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我國青少年體質告急,到底是什麼原因?

(圖片來自網路)

少年智則國智, 少年強則國強。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 民族的希望。 今天是中國學生營養日, 從一九八五年開始至今,

我國進行了六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

調查顯示,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日益提高, 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卻在持續下降, 生長發育達不到正常標準。

(圖片來自網路)

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顯示, 城鄉學生營養不良檢出率進一步下降, 視力不良檢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繼續呈現低齡化傾向;各年齡段學生肥胖檢出率持續上升。

(圖片來自網路)

經過歷年青少年體質調查研究分析, 造成青少年體質持續下降的原因有:

一、學校體育經費不足, 體育器材、場地受限, 體育工作開展受影響, 學生健康意識淡薄,

每天體育鍛煉不足1小時。

二、學業任務繁重, 睡眠時間嚴重不足。

三、營養不平衡是影響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

那麼影響青少年體質健康的營養因素到底都有哪些呢?

一、膳食結構不合理

(圖片來自網路)

從我和家長交流的情況瞭解到,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早餐因為時間緊, 或因剛起床沒什麼胃口, 或因不是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都是吃點麵包、餅乾, 喝杯牛奶或者豆漿, 半饑餓狀態去上學。

加上食物種類太少, 一天中最重要的早餐, 能量和優質蛋白質攝入不夠, 蔬菜太少, 或者幾乎沒有, 攝入能量完全達不到一天所需總能量的35%。

(圖片來自網路)

中午在學校就餐的學生, 如果沒有懂營養的工作人員配餐, 食物又做得過於清淡無味, 以及學生就餐監督不到位, 部分學生也是只吃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有只吃素的, 也有只愛吃葷菜的, 吃一半、倒一半, 中午總攝入能量40%也很難保證。

(圖片來自網路)

因為大部分家長都上班,早上來不及給孩子做飯,或者沒有充足時間精心準備,中午又託管,考慮到孩子學習太辛苦,往往給孩子準備的晚餐相當豐富,優質蛋白質魚或蝦或紅肉,蔬菜和水果等準備充足。

而最應該低能量、清淡,總攝入能量只需25%的晚餐,卻因時間寬裕,又都是孩子喜歡吃的食物,飯後又沒時間運動,而導致能量往往超標。

二、不良的飲食習慣

(圖片來自網路)

兒童青少年喜愛吃麥當勞、肯德基等西方速食,喝碳酸飲料,吃膨化零食,巧克力和霜淇淋也是孩子們的最愛。

(圖片來自網路)

中國家庭隔代教養的溺愛,以及孩子有充足的零花錢,最大化地滿足了他們根據自己喜好選擇攝入食物,促使其挑食、偏食習慣養成,從而攝入了更多的高熱量、高糖、高脂肪食物。

學生超重與肥胖率年年上升,出現了營養過剩(肥胖)和營養不良(身高、體重不達標)的“雙峰”現象,造成機體一些器官、系統功能性損傷,活動能力下降。青少年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等低齡化的慢病趨勢將成為青少年生活和學習的負擔。

三、青少年特殊時期的營養易缺乏症

(圖片來自網路)

青少年時期因為生長發育迅速,體內合成代謝旺盛。營養不良則會引起身體所需鈣、鐵、鋅和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缺乏。青春期女生鐵缺乏,會導致學習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學習效率低下,還可使青少年耐力發展受阻。

一般動物性食物鐵吸收率均較高,適當攝入富含鐵的動物肝臟、血、畜肉、禽肉、魚類等可很好地預防青春期缺鐵性貧血。

(圖片來自網路)

青少年常食用富含碘的海帶、紫菜、海魚等食物,可降低碘缺乏引起的甲狀腺發病風險。在主食中可摻食玉米、小米、蕎麥、高粱米、甘薯等雜糧,避免精加工。

採用蒸、煮、燉等烹飪方式,多食用穀類、豆類及乾果類,適宜增加動物性食品,特別是肝、腎和蛋黃,植物性食物有菇類、胚芽和豆類等,可預防學習生活緊張的青少年B族維生素的缺乏。

(圖片來自網路)

2016年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明示:青少年每天需攝入水1500-1700ml,粗雜糧250~400g,蔬菜300~500g,畜禽肉40-75g,水產品40-75g,大豆及堅果類25-35g,雞蛋40~50g,水果200-350g,奶及乳製品300g。

學生的健康,家長的責任也是重中之重,主動學習營養健康知識,給孩子提供合理的膳食營養。

每餐攝入食物遵循“粗細搭配、有葷有素、食物多樣”的原則,促進食欲,增進機體對營養的吸收和利用,以提供充足、全面、均衡的營養,以保證青少年身體發育所需。

(圖片來自網路)

2001年5月,為了廣泛、深入宣傳學生時期營養的重要性,大力普及營養知識。教育部、衛生部以文聯合頒佈檔,確定每年5月20日為中國學生營養日。

我國部分城市學校已經開設食育課程,推行學生營養餐計畫。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該計畫在全國各地的進展緩慢。

中國青少年應普及營養健康知識,主動將“科學就餐”落實到一日三餐中,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

四、其他因素

(圖片來自網路)

在保證均衡膳食的基礎上,每天加強體育鍛煉,再加上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才能真正促進青少年生長發育、增強體能、增加免疫功能、預防疾病,提高其生活品質和健康水準。

編輯:胡小雨

(圖片來自網路)

因為大部分家長都上班,早上來不及給孩子做飯,或者沒有充足時間精心準備,中午又託管,考慮到孩子學習太辛苦,往往給孩子準備的晚餐相當豐富,優質蛋白質魚或蝦或紅肉,蔬菜和水果等準備充足。

而最應該低能量、清淡,總攝入能量只需25%的晚餐,卻因時間寬裕,又都是孩子喜歡吃的食物,飯後又沒時間運動,而導致能量往往超標。

二、不良的飲食習慣

(圖片來自網路)

兒童青少年喜愛吃麥當勞、肯德基等西方速食,喝碳酸飲料,吃膨化零食,巧克力和霜淇淋也是孩子們的最愛。

(圖片來自網路)

中國家庭隔代教養的溺愛,以及孩子有充足的零花錢,最大化地滿足了他們根據自己喜好選擇攝入食物,促使其挑食、偏食習慣養成,從而攝入了更多的高熱量、高糖、高脂肪食物。

學生超重與肥胖率年年上升,出現了營養過剩(肥胖)和營養不良(身高、體重不達標)的“雙峰”現象,造成機體一些器官、系統功能性損傷,活動能力下降。青少年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等低齡化的慢病趨勢將成為青少年生活和學習的負擔。

三、青少年特殊時期的營養易缺乏症

(圖片來自網路)

青少年時期因為生長發育迅速,體內合成代謝旺盛。營養不良則會引起身體所需鈣、鐵、鋅和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缺乏。青春期女生鐵缺乏,會導致學習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學習效率低下,還可使青少年耐力發展受阻。

一般動物性食物鐵吸收率均較高,適當攝入富含鐵的動物肝臟、血、畜肉、禽肉、魚類等可很好地預防青春期缺鐵性貧血。

(圖片來自網路)

青少年常食用富含碘的海帶、紫菜、海魚等食物,可降低碘缺乏引起的甲狀腺發病風險。在主食中可摻食玉米、小米、蕎麥、高粱米、甘薯等雜糧,避免精加工。

採用蒸、煮、燉等烹飪方式,多食用穀類、豆類及乾果類,適宜增加動物性食品,特別是肝、腎和蛋黃,植物性食物有菇類、胚芽和豆類等,可預防學習生活緊張的青少年B族維生素的缺乏。

(圖片來自網路)

2016年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明示:青少年每天需攝入水1500-1700ml,粗雜糧250~400g,蔬菜300~500g,畜禽肉40-75g,水產品40-75g,大豆及堅果類25-35g,雞蛋40~50g,水果200-350g,奶及乳製品300g。

學生的健康,家長的責任也是重中之重,主動學習營養健康知識,給孩子提供合理的膳食營養。

每餐攝入食物遵循“粗細搭配、有葷有素、食物多樣”的原則,促進食欲,增進機體對營養的吸收和利用,以提供充足、全面、均衡的營養,以保證青少年身體發育所需。

(圖片來自網路)

2001年5月,為了廣泛、深入宣傳學生時期營養的重要性,大力普及營養知識。教育部、衛生部以文聯合頒佈檔,確定每年5月20日為中國學生營養日。

我國部分城市學校已經開設食育課程,推行學生營養餐計畫。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該計畫在全國各地的進展緩慢。

中國青少年應普及營養健康知識,主動將“科學就餐”落實到一日三餐中,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

四、其他因素

(圖片來自網路)

在保證均衡膳食的基礎上,每天加強體育鍛煉,再加上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才能真正促進青少年生長發育、增強體能、增加免疫功能、預防疾病,提高其生活品質和健康水準。

編輯:胡小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