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贛南日報評“天價彩禮”:別讓彩禮成為負累,傷了感情壞了風氣~

婚姻本是人生幸事,

然而“天價彩禮”卻讓婚姻變得沉重……

贛南日報今日發表評論員文章,

別讓彩禮成為負累 傷了感情 壞了風氣……

“死生契闊, 與子相悅;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 ”婚姻乃人生大事, 相愛之人喜結連理, 報父母養育之恩、邀親朋見證相賀, 本是人之常情、世之良俗, 但若異化成買賣, 卻會成為負累、傷及情義、敗壞風氣。

近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調查文章《沉重的彩禮》, 披露了一些地方結婚彩禮持續走高甚至成為“天價”的現象, 也點贊了重慶、武漢等地的結婚“零禮金”風氣, 引發全國熱議。 贛南的情況怎麼樣?本報最近派出記者赴農村基層採訪, 發現一些地方高價彩禮現象突出, 有的地方“行情”嚇人, 不少家庭“因婚致貧”“因婚返貧”, “婚姻無罪, 彩禮太貴”“結婚不易, 成家太難”成為一些年輕人的慨歎。

結婚彩禮的攀比和攀升, 不僅脫離了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

也異化了鄉風民俗。 一些適齡青年因彩禮過高延遲成婚甚至無法成婚, 有的勉強成婚卻因婚後“壓力山大”引發矛盾導致很快離婚, 勞燕分飛後為彩禮返還糾紛而鬧上法庭的事也不鮮見。 不少深受其害的群眾說, 此風不刹, 不僅影響文明新風的宣導培育, 也會成為脫貧攻堅的“攔路虎”、和諧穩定的“絆腳石”。

彩禮失度, 會讓婚姻失色, 會讓感恩變味。 愛子女, 就要為他們的愛情祝福, 為他們的生活減負, 為他們的未來著想, 為他們的創業助力, 讓他們感受到父母長輩的真情關愛, 體悟到感恩行孝的義不容辭。 如此一代濡染一代, 一家影響一片, 蔚為風氣, 方為家庭之幸、社會之幸。

愛情是婚姻的基礎, 婚姻是愛情的昇華, 我們不能因為彩禮傷了愛情的根基。

比彩禮、比排場, 掙不來面子, 比不來婚姻的美滿和幸福;比真愛、比眼光, 才能濃厚親情, 贏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移風易俗辦婚事, 須以情義為重, 以關愛為先, 讓新風尚蕩漾, 讓正能量充盈。

高價彩禮, 於情相違, 於理不合, 於法不容。 愛情不是交易, 婚姻不是買賣。 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 古往今來, 人們對於美好婚姻的嚮往, 也從來不是以金錢作為標準, 而是追求“願得一人心, 白首不分離”的相守, 是“得成比目何辭死, 願做鴛鴦不羨仙”的告白。

或許, 有些家長會認為, 自己索要更多彩禮, 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和子女的婚姻更有保障。 我們不懷疑他們的良苦用心,

但是, 有了一筆看似可觀的彩禮, 就能真正為自己的生活和子女的婚姻“護航”嗎?無數事實證明, 這樣做往往事與願違, 甚至埋下“棒打鴛鴦”和引發家庭反目的隱患。 要知道, 婚姻裡最重要的是情感、責任而非金錢。 與其指望索要高價彩禮來“圖個保障”, 不如多教給年輕人一些為人處世、發家致富、勤儉持家之道, 因為只有子女有德有能、婚姻幸福, 才是最珍貴的彩禮、最無價的財富, 才是自己和子女最可靠、最長遠、最暖心的保障。

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 整治高價彩禮, 宣導婚事新辦, 任重而道遠。 莫讓彩禮成負累, 宣傳教育要抓實, 黨員幹部要帶頭, 綜合施策要跟進。

首先, 地方政府要理直氣壯地管起來, 有關方面要扛起責任,

主動作為, 引導鄉村因地制宜制訂破陋習、立新風的鄉規民約, 提升對這一問題的基層治理能力。 其次, 各地要善於動員各方力量, 彙聚各方智慧, 啟動民間組織參與治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除“紅白理事會”這些民間組織外, 還可借助鄉賢的力量, 讓鄉親中的“能人”“明白人”帶頭、帶領抵制高價彩禮, 向村民講清楚高價彩禮惡性循環帶來的危害。 同時, 要積極引導群眾轉變觀念, 帶領群眾發展經濟, 縮小城鄉差距, 剷除高價彩禮生長的土壤。 高價彩禮反映出觀念的陳舊落後, 也折射出經濟的發展不足。 在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 由於沒有更多收入來源, 一些人通過彩禮能獲得一筆不菲的收入, 就會以因襲傳統習俗的名義助推陋習歪風的流行。 由是觀之,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高全民文明素質,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以此帶動社會全面進步,對根治高價彩禮至為關鍵。

由是觀之,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高全民文明素質,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以此帶動社會全面進步,對根治高價彩禮至為關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