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服務強生、美贊臣等國際品牌,若羽臣為你揭開電商代運營的面紗

調研 | 黃勇

撰寫 | 黃勇

當人們在遍佈天貓、京東的品牌旗艦店購物時, 或許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在背後運營它們的, 可能並不是品牌商本身,

而是叫不出名字的電商代運營企業。

伴隨著網購的蓬勃發展, 大批傳統品牌商和國外品牌商需要拓展線上銷售管道, 自建電商平臺或在協力廠商平臺開設官方旗艦店。 同時, 由於線上管道在店鋪運營、品牌行銷和客戶服務等方面專業性較強, 品牌商難以在短時間內形成運營能力, 外包給服務商是更高效合理的選擇, 電商代運營企業應運而生。

電商代運營企業掌握專業運營技術和團隊, 對電商平臺的運營規則掌握透徹, 可以為品牌商提供IT設施搭建、店鋪運營、品牌推廣、資料行銷、倉儲物流、客戶服務等全方位的電商服務。 其中, 在品牌認知基礎上的線上行銷推廣能力, 越來越成為代運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由於基礎代運營的進入門檻較低, 電商代運營行業格局較為分散。 以天貓運營服務平臺的280家代運營商為例, 運營店鋪數量不超過5個的占74%, 運營店鋪數量超過20個的只有7家。 按品類劃分, 主要以專注垂直品類的代運營商為主, 也有寶尊電商這種覆蓋全品類的行業巨頭。

若羽臣是行業內規模較大的電商代運營企業之一, 專注於國際母嬰類品牌的代運營, 服務超過60個母嬰和個護美妝類國際品牌, 其中不乏強生、美贊臣和輝瑞等知名品牌。

2009年, 若羽臣創始人王玉組建團隊, 試水電商代運營, 將本土藥妝品牌比度克運營成為領先的網路藥妝品牌。 2013年, 若羽臣與德國母嬰品牌哈羅閃合作, 對其進行品牌重塑和精細化運營,

顯著提升了哈羅閃的銷售額和品牌知名度, 成為電商代運營的經典案例。

在業務模式上, 若羽臣主要有電商代運營和電商經銷兩種模式。

代運營模式下, 若羽臣負責品牌商店鋪的架構搭建、頁面設計、行銷推廣等運營工作, 收取服務費和傭金。 經銷模式下, 若羽臣除了負責店鋪運營以外, 還需要向品牌商買斷產品, 通過自營店鋪銷售, 以及向京東、唯品會等分銷商進行分銷, 並承擔倉儲配送, 盈利來源是商品差價。

2016年, 若羽臣實現代運營收入4556萬元, 經銷收入3.25億元。

除了基礎電商代運營服務以外, 若羽臣尤其重視對品牌的理解和重塑, 在此基礎上進行互聯網整合行銷, 從而助推銷售業績。 這背後的支撐, 是一支500人規模的運營團隊以及自有行銷互動公司。

近期, 愛分析對若羽臣創始人兼CEO王玉進行了訪談, 現摘取部分訪談內容如下。

愛分析:電商的流量紅利期已過, 流量成本越來越高, 代運營企業的感受是怎樣的?

王玉:現在整個電商的增速在放緩, 但各個平臺還是有所不同的。

天貓的流量增速下滑比較明顯, 但如果細分到各個品類和品牌來說的話, 還是有不同的一些表現, 實際增速是很不一樣的。

比如說現在的母嬰, 增速還是非常快的。 還有就整個消費升級來說, 進口消費類品牌、跨境電商等這些消費熱點的成長還是非常快。

愛分析:電商代運營行業的整體格局如何?

王玉:這個行業裡比較大的企業, 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寶尊, 它的體量在整個行業裡還是比較大的。 因為整個電商代運營是個非常大的市場, 基本上所有的品牌都需要電商運營服務, 確實沒有哪一家的市場份額是壟斷的。

現在的行業競爭格局, 是在向一個強者更強的狀態發展, 應該是兩極化比較嚴重。 有一批大的成長起來了,中間檔確實比較難做。

小的分散的也有,比如代理一個品牌在天貓上開個店,實際上也叫代運營,這種小公司和團隊還是非常多的。但是這種規模在1個億以上,團隊在100人以上的中間檔還是會比較少,因為它整個對你能力的要求,越來越全面,越來越專業。小公司可能只服務一個品牌,要求相對低一些。但是如果你要服務很多品牌,不同的品類,實際上對你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愛分析:對於品牌商來說,把線上運營交給服務商來做更有效率?

王玉:是的。其實一些大品牌,它本身就有很多服務商,分工也比較細。當然,現在對於整個品牌傳播來說,大家還是有一些爭議。有的觀點認為它應該交給一家公司做,一家公司打通全部鏈路。但是有的觀點就認為,應該把它交給不同公司去做,在每一個領域細分。

我們現在走的是更加全面的路子,有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有一部分是幫品牌商做電商戰略服務,是它所有服務商的頭。做頭的原因在於,我們的工作是指向銷售的,所以去幫它整合和管理服務商,最後把它的整個鏈路打通。

現在品牌商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原來很多品牌在做傳播的時候是不考慮銷售的。但線上上,你可以很明確地看到消費者的觸達。加上整個經濟環境也不是那麼理想,品牌商更加要求它的投入是要有產出的。

在這個過程中,像我們這樣主動銷售的電商公司,品牌商會比較青睞。因為我們有比較強的行銷和品牌能力,有自己的行銷互動公司,也有自己做品牌的團隊。可以看到,很多大的代運營公司都在走這一條路,成立自己的廣告公司或者收購廣告公司,只是我們很早就開始了而已。

愛分析:品牌商對於電商代運營的需求主要在哪些方面?經銷和代運營這兩部分會有側重嗎?

王玉:經銷和代運營,並不是跟品牌合作的核心點。兩者的區別就是,你買不買貨,這個主要是跟品牌商的意願有關。

有些品牌,比如說一些外資品牌,是不願意對接C端客戶的,那它肯定只能對B端客戶,也就是我們,再由我們來對接C端客戶。但是有些品牌商的把控性比較強,比如說天貓旗艦店要自己來開,你幫我做代運營就好了。所以這跟品牌商的企業性質有很大關係,不完全是對我們的工作的需求。

實際上,我們把代運營和經銷是看作一類的,因為除了買不買貨的問題以外,從工作內容上來說,都是對於我們運營的需求、資料化的需求、品牌的需求、行銷的需求。現在品牌商對於代運營的需求越來越全面,所以我們也在升級自己,幫助品牌商解決所有關於電商、互聯網的綜合服務。

當然,以前的綜合服務和我們現在定義的不一樣。以前是我幫你做客服、做倉儲、做設計,這些在我們歸類裡都是電商運營的東西。我們現在幫品牌商做的,是線上品牌和產品的定位和重塑,比如幫品牌商做行銷的活動,做資料化這一塊,包括媒介的投放,是很豐富的。

愛分析:在代運營模式裡,若羽臣的收費模式是怎樣的?成本主要有哪些?

王玉:服務費,加上按銷售額的傭金提點。具體的比例就不一定了,各家還是有很大不同,我們在行業裡還是比較高的,因為我們也擁有這個行業最好的人才。成本主要是人工、場租和管理費用。主要的成本還是來自於人,別的投入是相對比較少的。

愛分析:需要涉及倉儲物流嗎?

王玉:在經銷模式裡,我們是要涉及物流倉儲的。代運營模式裡,現在很多品牌也會把倉儲交給我們。但是這是另外一塊服務,相當於把倉儲業務外包給我們了。我們有統一的供應鏈體系,有自建的倉儲。

愛分析:經銷模式裡,給到代運營的毛利水準大概是多少?

王玉:毛利要看不同品牌和不同品類,還是很不一樣的。我們自己的品類有好幾個,包括不同的品牌。國內品牌可能毛利更高一些,國際進口品牌毛利要低一些。

比如說母嬰類,有奶粉、紙尿褲、用品、大件商品,每個的毛利不一樣,而且品牌商給毛利的結算方式也不一樣,有些是毛保(毛利率保證)。品牌商控制毛利,我們只能控制跟品牌商的結算模式。因為我們合作的都是一些國際品牌,對於價格體系的控制都是很嚴格的。

愛分析:跟品牌商的簽約合作模式是怎樣的?

王玉:從單一管道來說,比如天貓旗艦店,肯定是獨家代理的。但從整個線上管道來說,就要看品牌。有些品牌就可以把整個電商管道讓你獨家代理,但有些品牌不行,只能簽單管道的。

愛分析:若羽臣主要運營的品類是母嬰、美妝、個人護理,哪個會是重點?

王玉:母嬰是重點,它的增長空間大。從整個消費升級來說,一個家庭的重點是孩子,父母肯定是把最好的獻給孩子。即使在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父母也不會虧待自己的孩子。另外,我們更加強調進口品牌,進口母嬰是我們最主要的方向。

愛分析:不同品類對於運營能力的要求區別大嗎?

王玉:肯定是有共同的地方,畢竟是在同一個平臺去做,但是對於品類的理解肯定不同。所以我們現在也在做品類的專業化。

寶尊幾乎是什麼品類都做,我們覺得,這種邏輯在發展的早期是OK的。但是現在在講品類專業化的問題,比如說出現像麗人麗妝這種集中做美妝的,我們是以母嬰為主的,我們母嬰產品的數量大概占了80%以上。

對品類的理解很重要,包括對消費者的理解,對產品專業度的理解,對消費者行為的理解,這些都是很專業的。想賣好產品,我們的核心還是對消費者和對產品的理解。在平臺運營上,大的技巧和邏輯是差不多的,這不是關鍵的。

愛分析:品牌商在選擇代運營商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若羽臣的競爭壁壘主要是什麼?

王玉:考慮的主要因素還是之前做過的一些品牌,一些成功案例,以及對品類的理解,還有就是具備哪些能力。

實際上,我覺得運營層面是一個關注點,還比較關注行銷和對品牌的理解,這是品牌商的一個大趨勢。因為現在就電商平臺來說,也不是簡單的賣貨,還是要做一些品牌傳播。但品牌傳播首先要有對品牌的理解,這對於電商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因為電商的團隊相對來說比較年輕,比較草根。或者說,在整個國內不管線上線下都存在這個問題,對品牌的理解是不夠的。

至於說壁壘,我覺得最大的競爭壁壘還是人才。我們是一個比較靠人的行業,這一點來說其實跟廣告公司、諮詢公司、服務公司很像。而且這種能力是不容易被複製的,因為你每做一個品牌,實際上都是一個重新的思考。我們對人才的需求也比較大,比較難規模化和標準化。但是我們也盡可能在做這個事情,把百分之六七十的工作儘量地標準化。

愛分析:若羽臣未來的戰略方向是怎樣的?

王玉:我們還是想更深入地在母嬰品類上發展,未來會做新零售方面的探索。我們也不把自己局限成一家電商公司,因為我們覺得不存在電商公司這個概念,所以我們也在探索新零售、新媒體,從品牌、產品、銷售、傳播的角度,去探索一些新的模式,也會線上下做一些探索。這是我們在垂直品類上做的東西。

從品類擴展來說,我們主要是擴展保健品。我們看到,現在從80後開始,已經可以去接受基礎的膳食營養補充和保健品,包括人們在新的消費升級下,對於健康的需求會擺在首位,所以我們覺得這個品類未來的增長會非常快。

愛分析:有沒有可能發展為像屈臣氏這樣的管道品牌?

王玉:屈臣氏是一個管道品牌,但我們還是一個服務商的概念。也就是說,我們是想去幫品牌如何做中國的生意,不僅僅是線上,線下也有。或者說,它不僅僅是一種賣貨的形式,而是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怎樣去幫助品牌,讓消費者更好地去體驗,更好地去互動,這些也是我們跟品牌商願意去探索的。更多還是做品牌服務商,但不是只基於幾個電商平臺的。

有一批大的成長起來了,中間檔確實比較難做。

小的分散的也有,比如代理一個品牌在天貓上開個店,實際上也叫代運營,這種小公司和團隊還是非常多的。但是這種規模在1個億以上,團隊在100人以上的中間檔還是會比較少,因為它整個對你能力的要求,越來越全面,越來越專業。小公司可能只服務一個品牌,要求相對低一些。但是如果你要服務很多品牌,不同的品類,實際上對你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愛分析:對於品牌商來說,把線上運營交給服務商來做更有效率?

王玉:是的。其實一些大品牌,它本身就有很多服務商,分工也比較細。當然,現在對於整個品牌傳播來說,大家還是有一些爭議。有的觀點認為它應該交給一家公司做,一家公司打通全部鏈路。但是有的觀點就認為,應該把它交給不同公司去做,在每一個領域細分。

我們現在走的是更加全面的路子,有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有一部分是幫品牌商做電商戰略服務,是它所有服務商的頭。做頭的原因在於,我們的工作是指向銷售的,所以去幫它整合和管理服務商,最後把它的整個鏈路打通。

現在品牌商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原來很多品牌在做傳播的時候是不考慮銷售的。但線上上,你可以很明確地看到消費者的觸達。加上整個經濟環境也不是那麼理想,品牌商更加要求它的投入是要有產出的。

在這個過程中,像我們這樣主動銷售的電商公司,品牌商會比較青睞。因為我們有比較強的行銷和品牌能力,有自己的行銷互動公司,也有自己做品牌的團隊。可以看到,很多大的代運營公司都在走這一條路,成立自己的廣告公司或者收購廣告公司,只是我們很早就開始了而已。

愛分析:品牌商對於電商代運營的需求主要在哪些方面?經銷和代運營這兩部分會有側重嗎?

王玉:經銷和代運營,並不是跟品牌合作的核心點。兩者的區別就是,你買不買貨,這個主要是跟品牌商的意願有關。

有些品牌,比如說一些外資品牌,是不願意對接C端客戶的,那它肯定只能對B端客戶,也就是我們,再由我們來對接C端客戶。但是有些品牌商的把控性比較強,比如說天貓旗艦店要自己來開,你幫我做代運營就好了。所以這跟品牌商的企業性質有很大關係,不完全是對我們的工作的需求。

實際上,我們把代運營和經銷是看作一類的,因為除了買不買貨的問題以外,從工作內容上來說,都是對於我們運營的需求、資料化的需求、品牌的需求、行銷的需求。現在品牌商對於代運營的需求越來越全面,所以我們也在升級自己,幫助品牌商解決所有關於電商、互聯網的綜合服務。

當然,以前的綜合服務和我們現在定義的不一樣。以前是我幫你做客服、做倉儲、做設計,這些在我們歸類裡都是電商運營的東西。我們現在幫品牌商做的,是線上品牌和產品的定位和重塑,比如幫品牌商做行銷的活動,做資料化這一塊,包括媒介的投放,是很豐富的。

愛分析:在代運營模式裡,若羽臣的收費模式是怎樣的?成本主要有哪些?

王玉:服務費,加上按銷售額的傭金提點。具體的比例就不一定了,各家還是有很大不同,我們在行業裡還是比較高的,因為我們也擁有這個行業最好的人才。成本主要是人工、場租和管理費用。主要的成本還是來自於人,別的投入是相對比較少的。

愛分析:需要涉及倉儲物流嗎?

王玉:在經銷模式裡,我們是要涉及物流倉儲的。代運營模式裡,現在很多品牌也會把倉儲交給我們。但是這是另外一塊服務,相當於把倉儲業務外包給我們了。我們有統一的供應鏈體系,有自建的倉儲。

愛分析:經銷模式裡,給到代運營的毛利水準大概是多少?

王玉:毛利要看不同品牌和不同品類,還是很不一樣的。我們自己的品類有好幾個,包括不同的品牌。國內品牌可能毛利更高一些,國際進口品牌毛利要低一些。

比如說母嬰類,有奶粉、紙尿褲、用品、大件商品,每個的毛利不一樣,而且品牌商給毛利的結算方式也不一樣,有些是毛保(毛利率保證)。品牌商控制毛利,我們只能控制跟品牌商的結算模式。因為我們合作的都是一些國際品牌,對於價格體系的控制都是很嚴格的。

愛分析:跟品牌商的簽約合作模式是怎樣的?

王玉:從單一管道來說,比如天貓旗艦店,肯定是獨家代理的。但從整個線上管道來說,就要看品牌。有些品牌就可以把整個電商管道讓你獨家代理,但有些品牌不行,只能簽單管道的。

愛分析:若羽臣主要運營的品類是母嬰、美妝、個人護理,哪個會是重點?

王玉:母嬰是重點,它的增長空間大。從整個消費升級來說,一個家庭的重點是孩子,父母肯定是把最好的獻給孩子。即使在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父母也不會虧待自己的孩子。另外,我們更加強調進口品牌,進口母嬰是我們最主要的方向。

愛分析:不同品類對於運營能力的要求區別大嗎?

王玉:肯定是有共同的地方,畢竟是在同一個平臺去做,但是對於品類的理解肯定不同。所以我們現在也在做品類的專業化。

寶尊幾乎是什麼品類都做,我們覺得,這種邏輯在發展的早期是OK的。但是現在在講品類專業化的問題,比如說出現像麗人麗妝這種集中做美妝的,我們是以母嬰為主的,我們母嬰產品的數量大概占了80%以上。

對品類的理解很重要,包括對消費者的理解,對產品專業度的理解,對消費者行為的理解,這些都是很專業的。想賣好產品,我們的核心還是對消費者和對產品的理解。在平臺運營上,大的技巧和邏輯是差不多的,這不是關鍵的。

愛分析:品牌商在選擇代運營商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若羽臣的競爭壁壘主要是什麼?

王玉:考慮的主要因素還是之前做過的一些品牌,一些成功案例,以及對品類的理解,還有就是具備哪些能力。

實際上,我覺得運營層面是一個關注點,還比較關注行銷和對品牌的理解,這是品牌商的一個大趨勢。因為現在就電商平臺來說,也不是簡單的賣貨,還是要做一些品牌傳播。但品牌傳播首先要有對品牌的理解,這對於電商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因為電商的團隊相對來說比較年輕,比較草根。或者說,在整個國內不管線上線下都存在這個問題,對品牌的理解是不夠的。

至於說壁壘,我覺得最大的競爭壁壘還是人才。我們是一個比較靠人的行業,這一點來說其實跟廣告公司、諮詢公司、服務公司很像。而且這種能力是不容易被複製的,因為你每做一個品牌,實際上都是一個重新的思考。我們對人才的需求也比較大,比較難規模化和標準化。但是我們也盡可能在做這個事情,把百分之六七十的工作儘量地標準化。

愛分析:若羽臣未來的戰略方向是怎樣的?

王玉:我們還是想更深入地在母嬰品類上發展,未來會做新零售方面的探索。我們也不把自己局限成一家電商公司,因為我們覺得不存在電商公司這個概念,所以我們也在探索新零售、新媒體,從品牌、產品、銷售、傳播的角度,去探索一些新的模式,也會線上下做一些探索。這是我們在垂直品類上做的東西。

從品類擴展來說,我們主要是擴展保健品。我們看到,現在從80後開始,已經可以去接受基礎的膳食營養補充和保健品,包括人們在新的消費升級下,對於健康的需求會擺在首位,所以我們覺得這個品類未來的增長會非常快。

愛分析:有沒有可能發展為像屈臣氏這樣的管道品牌?

王玉:屈臣氏是一個管道品牌,但我們還是一個服務商的概念。也就是說,我們是想去幫品牌如何做中國的生意,不僅僅是線上,線下也有。或者說,它不僅僅是一種賣貨的形式,而是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怎樣去幫助品牌,讓消費者更好地去體驗,更好地去互動,這些也是我們跟品牌商願意去探索的。更多還是做品牌服務商,但不是只基於幾個電商平臺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