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家工商總局將“商標戰略”深化發展為“商標品牌戰略”

《關於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 推進中國品牌建設有關情況》新聞通氣會現場。 中國青年網記者周圍圍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22日電今日上午,

國家工商總局在中國商標大樓召開關於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 推進中國品牌建設有關情況新聞通氣會, 詳細介紹了《關於新形勢下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 推進中國品牌建設的意見》的情況, 《意見》最突出的變化是, 將 “商標戰略”名稱修改為“商標品牌戰略”。

工商總局商標局黨委書記、副局長崔守東向記者介紹, 我國商標註冊申請已連續15年居世界第一位。 截至2017年3月底, 我國商標累計申請量2293.1萬件, 累計註冊量1514.5萬件, 有效注冊商標量1293.7萬件。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商標大國, 但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中國品牌數量相對較少, 商標品牌引領經濟發展的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

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規劃發展處處長周正代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品牌戰略起草組,

對“十三五”時期的商標工作規劃做簡要說明。

周正介紹, 與2009年相比, 商標註冊年度申請量從83萬件達到369萬件(2016年度), 注冊商標數量存量從300達到1293萬件(2016年底), 占到全球商標總數的1/3, 審查期限從36個月縮短到9個月, 企業注冊商標擁有量從每14個企業擁有一件商標到目前的每7個企業擁有一件。 通過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體系申請海外註冊的排名從世界第8位上升到第4位。 從商標品牌價值上講, 進入全球知名品牌價值排行榜的企業數量增加, 前500強已有幾十個, 前100名也實現了零的突破, 華為、聯想作為自主創新的中國代表分列interbrand榜單的第78和80位。

周正還介紹了戰略名稱變化的考慮, “一是體現商標戰略的深化和發展;二是反映了商標管理在品牌建設工作中的職能作用;三是提升商標品牌工作的社會認知。

周正向表示, “商標”一詞比較正規、書面化、學術化, 長期作為法律概念在立法中得到運用。 “品牌”這一中文概念的出現是比較晚近的事情, 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運用。 但是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模糊不清, 學術界也難以給出滿意答案。 品牌作為一個消費概念, 包含了消費者的情感價值體驗評價等主觀成分。 品牌使用的泛化, 導致品牌建設工作出現很多誤區。 比如企業包裝出“假洋品牌”現象, 通過查詢商標註冊情況就會摸清這個品牌的底細。 再比如長期存在的脫離商標談品牌、脫離商標設計品牌、脫離商標運作品牌、脫離商標評估品牌價值的現象,

都是無本之木, 空中樓閣, 需要在工作中糾正。

周正呼籲, 希望社會各界遵循品牌發展的客觀規律, 沿著培育品牌的科學路徑, 著力構建“企業主體、市場主導、政府推動、行業促進和社會參與”的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工作新格局, 迎來企業現代管理能力的提升。 希望企業以高端化的品牌建設成果回報社會, 給消費者帶來福音, 給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以更高程度的滿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