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繁殖交☆禁☆配會影響生物行為與生態

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近日線上發表兩篇論文稱, 英國和美國兩組團隊分別使用強大的基因工具, 發現繁殖行為可以直接影響雌性果蠅的後續行為, 以及雄性果蠅的衰老情況, 類似效果也會出現在哺乳動物身上。

許多雌性物種在繁殖之後變得更有攻擊性, 這可能與其需要保護後代有關。 但對這種攻擊性上升所涉及的直接機制, 科學家們一直不是很清楚。 繁殖交配對雄性的生理和衰老也具有長期影響, 而其中所涉及的機制也一直是個謎。

在此次公開的第一篇論文中, 牛津大學科學家伊利諾·巴斯及其同事認為,

雌性黑腹果蠅在繁殖交配之後對其它雌性表現出的攻擊性上升, 一部分是精子性肽的直接作用結果;同時也與其它精子蛋白有關。 通過使用不產生卵子的遺傳變異雌性和不產生精子的變異雄性, 論文作者解析了精子對於雌性攻擊性的直接和間接作用。 他們發現, 精子會直接提高雌性對其它雌性的攻擊性, 這種攻擊性並非產卵的副產品或是交配行為本身的結果。

在第二篇論文中, 密西根大學科學家斯科特·普萊徹及其同事, 研究了接觸雌性果蠅對雄性果蠅壽命的負面影響。 他們利用基因改造, 使雄性果蠅和雌性果蠅擁有相反性別的資訊素特徵, 加上對照組果蠅, 發現接觸雌性資訊素會縮減雄性壽命,

但是繁殖交配行為可以逆轉該負面效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