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建蘭路街道的“最美風景”:家風家訓館榜樣感染人

小學生參觀“家風家訓館”

在七裡河區建蘭路北口的街面上, 有一個裝修風格古樸典雅的門臉, 這裡就是被建蘭路街道居民稱為“最美風景”的“家風家訓館”。

這個建築面積不到200平方米的“家風家訓館”從4月中旬開館以來, 就受到轄區居民的熱捧, 好評不斷。 不僅如此, 很多路過這裡的人也都忍不住停住腳步進去參觀, 並在留言簿上寫下自己的感受。

溫馨展館講述家風好故事

5月17日上午10時, 本報記者慕名來到這裡採訪, 建蘭路街道建蘭路社區黨總支書記陶平熱情地帶著我們參觀, 並當起了講解員。

建蘭路街道的“家風家訓館”分為內外兩個小展廳, 面積雖小, 佈置卻十分溫馨。 內外展廳的牆面被充分利用, 設置了“古代先賢”、“革命記憶”、“傑出人物典範”和“居民家風”4個板塊, 通過圖片、文字、電視短片, 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古代名士、老一輩革命家、近現代傑出人物和居民的家規家訓。

陶平為我們重點介紹了展板的第4部分——“我的家風家訓”。 這個板塊每月更新, 展示的都是建蘭路街道居民自己的家風家訓, 其中有“蘭州好人”、“道德模範”的“好家風、好家訓、好故事”。 記者在這裡看到了投身獻血事業16年、獻血總量達1.7萬毫升的“中國好人”“蘭州好人”歐陽蘭京、在邊疆從事紡織事業30年以上的楊慧蘭、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南明哲等人的獎狀、證書, 他們就生活在建蘭路街道, 很多居民都很熟悉這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 最有感染力, 也最具說服力。

陶平說, “家風家訓館”週一至週五上午9∶30—11∶10、下午1∶30—4∶30免費開放。 除了轄區居民, 還有蘭州市的一些中小學也組織學生來參觀。 展館正式開放一個月來, 參觀人數已近萬人。

崇德向善引領社會新風尚

談起打造“家風家訓館”的初衷, 陶平說:“好家風濃縮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我們打造這個家風家訓館, 就是為了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傳統美德。 良好家風不僅可以使人嚴修身、守規矩、不跌跤,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 也可以引領崇德向善、奮發向上的社會新風尚。 ”

記者在“家風家訓館”參觀時, 發現不時有周邊的居民和路過的行人進來參觀。 今年已經82歲的倪老爺子, 是附近王家堡社區的居民。 參觀之後, 老人頗為感動。 他跟記者說, 這個家風家訓館不僅精緻, 而且也非常有創意。 年輕人很有必要來這裡轉轉看看。 ”老人還說80、90後中也有很多優秀的父母,

他們的經驗和事蹟也值得展示。

“家風家訓館”有個留言冊, 裡面記錄著一些參觀者的感受。 翻開留言冊, 一條條留言質樸卻真誠, 有抒發自己的意見, 也有人指出這就是“創文”的一種方式。 友誼飯店的劉洪先在留言中這樣說:“建蘭街道家風家訓館是一種創新, 為蘭州市創建文明城市增添了光彩。 ”

還有一些外地遊客也在留言冊中寫下了參觀後的感受。 一位署名袁秋明的朋友在留言中寫道:“辦得很好, 有教育意義, 特別對孩子們是一面鏡子, 對家庭教育、培育良好家風作用很大, 希望長期辦下去。 ”就像倪老爺子說的那樣:“用榜樣感染每一個人, 這是家風家訓館的意義所在, 也是這個館最美的地方。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