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修路有這幾種出資方式,你老家修路的時候你們家出錢了嗎?

“要致富, 先修路”是農村老少爺們都知道的一句俗語, 同時也是國家提出的一句口號。 可是, 在現實生活當中, 修路的錢到底該誰拿呢?各種說法不一。 老一輩人認為農村修公路應該公家(國家和政府)出錢;年輕的一輩人則認為要想快速致富, 還是需要由集體帶頭, 由村民們湊錢。 那麼, 現如今農村修路是否需要農戶出錢呢?如果要出錢, 應該出多少?我們帶著這個疑問往下看。

據瞭解, 目前絕大多數農村的公路(縣城到鄉鎮、鄉鎮到鄉鎮之間的公路)是由當地政府出資修建的, 當然, 農村修路也免不了有國家的財政補貼。 而從村裡到鄉鎮的集市上修的路一般則是由村民集資(有的地方政府會出一部分資金)修建。 那麼, 接下來,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農村修路的集幾種集資方式。

1、村民集資修路

村民集資修路即在村領導的帶領下, 由村民湊錢修路。

在農村, 一些村莊的道路修的非常好, 無論是颳風下雨或者是自然災害, 一條堅實的道路著實能夠給村民們帶來不少好處。

2、村民集資+政府補貼

當然, 在一部分農村地區, 村莊與村莊之間的水泥路是由村民集資和政府補貼共同修建的。 可能很多老一輩的人對此表示不理解,

既然國家出錢了, 幹嘛不把全部的錢都出了, 還要老百姓集資呢?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如果全部由國家出錢, 一些人不知道愛惜, 肆意的破壞公路, 兩三年之後還需要重新修。 而一旦農民出了錢, 那農民心裡就知道修路的不易, 不會再輕易的搞破壞。

3、政府出資

剛剛文章也提到, 一般情況下由鄉鎮到縣城的公路是由政府出資修建的, 不需要村民集資。 可是, 這種情況下, 道路的品質一般不會太好, 兩三年過後就會坑坑窪窪的, 翻修的等待時間也過長, 導致農民朋友出門很不方便。

當然了, 無論是哪種出資方式, 只要能把路修好, 方便村民們出行, 大家也都不會有啥話說。 反之, 如果既然農民出錢, 路修的還不好, 那肯定是要遭唾駡的。 總之, 還是那句話, 要致富, 先修路。 路修的好, 才能方便農民朋友們更快致富。

(本文完)

感謝您看到這裡!

本文系作者原創,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 違者必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