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教育,關鍵字“聲音”

綜藝節目上有中國好聲音, 家庭裡也有好聲音。 媽媽溫柔地叫醒孩子, “起床了”;爸爸與孩子的遊戲互動笑聲, 都是幸福的聲音, 家庭背景聲是溫暖的, 孩子會感到安全、快樂。 今天聊另外一種聲音, 孩子上學後, 晚上的家庭作業多起來。 白天父母上班, 晚上會比較悠閒的沙發躺, 打開電視, 聲音會干擾到孩子寫作業。 遇到好看的節目, 孩子也會從房間裡跑出來觀看, 這時候家長會吼一聲, “快去做作業”。 好的做法是:家長儘量給孩子安排一個比較安靜的房間學習。 電視的聲音小一點或者不看, 儘量不影響他學習。

有一次家長會, 一個家長做家庭教育分享, 自從孩子上了初中, 上網和有線電視全停了, 家長呢?每天晚上看書。 當然這是個例, 每家情況不同, 也不好推廣。 不過有一個細節, 當孩子說家裡聲音太吵了的時候, 伴隨著情緒焦躁的失控, 家長要注意, 可能孩子不一定是聲音的影響, 而是他在找一個發洩情緒的藉口, 背後可能是學習的壓力, 青春期情感的躁動, 學校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影響。 有點像成人, 白天受老闆的批評, 回到家後莫名地發火, 是他要找個出氣口宣洩。 孩子學習的時候, 聲音的抗干擾是要訓練的。 從小到大, 任何一項技能都是循序漸進的。 為了孩子學習, 家長在家大聲都不敢出, 換了環境他能適應嗎?一個校長講起一件事,
有一年高考, 家長為了讓孩子高考那天精心答題, 想辦法把考場附近小樹林的知了全部趕走。 你覺得咱們的家長做的對嗎?孩子一天天成長, 面對的風雨遠不止這麼大的聲音分貝值, 溫室的花朵只有自己經歷風雨才知彩虹的絢爛。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 像聲音這種小事, 都是孩子未來走向社會的實習經歷。 其實聲控開關在孩子自己的身上, 我們做的是幫助孩子安裝好聲控開關, 讓他慢慢適應聲音的大小來控制自己學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