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打架事件風波漸息,但視頻平臺的焦慮才剛剛開始

搜索、ut和企鵝的戰爭, 究竟是會使視頻網站走向規範還是陷於混亂呢?

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優酷騰訊視頻的員工打架事件終究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且不論真相和對錯, 緊緊這件事本身來說, 其實可以說已經令兩大巨頭顏面盡失, 這點無論雙方之後如何表現痛心疾首改變不了。

事件雖然已經平息, 但更深層的問題卻正在暴露。 此次恩怨糾葛的根源, 坊間傳聞在於《帝王業》版權的爭奪。 這說明了頭部影視資源對各大視頻網站的重要性, 已經開始上升到切關身家性命的程度, 在此不禁暢想, 要是愛奇藝員工在場的話, 估計場面會更為勁爆?

自從BAT在網路視頻領域再次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版權之爭愈演愈烈, 可視頻網站不僅依舊難逃虧損困境, 反而連續被天價版權拖累, 終究這是不是個賺錢買賣還很難說。 從這點來看, 愛奇藝、優酷和騰訊的戰爭,

究竟是會使視頻網站走向規範還是陷於混亂呢?

老大輪流坐莊, 不變的是沒人能穩坐頭把交椅

此次衝突中曾經流傳出孫懷忠已刪的朋友圈截圖, 內容不僅牽扯出卓偉爆料白百合, 是為了報復拿到《外科風雲》版權的騰訊, 更是直接嚴明優酷已經跌落出視頻第一陣營, 截圖是否屬實很難證實, 不過其中某些言論確實令很多人好奇, 在愛奇藝基本穩定視頻第一的基礎下, 騰訊和優酷現在孰優孰劣, 第二的寶座究竟屬於哪家。

根據艾瑞iUserTracker、mUserTracker最新的2016視頻行業全年資料顯示, 移動視頻行業格局相對穩定,

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優酷保持前三, 樂視視頻全年領銜第二陣營, 但第二陣營格局動盪, 仍在洗牌期內。 而且從圖中可以直觀地看出, 去年在移動端領域, 無論是月活設備數還是月使用時長, 騰訊視頻基本上全年領先優酷。

與此同時, 獵豹移動聯合36kr發佈的2016年度APP排行榜上, 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領跑, 而優酷則排名第三。 移動大資料服務商QuestMobile也曾發佈了2016年度APP價值榜, 其中線上視頻賽道APP價值榜中, 騰訊視頻第一, 愛奇藝第二, 優酷則還是第三。 根據這些協力廠商資料分析可見, 起碼在去年騰訊視頻超越了優酷, 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二大視頻網站。

當然以上資料僅針對移動端進行分析,在PC端使用者中,根據艾瑞資料顯示,優酷土豆依然穩定在第二名的位置,只是在移動端使用者持續擴大、PC視頻使用者逐漸湧向移動平臺的市場現狀下,這部分優勢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而且從這些資料還可以發現,老牌視頻網站被B站、快手等新晉視頻品牌超越,優酷也作為其中之一,被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這樣的後起之秀衝擊,雖然不能確定這種趨勢是否會持續下去,可帶來的潛在壓力足夠令優酷焦慮。

不過作為老牌視頻網站,優酷在會員積累方面還是存在相應優勢,這畢竟關係到根本的盈利問題。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6月樂視視頻的付費會員數是2380萬,同一時間愛奇藝宣佈VIP會員數量突破2000萬,而騰訊視頻於11月宣佈會員數量超過2000萬,優酷則在年底宣佈付費會員數量已經超過3000萬。

只看騰訊和優酷的話,排除今年這幾個月的增長情況,兩者或將存在1000萬的數量差距,這也就意味著騰訊並沒有完全超越優酷,而且去年騰訊視頻在移動端資料的優勢,大部分是因為優酷引進或押注的影視劇缺少爆款,這並不意味著今年這種情況還會持續。總而言之,騰訊的位置不一定能坐得穩。

只不過,相比騰訊視頻不斷顯現的生長活力,優酷現在卻像一個步入緩慢增長期的中年人,對行業的把握和眼光遠不如昔,即使經過並購和賣身巨頭的兩次洗禮,也沒有如願獲得新生。而且從2015年被愛奇藝打破多年以來形成的霸主地位之後,優酷如今又面臨著騰訊視頻的強烈衝擊,那些年錯過的機遇正在持續地造成負面影響,一旦未來長久被後者壓制,可能對優酷來說將會是滅頂之災,不得不說優酷確實到了關鍵時刻。

版權爭奪下的狂熱和盲目,已成視頻行業禍患

在我國無論是新興的互聯網風口還是傳統的互聯網服務,到最後終究難免會演變為BAT的內在競爭,視頻平臺也是必然,可BAT在視頻領域開啟了直接的對抗之後,其所引導的市場真的朝正確的方向走了嗎?

眾所周知,全球並沒有一家視頻網站是通過純粹的內容提供而盈利,這是所有視頻平臺的共同問題,但是相比國外Netflix、hulu和Youtube能形成各自的差異化道路,我國各大視頻網站卻依舊在憑藉巨頭支撐進行無序爭搶,非但沒能找尋突破目前行業桎梏的途徑,反而繼續走向同質化,尤其是當某種風潮興起,盲目跟進、傾巢而出的狂熱,使得整個市場更加繚亂不堪。

從版權爭奪角度來講,獲取獨播權確實是吸引會員的最便捷途徑,可到最後我們看見,無非也是賭徒行徑,最關鍵的是頭部資源不會集中於一家平臺,巨額押注也不見得會成功,所以實質上通過版權混戰並沒有給視頻網站,創造出擺脫同質化的道路,資源依舊分散在各個平臺之間,更難形成用戶對某個平臺的忠誠度。而且爭搶致使版權費越來越高出天際,從而進入了越貴越買、越買越貴的怪圈,長此以往,即使背靠財大氣粗的東家,也難免會有能承受的極限,屆時又能依靠什麼來留住用戶呢?

如果說版權爭奪更多的是形勢所迫,那麼過度跟風所折射就是所有平臺非理性的焦慮,這種行為給視頻行業帶來的不僅是混戰,還擾亂了良性發展的過程,這點從網路自製劇和囤積經典IP就可以看出。當年《太子妃升職記》成為網路現象級產品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各大平臺掀起了自製劇的狂潮,而且其中自製劇又因為暗含了平臺形成獨特優勢的潛力,所以理論上講其實這是有可能突破同質化的途徑。

但是現在來看,網路劇行業僅過兩年的時間,就呈現出頭部資源稀缺、產能過剩的問題,這本應該是某一市場發展到成熟階段才會出現的傾向,可現在自製劇精品難出、渣劇氾濫,甚至有很多都開始走奇葩路線,這難道就是各大平臺的實力水準嗎?事實上並不是,網路自製劇剛起步即陷入飽和,只能說明背後的視頻公司大量湧入,來不及進行相關的調查和審核,所以饑不擇食、粗製濫造才導致如今的狀況。再者忽視對質的追求也引來了相關部門的限制,給原本潛藏市場價值的自製劇行業帶來了政策風險。

另外近幾年爭搶經典IP的競爭愈演愈烈,各大網站囤積的IP資源也越來越多,可是和網路自製劇相似,熱潮之下出現的諸多隱患,正在逐漸削弱IP的商業價值,也使得這一市場的情況變得前景茫然。從這兩點來看,影視行業的風吹草動總是引起平臺的爭相搶奪,這種情況已經形成更加自然的商業習慣,長此以往,反而削弱了平臺本身對創造性探索的關注與投入,換句話說,平臺越發跟進和湧入潮流,就相應地減少了對商業模式和運營方式的再次探索。

就像我國十幾年來視頻網站的發展模式基本沒有太多的改變,即使會員模式也是借鑒得國外,除了把內容資源挪到了線上,視頻網站所做的僅僅是搬運工的角色,而所謂的結合三大巨頭核心業務的嘗試,也一直沒能有一個有效的實踐。總而言之,盲目和狂熱更有可能是諸多亂象產生的原因。

版權爭奪一片混亂,靠網路自製劇是條出路嗎?

儘管目前視頻領域並沒有成熟的盈利方式,但各大平臺無論是奔襲於各種潮流的過度狂熱,還是身不由己地陷於高價版權承擔的重任,都印證了向收益靠攏的急切心理。不過除了收割會員價值,其他的多項嘗試或多或少地因為各自的局限,而沒有真正發展成為突破現有局面的有效途徑。

以搜狐視頻為例,當版權之爭逐漸成為三大巨頭才能玩得起的遊戲,搜狐進而選擇了繞開版權、投入自製劇的策略。雖然憑藉《無心法師》《法醫秦明》等口碑收視頗佳的作品,獲得了不少的關注度,但是從艾瑞的資料排名中可以看見,搜狐視頻已經被快手、B站這樣的新晉勢力,逼退至網路視頻的第三梯隊,這足以說明自製劇起碼到現在,還難以作為平臺的特色化支撐。

這背後固然也有搜狐本身影響力退化的原因,不過當前視頻內容市場越來越受粉絲經濟控制,像搜狐某些高品質的產品,遠沒有那些聚集明星偶像卻口碑極爛的劇播放量高,這種通病加劇了市場上精品難出、爛劇頻出的現狀,也致使很多視頻平臺面臨艱難困境。

除此之外,三大視頻平臺為了彌補巨額版權的虧損漏洞,也在不斷嘗試和自身優勢結合以實現更多的變現途徑,可是幾乎都以倉促收尾為結局。比如優酷曾經和阿裡合作,將視頻中出現的產品直接連結到淘寶、天貓等平臺,可最後非但沒有為平臺帶來盈利,反而造成了用戶體驗不佳,得不償失。再者優酷曾經借助的網紅經濟和直播熱度,現在卻隨著兩者的逐漸式微而喪失影響力,這些都說明視頻平臺和背後巨頭的合作與銜接,遠不是靠著理論上的可行就能帶來成功的。

不過說到底,單就破除版權爭搶的怪圈來講,網路自製劇因為實質上也是作為獨播劇的競爭對手存在,如果發展成熟且獲得普遍認可,是有可能削弱平臺對獨播劇的依賴,所以自製劇是可以作為版權混戰的一個突破口,但是它真的能成為視頻平臺的救命稻草嗎?

這點還有很大難度,主要是因為網路自製劇的市場培養期太長,而且現在又處於盲目無序的狀態,如果對其的要求上升到助力平臺完全走出同質化,又或者扛起吸引會員的壓力,這很難實現。再者針對市場培養來講,用戶長久習慣通過傳統途徑獲得影視內容,而自製劇只是次要選擇,這種習慣要想改變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磨合,也要借助外部勢力的強行宣傳和推廣。而現在來看,一部網路劇佔有的行銷資源實在太少,更多的是靠題材新穎或者突破尺度博取關注,這於自製劇來講也是不利的外部環境。

總而言之,資格審查、市場飽和和難以動搖的明星效應,都是限制自製劇進一步發展的因素,其本身現在呈現的問題也在拉低平均水準,網路自製短時間內確實難以發揮最大效應,説明視頻平臺實現質的轉變。

打人事件已經告一段落,競爭卻陷入持久的拉鋸戰,孰勝孰負還言之過早,可市場蜂擁之勢卻在削弱平臺本身的創造力和新風口的商業價值,這點同樣值得被關注,也許與其反反復複地糾結於版權押注,實則打磨平臺特色才是關鍵。

當然以上資料僅針對移動端進行分析,在PC端使用者中,根據艾瑞資料顯示,優酷土豆依然穩定在第二名的位置,只是在移動端使用者持續擴大、PC視頻使用者逐漸湧向移動平臺的市場現狀下,這部分優勢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而且從這些資料還可以發現,老牌視頻網站被B站、快手等新晉視頻品牌超越,優酷也作為其中之一,被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這樣的後起之秀衝擊,雖然不能確定這種趨勢是否會持續下去,可帶來的潛在壓力足夠令優酷焦慮。

不過作為老牌視頻網站,優酷在會員積累方面還是存在相應優勢,這畢竟關係到根本的盈利問題。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6月樂視視頻的付費會員數是2380萬,同一時間愛奇藝宣佈VIP會員數量突破2000萬,而騰訊視頻於11月宣佈會員數量超過2000萬,優酷則在年底宣佈付費會員數量已經超過3000萬。

只看騰訊和優酷的話,排除今年這幾個月的增長情況,兩者或將存在1000萬的數量差距,這也就意味著騰訊並沒有完全超越優酷,而且去年騰訊視頻在移動端資料的優勢,大部分是因為優酷引進或押注的影視劇缺少爆款,這並不意味著今年這種情況還會持續。總而言之,騰訊的位置不一定能坐得穩。

只不過,相比騰訊視頻不斷顯現的生長活力,優酷現在卻像一個步入緩慢增長期的中年人,對行業的把握和眼光遠不如昔,即使經過並購和賣身巨頭的兩次洗禮,也沒有如願獲得新生。而且從2015年被愛奇藝打破多年以來形成的霸主地位之後,優酷如今又面臨著騰訊視頻的強烈衝擊,那些年錯過的機遇正在持續地造成負面影響,一旦未來長久被後者壓制,可能對優酷來說將會是滅頂之災,不得不說優酷確實到了關鍵時刻。

版權爭奪下的狂熱和盲目,已成視頻行業禍患

在我國無論是新興的互聯網風口還是傳統的互聯網服務,到最後終究難免會演變為BAT的內在競爭,視頻平臺也是必然,可BAT在視頻領域開啟了直接的對抗之後,其所引導的市場真的朝正確的方向走了嗎?

眾所周知,全球並沒有一家視頻網站是通過純粹的內容提供而盈利,這是所有視頻平臺的共同問題,但是相比國外Netflix、hulu和Youtube能形成各自的差異化道路,我國各大視頻網站卻依舊在憑藉巨頭支撐進行無序爭搶,非但沒能找尋突破目前行業桎梏的途徑,反而繼續走向同質化,尤其是當某種風潮興起,盲目跟進、傾巢而出的狂熱,使得整個市場更加繚亂不堪。

從版權爭奪角度來講,獲取獨播權確實是吸引會員的最便捷途徑,可到最後我們看見,無非也是賭徒行徑,最關鍵的是頭部資源不會集中於一家平臺,巨額押注也不見得會成功,所以實質上通過版權混戰並沒有給視頻網站,創造出擺脫同質化的道路,資源依舊分散在各個平臺之間,更難形成用戶對某個平臺的忠誠度。而且爭搶致使版權費越來越高出天際,從而進入了越貴越買、越買越貴的怪圈,長此以往,即使背靠財大氣粗的東家,也難免會有能承受的極限,屆時又能依靠什麼來留住用戶呢?

如果說版權爭奪更多的是形勢所迫,那麼過度跟風所折射就是所有平臺非理性的焦慮,這種行為給視頻行業帶來的不僅是混戰,還擾亂了良性發展的過程,這點從網路自製劇和囤積經典IP就可以看出。當年《太子妃升職記》成為網路現象級產品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各大平臺掀起了自製劇的狂潮,而且其中自製劇又因為暗含了平臺形成獨特優勢的潛力,所以理論上講其實這是有可能突破同質化的途徑。

但是現在來看,網路劇行業僅過兩年的時間,就呈現出頭部資源稀缺、產能過剩的問題,這本應該是某一市場發展到成熟階段才會出現的傾向,可現在自製劇精品難出、渣劇氾濫,甚至有很多都開始走奇葩路線,這難道就是各大平臺的實力水準嗎?事實上並不是,網路自製劇剛起步即陷入飽和,只能說明背後的視頻公司大量湧入,來不及進行相關的調查和審核,所以饑不擇食、粗製濫造才導致如今的狀況。再者忽視對質的追求也引來了相關部門的限制,給原本潛藏市場價值的自製劇行業帶來了政策風險。

另外近幾年爭搶經典IP的競爭愈演愈烈,各大網站囤積的IP資源也越來越多,可是和網路自製劇相似,熱潮之下出現的諸多隱患,正在逐漸削弱IP的商業價值,也使得這一市場的情況變得前景茫然。從這兩點來看,影視行業的風吹草動總是引起平臺的爭相搶奪,這種情況已經形成更加自然的商業習慣,長此以往,反而削弱了平臺本身對創造性探索的關注與投入,換句話說,平臺越發跟進和湧入潮流,就相應地減少了對商業模式和運營方式的再次探索。

就像我國十幾年來視頻網站的發展模式基本沒有太多的改變,即使會員模式也是借鑒得國外,除了把內容資源挪到了線上,視頻網站所做的僅僅是搬運工的角色,而所謂的結合三大巨頭核心業務的嘗試,也一直沒能有一個有效的實踐。總而言之,盲目和狂熱更有可能是諸多亂象產生的原因。

版權爭奪一片混亂,靠網路自製劇是條出路嗎?

儘管目前視頻領域並沒有成熟的盈利方式,但各大平臺無論是奔襲於各種潮流的過度狂熱,還是身不由己地陷於高價版權承擔的重任,都印證了向收益靠攏的急切心理。不過除了收割會員價值,其他的多項嘗試或多或少地因為各自的局限,而沒有真正發展成為突破現有局面的有效途徑。

以搜狐視頻為例,當版權之爭逐漸成為三大巨頭才能玩得起的遊戲,搜狐進而選擇了繞開版權、投入自製劇的策略。雖然憑藉《無心法師》《法醫秦明》等口碑收視頗佳的作品,獲得了不少的關注度,但是從艾瑞的資料排名中可以看見,搜狐視頻已經被快手、B站這樣的新晉勢力,逼退至網路視頻的第三梯隊,這足以說明自製劇起碼到現在,還難以作為平臺的特色化支撐。

這背後固然也有搜狐本身影響力退化的原因,不過當前視頻內容市場越來越受粉絲經濟控制,像搜狐某些高品質的產品,遠沒有那些聚集明星偶像卻口碑極爛的劇播放量高,這種通病加劇了市場上精品難出、爛劇頻出的現狀,也致使很多視頻平臺面臨艱難困境。

除此之外,三大視頻平臺為了彌補巨額版權的虧損漏洞,也在不斷嘗試和自身優勢結合以實現更多的變現途徑,可是幾乎都以倉促收尾為結局。比如優酷曾經和阿裡合作,將視頻中出現的產品直接連結到淘寶、天貓等平臺,可最後非但沒有為平臺帶來盈利,反而造成了用戶體驗不佳,得不償失。再者優酷曾經借助的網紅經濟和直播熱度,現在卻隨著兩者的逐漸式微而喪失影響力,這些都說明視頻平臺和背後巨頭的合作與銜接,遠不是靠著理論上的可行就能帶來成功的。

不過說到底,單就破除版權爭搶的怪圈來講,網路自製劇因為實質上也是作為獨播劇的競爭對手存在,如果發展成熟且獲得普遍認可,是有可能削弱平臺對獨播劇的依賴,所以自製劇是可以作為版權混戰的一個突破口,但是它真的能成為視頻平臺的救命稻草嗎?

這點還有很大難度,主要是因為網路自製劇的市場培養期太長,而且現在又處於盲目無序的狀態,如果對其的要求上升到助力平臺完全走出同質化,又或者扛起吸引會員的壓力,這很難實現。再者針對市場培養來講,用戶長久習慣通過傳統途徑獲得影視內容,而自製劇只是次要選擇,這種習慣要想改變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磨合,也要借助外部勢力的強行宣傳和推廣。而現在來看,一部網路劇佔有的行銷資源實在太少,更多的是靠題材新穎或者突破尺度博取關注,這於自製劇來講也是不利的外部環境。

總而言之,資格審查、市場飽和和難以動搖的明星效應,都是限制自製劇進一步發展的因素,其本身現在呈現的問題也在拉低平均水準,網路自製短時間內確實難以發揮最大效應,説明視頻平臺實現質的轉變。

打人事件已經告一段落,競爭卻陷入持久的拉鋸戰,孰勝孰負還言之過早,可市場蜂擁之勢卻在削弱平臺本身的創造力和新風口的商業價值,這點同樣值得被關注,也許與其反反復複地糾結於版權押注,實則打磨平臺特色才是關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