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多種扶貧措施讓塔依阿蘇村百姓早日脫貧

天山網訊(通訊員謝晨報道)5月9日, 在新源縣那拉提鎮塔依阿蘇村村民庫爾曼·艾木爾艾力家院子裡, 砌牆、搬磚、和水泥, 一派繁忙的景象。 “通過參加勞動技能培訓, 我不僅有了一項技能, 今年還給自己家蓋起了安居富民房, 省了不少錢。 ”庫爾曼一邊砌牆, 一邊對記者說。

2016年, 庫爾曼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談起現在的生活, 庫爾曼信心滿滿地說, 3年前他參加了勞動技能培訓, 拿到了建築工初級證, 現在當大工一天可以掙200多元。 庫爾曼之前以放牧為生, 每年的收入僅夠一家四口的生活開支。 有了一門手藝後,

去年他光靠給人蓋房就掙了16000多元, 現在家裡還幹起了養殖業, 生活也越過越好。 今年, 家裡蓋起了60平方米的安居富民房。

庫爾曼告訴記者, 通過參加勞動技能培訓, 他又學習了電焊和室內設計, 以後接活的範圍也會越來越廣。

那拉提鎮塔依阿蘇村是自治區級貧困村, 村集體經濟薄弱、貧困戶多、村民家庭收入來源單一, 是脫貧攻堅的重點村, 而讓村民早日脫貧是“訪惠聚”工作隊駐村後的重要工作。

要脫貧, 就得讓村民有一項技能, 自食其力摘掉“貧困”的帽子。 州畜牧獸醫局駐新源縣那拉提鎮塔依阿蘇村“訪惠聚”工作隊副隊長沙吾列提·努爾艾力告訴記者, 該村有居民1028戶, 其中414戶貧困戶。 去年該村人均收入7554元。 工作隊駐村後,

開展了多次勞動技能培訓, 讓村民有了一技之長。

“以往蓋安居富民房都是請外面的工人, 而今年村裡要蓋10套牧民定居房和166戶抗震安居房, 全部承包給了本村村民。 有建築工初級證的村民當大工, 而沒有技能的當小工。 現在安居富民房已經動工, 54位農牧民分成5組為村民建房。 ”沙吾列提說。

當日, 庫爾曼領著工人們幹得熱火朝天。 村民哈力木·哈力別克當小工, 已經幹了15天。 哈力木也是村裡的貧困戶, 家庭收入僅靠在村裡經營的一家小商店。 他告訴記者, 現在他每天能掙150元工錢, 同時還學到了不少建築技術。 看著其他村民參加勞動技能培訓學到了技術, 他也想加快腳步參加培訓, 不能落後。

長期以來, 塔依阿蘇村以牧業為主,

如何讓村民早日脫貧?怎樣帶動村裡的養殖業發展?作為長期幫扶塔依阿蘇村的單位, 去年, 州畜牧獸醫局利用扶貧項目資金建設了2000平方米的養殖基地, 由村裡的養殖合作社管理。 從去年11月開始, 陸續購買了106頭“扶貧牛”, 其中89頭髮給貧困戶, 剩下的作為村集體經濟。

為了更好地發揮“扶貧牛”的作用, 工作隊將牛納入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 第一年給89戶貧困戶分紅1000元, 第二年1100元, 第三年1200元, 第四年貧困戶就可以領到一頭品種改良的適齡新疆褐牛。

不僅如此, 今年州畜牧獸醫局還制定了幫扶計畫, 進一步加大對合作社技術上的幫扶力度。 並準備幫助村裡建設一個小畜配種站, 提高哈薩克羊的品質和個體產出, 並給村集體投入130萬元項目,

籌建了養殖合作社,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加強勞動技能培訓, 截至目前, 已舉辦四期牛羊養殖、馬匹飼養管理、飼草料加工培訓班, 培訓人員216人。

發展庭院經濟促增收

今年初, 駐村“訪惠聚”工作隊在走訪中發現, 塔依阿蘇村貧困戶普遍耕地較少, 但庭院面積較大, 除牲畜棚圈外還有1至3畝的空地閒置。 為了充分利用閒置的空地, 工作隊結合塔依阿蘇村距離那拉提景區較近、遊客較多、市場基礎較好的實際情況, 確定了以成本低、風險小、效益快的庭院種植作為脫貧致富的副產業的發展思路。

為了改變村民從“讓他脫貧”到“我要脫貧”的思想, 工作隊發揮自身優勢, 採取扶貧具體措施, 組織幫扶單位開展脫貧攻堅戰,

為村民發展庭院種植。

5月初, 州畜牧獸醫局領導幹部走進結對子貧困戶家, 噓寒問暖, 幫助貧困戶梳理發展思路, 並為31戶貧困戶免費發放蔬菜種子和蔬菜苗, 幫村民種菜, 同時向貧困戶講解了養殖牲畜的注意事項和牲畜防疫知識。

5月9日, 記者走進村民努爾孜亞·努爾沙力別克的家, 庭院內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條, 院內整齊地種著各類時令蔬菜, 生機盎然。 努爾孜亞告訴記者, 今年她家在工作隊的幫助下, 一畝半的閒置庭院全部種上了蔬菜, 工作隊還向她傳授種植技術, 使她家在節省家庭開銷的同時, 增加了收入。

參觀學習使思想脫貧

想要讓村民脫貧, 首先得讓他們的思想脫貧。 走在塔依阿蘇村的巷道裡, 記者感受最大的就是巷道變得乾淨整潔了。

今年,駐村工作隊利用每週一升國旗儀式,向村民開展感党恩、知識改變命運等宣講教育。在“走親戚”活動中,州畜牧獸醫局邀請結對親戚到伊寧市做客,帶他們參觀了現代化的巴彥岱伊源乳業牛場、伊寧市養殖合作社、林則徐紀念館,伊犁博物館,以及伊寧縣胡地亞於孜鄉闊坦塔木村和喀格勒克村陣地建設、居民街道和個體養殖,開闊村民的眼界、增長知識。

為提高農牧民的文化素質、技能水準,工作隊還開辦了農牧民夜校,讓村民從思想上先脫貧。瞭解到農牧民文化程度較低、外出務工有語言上的障礙等情況,工作隊以自治區印發的《雙語學習明白冊》為教材,從3月初開始組織農牧民學雙語、學技術、增本領,為精准脫貧打基礎。記者謝晨

今年,駐村工作隊利用每週一升國旗儀式,向村民開展感党恩、知識改變命運等宣講教育。在“走親戚”活動中,州畜牧獸醫局邀請結對親戚到伊寧市做客,帶他們參觀了現代化的巴彥岱伊源乳業牛場、伊寧市養殖合作社、林則徐紀念館,伊犁博物館,以及伊寧縣胡地亞於孜鄉闊坦塔木村和喀格勒克村陣地建設、居民街道和個體養殖,開闊村民的眼界、增長知識。

為提高農牧民的文化素質、技能水準,工作隊還開辦了農牧民夜校,讓村民從思想上先脫貧。瞭解到農牧民文化程度較低、外出務工有語言上的障礙等情況,工作隊以自治區印發的《雙語學習明白冊》為教材,從3月初開始組織農牧民學雙語、學技術、增本領,為精准脫貧打基礎。記者謝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