官兵依舊頑強的與火魔展開鬥爭,豪不退縮。

5月19日早晨,武警森林指揮部又調派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武警黑龍江森林總隊、武警吉林森林總隊2000余名官兵奔赴火場。

(張棖、紀松濤、毛亞團、高飛翔、龐興航、溫柏志、杜俊奇、李凱倫、李建龍)

圖片由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呼倫貝爾支隊提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