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長篇小說《牌坊上的白綾》第十九集

(長篇小說)

牌坊上的白綾

郝雪廷 著

(十九)

原來, 就在那天她發現大嫂熬喝中藥的事, 心裡懷疑她是在打胎, 老爺與家福走後, 她每天都在陪伴著大嫂。

可是左觀察右觀察一直沒有動靜, 而看著劉姨太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差。 無論桂珍如何安慰她, 她還是什麼也不說。 而劉姨太呢?原來心想吃了這打胎藥, 打掉胎氣也就沒有什麼事了, 誰想王家福走了, 她吃了藥之後只是肚子裡咕嚕咕嚕地響了一陣, 不見什麼效, 根本不見經血, 這下算是害苦了她。 這可怎麼辦呀?她成天淚流滿面, 苦不作聲。

桂珍好言相勸, 也無濟於事, 就這樣, 苦苦地等待了幾個月呀, 可真是度日如年呀, 只見她心情鬱悶, 人似黃花, 肯定是有難以解決的事折磨著呀, 桂珍怎麼開導著說, 無論是什麼大事, 哪怕是天埸下來, 也會為她頂著, 劉姨太只是緊閉尊口, 捨不得張言。

可是那是十月懷胎呀,

孩子在肚子裡是要長大了的, 桂珍是過來人, 你再偽裝也無法阻攔了。 直到前幾天, 她在無法之下才吐了實情, 不出半個月孩子就要生產了, 她請求桂珍幫助她讓她把孩子生下來。

儘管早在預料之中, 但還是使李祿壽感覺束手無策。 這可怎麼辦?劉姨太已經是蓋了貞節牌坊的人, 出了這樣的事, 如何象李氏族人交待?又如何對得起李家的列祖列宗?

桂珍說:“老爺, 大嫂說了, 現在她已經做下了這見不得人的事, 你要容她, 就讓她把孩子生下來, 如果不容, 她也毫無怨言, 只盼讓她死在孩子出生之前, 以保全李家的名譽。 ”

“……”

“你倒是說話呀。 ”

“現在李家正在發展, 北京的當鋪也剛剛起步, 而太原新建染坊一項就投進百萬元呀,

又辛辛苦苦建起了毛毯廠, 還與省府軍政界都掛上了鉤, 這可不是個容易的事呀, 李家的事業還在起步中。 出了這樣的大事, 我真不知……”

“老爺, 這幾天我也想過了, 孩子還是讓她生吧。 ”

“那怎麼行?”

“事情是死的, 可人是活的。 ”

“哦?不知夫人有何高見?”

桂珍便把她的周密安排全部端了出來。

“孩子要生, 但事情不能露。 我想了一個辦法:明天你要召集族人商討, 就說大哥去世多年, 本想給大哥過繼, 以續香火, 但大嫂主張想抱養一子, 希望大家贊成, 這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

“抱養, 可這不明不白, 怎麼行呢?”

“你放心, 這個我已經有辦法了。 離鎮上十幾裡的趙家圪塔現在有幾戶從林縣逃荒上來的人家, 前幾天生下一子, 由於家境困難, 情願將孩子送于他人,

咱們光明正大地把這孩子抱養回來。 ”

“那大嫂生下的孩子怎麼辦?”

“讓家福去遼州找一個接生婆來, 這事不能讓別人辦, 只有他去。 用轎子將接生婆抬回來, 為了不露風聲, 中途要換三回轎夫, 也就使前面的轎夫不知是抬到哪裡去, 後面的轎夫又不知是從哪裡抬來的。 而這接生婆子抬送來抬著去, 不能讓她知道給誰接生。 如果大嫂生下男娃, 就讓接生婆將抱回來的林縣侉孩抱去賣掉。 如果生下是女孩, 就來個‘狸貓換太子’, 養了林縣侉孩, 把女娃讓接生婆帶走。 這樣, 神不知鬼不覺, 大嫂養這孩子不就名正言順了嗎?”

“好。 ”李祿壽非常讚賞夫人的計謀。

這一宿, 李祿壽夫婦沒能入睡。 而更不能入睡的則是王家福與果兒。

王家福見到的果兒, 肚子挺的老大, 而卻早已面黃肌瘦, 不成個人樣了。 果兒一見到家福, 她想罵他, 想打他, 狠不得將他活剝了……

家福這才知道原來服下的這是一制假藥。 現在已經到了臨產期, 一切雜話都沒有用了, 王家福說, “果兒是我害了你, 現在事已至此, 一切已經沒有了退路, 明天我去對老爺說, 讓你把這個孩子生下來, 如果他不同意, 要死咱們一塊兒死。 ”

這一夜似乎特別長, 等呀等呀, 老是等不到天明, 王家福什麼也沒有想, 他的腦子已經成了一片空白,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 還有什麼辦法?他就等老爺一句話了。

第二天一大早, 王家福迫不及待地來到李祿壽的屋裡, 一進門便跪在地上。

李祿壽說, “家福, 這是怎麼回事?”

王家福低聲地說:“老爺, 家福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惡,我不是人,可是現在一碗水已經潑在地上,不能挽回了,老爺如果處置家福,家福都沒有半句怨言,只是請求老爺能給劉姨太以寬厚,她是無辜的,一切罪過都在家福身上……”

李祿壽卻很平靜,“家福,快起來吧。”

王家福跪著把頭壓在地上,哪裡有臉起來?他根本不敢抬頭看看老爺的臉色,嘴裡不住地為劉姨太求情。李祿壽放下手中的水煙袋,過去將他拉起來。“那件事我也聽說了,雖然確實有些敗壞家風,但孤男寡女有些出格也不為怪。事以至此,這樣尋死覓活又有什麼用?還是想辦法度過去才對。”

王家福萬沒有想到老爺竟然如此輕鬆,並無半點憎恨之意。此時的家福還是臉色臘黃,呆若木雞,哪裡還有什麼辦法?張開嘴也說不出一句囫圇吞話來,許久他才說,“任憑老爺決斷,家福俯首聽命。”

李祿壽才把他與夫人商量的計策說出來。這下家福如釋重負,他點頭應允之後,急忙去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果兒,果兒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吃過早飯,李祿壽召集李氏族人在李家祠堂裡議事,李家來了百把號人。李祿壽把要給死去的哥哥李福堂抱養螟蛉之子,以繼香火的打算說出來,族人既然是一片讚揚聲。於是便派家人李德厚帶著陳媽去趙家圪塔去抱孩子,給了那個林縣夫婦五塊大洋,便將孩子抱了過來。

產期馬上要到了,王家福也走了百十裡路到遼州找了一個手藝很好的接生婆,說好給十塊大洋,轎接轎送。便將她抬了回來。

劉姨太臨產,王家福在自己的家裡又燒香又拜佛,禱告果兒生產順利,還好,雖然劉姨太這一段由於精神不寧身體太虛弱,但二老爺同意了她生出這個孩子,這使她有了一種精神支柱,順順利利產下一男嬰。於是,一切按照桂珍的安排,處理停當。

在桂珍的安排下,李家給這孩子舉行了頗為隆重的滿月慶典。不僅準備了豐盛的酒席,把鎮上的大小官員和李家族人都請了來,特別是還專門請了上党梆子名角趙清海的鳴鳳班、黎城落子名角“平大頭”的樂意班、武鄉秧歌的慶榮班,在鎮上搭起戲臺,秧歌、落子、南路三班大戲同時演出。方圓百十裡的人都來看戲,知道這是李家大院為了給抱養的孩子過滿月,居然如此隆重,都不無羡慕。更有許多人讚揚這李東家,這麼大家產不謀私利只留給自己的兒子,還要給死去多年的大哥也抱養一子,李家這萬貫家產將來要一分為二,李東家真是寬厚仁慈之人呀。這個滿月慶典不僅使劉姨太的孩子名正言順,還換來了人們對李祿壽的崇拜與敬重。

李家還根據當地風俗,為了孩子好存,讓王家福認了孩子做幹兒,在滿月的同時進行了拜親禮,並由家福給孩子取個小名叫“鎖兒”。按照風俗做乾爹要給孩子用紅頭繩編三枚銅錢,叫做“鎖兒線”,從滿月開始,一歲一把,等到十二周歲生日那天,十三把“鎖兒線”一齊掛在孩子的脖子上用新銅鎖鎖起來,給乾爹叩拜之後,由乾爹開了鎖並一起脫掉,這叫“圓鎖”。家福還特地買了一把大銀鎖,給孩子掛在脖子上。這都是民間風俗。

心靈的苦楚和身體的疼痛,終於在煎熬中掙扎過去,劉姨太雖然未能與家福成親,但生孩子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她的心情非常的好。一個寡婦在修下貞節牌坊之後,又懷胎生子,做下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李祿壽夫婦居然費盡心機,不僅給她包了圓場,讓她把孩子生下,還這樣隆重地為她慶典,劉姨太真是萬般感激,王家福也非常佩服李東家的寬厚。他當然更是死心塌地了。

從此以後,劉姨太除了照看鎖兒,還是象往常一樣,照看著家福和盼成。不僅給他父子縫縫補補,還給他們置辦衣物,逢年過節,還要想法子給盼成做些好衣裳。這一年,中山裝時新到了武鄉,她見桂珍給延春做了,她也給盼成做了一件中山裝,過年時,盼成穿出來好帥呀,孩子們都眼氣他,劉姨太這心裡頭也暗暗地高興。

家福雖然沒有了妻子,卻也過著有妻子一樣的生活。

歲月如梭,劉姨太和王家福的關係,就在這樣的畸形中發展著,不覺得幾年過去了。而在這幾年裡,李家的家業也在王家福的努力下更加壯大起來,王家福與李祿壽幾經奔波,南下北上,歷經千辛萬苦,也取得極大收穫,商業網點遍佈了長江以北……

明天請閱讀第二十集

家福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惡,我不是人,可是現在一碗水已經潑在地上,不能挽回了,老爺如果處置家福,家福都沒有半句怨言,只是請求老爺能給劉姨太以寬厚,她是無辜的,一切罪過都在家福身上……”

李祿壽卻很平靜,“家福,快起來吧。”

王家福跪著把頭壓在地上,哪裡有臉起來?他根本不敢抬頭看看老爺的臉色,嘴裡不住地為劉姨太求情。李祿壽放下手中的水煙袋,過去將他拉起來。“那件事我也聽說了,雖然確實有些敗壞家風,但孤男寡女有些出格也不為怪。事以至此,這樣尋死覓活又有什麼用?還是想辦法度過去才對。”

王家福萬沒有想到老爺竟然如此輕鬆,並無半點憎恨之意。此時的家福還是臉色臘黃,呆若木雞,哪裡還有什麼辦法?張開嘴也說不出一句囫圇吞話來,許久他才說,“任憑老爺決斷,家福俯首聽命。”

李祿壽才把他與夫人商量的計策說出來。這下家福如釋重負,他點頭應允之後,急忙去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果兒,果兒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吃過早飯,李祿壽召集李氏族人在李家祠堂裡議事,李家來了百把號人。李祿壽把要給死去的哥哥李福堂抱養螟蛉之子,以繼香火的打算說出來,族人既然是一片讚揚聲。於是便派家人李德厚帶著陳媽去趙家圪塔去抱孩子,給了那個林縣夫婦五塊大洋,便將孩子抱了過來。

產期馬上要到了,王家福也走了百十裡路到遼州找了一個手藝很好的接生婆,說好給十塊大洋,轎接轎送。便將她抬了回來。

劉姨太臨產,王家福在自己的家裡又燒香又拜佛,禱告果兒生產順利,還好,雖然劉姨太這一段由於精神不寧身體太虛弱,但二老爺同意了她生出這個孩子,這使她有了一種精神支柱,順順利利產下一男嬰。於是,一切按照桂珍的安排,處理停當。

在桂珍的安排下,李家給這孩子舉行了頗為隆重的滿月慶典。不僅準備了豐盛的酒席,把鎮上的大小官員和李家族人都請了來,特別是還專門請了上党梆子名角趙清海的鳴鳳班、黎城落子名角“平大頭”的樂意班、武鄉秧歌的慶榮班,在鎮上搭起戲臺,秧歌、落子、南路三班大戲同時演出。方圓百十裡的人都來看戲,知道這是李家大院為了給抱養的孩子過滿月,居然如此隆重,都不無羡慕。更有許多人讚揚這李東家,這麼大家產不謀私利只留給自己的兒子,還要給死去多年的大哥也抱養一子,李家這萬貫家產將來要一分為二,李東家真是寬厚仁慈之人呀。這個滿月慶典不僅使劉姨太的孩子名正言順,還換來了人們對李祿壽的崇拜與敬重。

李家還根據當地風俗,為了孩子好存,讓王家福認了孩子做幹兒,在滿月的同時進行了拜親禮,並由家福給孩子取個小名叫“鎖兒”。按照風俗做乾爹要給孩子用紅頭繩編三枚銅錢,叫做“鎖兒線”,從滿月開始,一歲一把,等到十二周歲生日那天,十三把“鎖兒線”一齊掛在孩子的脖子上用新銅鎖鎖起來,給乾爹叩拜之後,由乾爹開了鎖並一起脫掉,這叫“圓鎖”。家福還特地買了一把大銀鎖,給孩子掛在脖子上。這都是民間風俗。

心靈的苦楚和身體的疼痛,終於在煎熬中掙扎過去,劉姨太雖然未能與家福成親,但生孩子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她的心情非常的好。一個寡婦在修下貞節牌坊之後,又懷胎生子,做下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李祿壽夫婦居然費盡心機,不僅給她包了圓場,讓她把孩子生下,還這樣隆重地為她慶典,劉姨太真是萬般感激,王家福也非常佩服李東家的寬厚。他當然更是死心塌地了。

從此以後,劉姨太除了照看鎖兒,還是象往常一樣,照看著家福和盼成。不僅給他父子縫縫補補,還給他們置辦衣物,逢年過節,還要想法子給盼成做些好衣裳。這一年,中山裝時新到了武鄉,她見桂珍給延春做了,她也給盼成做了一件中山裝,過年時,盼成穿出來好帥呀,孩子們都眼氣他,劉姨太這心裡頭也暗暗地高興。

家福雖然沒有了妻子,卻也過著有妻子一樣的生活。

歲月如梭,劉姨太和王家福的關係,就在這樣的畸形中發展著,不覺得幾年過去了。而在這幾年裡,李家的家業也在王家福的努力下更加壯大起來,王家福與李祿壽幾經奔波,南下北上,歷經千辛萬苦,也取得極大收穫,商業網點遍佈了長江以北……

明天請閱讀第二十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