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年積澱磨礪 如今邁步跨越

宜居宜業宜游的惠城區瞄準“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首善區”目標發力。 王昌輝 攝

惠州市

惠城區

過去五年, 作為惠州市中心城區,

惠城區經歷了不平凡的區劃更新、產業升級與改革深化之路。 五年來, 惠城經歷“面貌提升”到“底蘊重塑”的質變, 不變的是對“宜居宜業宜游首善區”的價值追求。

這片孕育了廖仲愷、鄧演達等一代豪俊, 留下了蘇東坡、文天祥等文人騷客濃郁墨香的區域, 如今是惠州七縣區的“經濟一哥”, 踏著“互聯網 ”的熱潮, 創新發展成為這裡的主題。

而在作風建設和經濟建設的新常態背景下, 處在深化改革關鍵期的惠城不僅全力抓改革、破瓶頸、釋放發展活力, 還果敢地創新“社區黨員責任崗”、探索把黨支部建在村民小組的“強村固組”工程, 在實際工作中推進党建與治理創新相結合。

把握歷史新機遇、踐行新發展理念, 惠城提出打造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首善之區的目標。

用惠城區委書記林利育的話來說:“過去五年是惠城打基礎、增後勁的過渡期, 今後五年是大有可為、展翅高飛的‘黃金期’, 要把惠城置於打造惠州核心區的戰略中去考量, 放到珠三角先進城區的座標體系中來謀劃, 以更寬視野、更新理念、更實舉措, 推動惠城發展實現新跨越、取得新成就。 ”

●撰文 盧慧 陳美君

從城市面貌到發展內核的蝶變升級

2016年3月30日, 莞惠城軌東莞常平東至惠州惠城轄區內小金口段正式開通運營, 這也是惠州首條城軌。 至此, 東莞市民僅需1小時路程, 就能來到惠州惠城暢遊享有“苧蘿西子”美譽的惠州西湖。 而惠城居民未來也將通過莞惠城軌與穗莞深城軌、佛莞城軌的接駁,

進入與東莞、廣州、深圳的“1小時城市圈”。

事實上, 莞惠城軌的開通, 只是惠城五年來城市面貌升級、經濟實力增強、發展能量聚集的代表作品之一。

這是惠城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五年。 五年來, 惠城經濟實力不斷邁上新臺階, 其中2014年GDP達到560.13億元, 自區劃調整後重回惠州各縣區之首, 近五年GDP年均增長11.1%, 公共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7.4%;五年來, 惠城發展基礎積蓄新動能, 成立區招商引資中心、區重點專案服務中心、區房屋土地徵收中心, 推動重點項目建設231宗, 累計完成投資558億元, 完成包括莞惠城軌在內的征地拆遷專案173宗, 新增上市企業16家。

這也是惠城經濟發展加速轉型的五年。 五年來, 惠城不斷調結構、補短板, 逐年提高現代服務業比重,

成功搭建華貿中心樓宇經濟示範平臺, 建成全市首個電商產業園, 線上銷售總額占全市70%;五年來, 惠城製造業高端化轉型步伐加快, 全區擁有科技企業120家, 高新技術企業58家, 數量居全市第二;五年來, 惠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建成各類研發中心(站)109家、省級技術創新專業鎮4個, 打造惠城區物聯網電子科技、橋東電子商務產業園等3個科技孵化器, 累計發明專利申請總量3548件。

林利育提出, 未來五年惠城將堅持“創新引領、產城融合、綠色跨越”發展思路, 圍繞“一三六”目標, 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持續強化創新驅動, 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從碧水藍天到文明風尚的宜居體驗

在區域經濟綜合實力、城市形象同步提升的同時,

幸福的惠城人還發現, 天空中的“藍色”越來越耀眼, 江河湖水裡的“綠色”也越來越引人喜悅。

自2012年起, 惠城啟動生態區創建工作。 五年來, 全區堅持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統籌規劃, 大力實施城區增綠、森林進城圍城、生態景觀林帶建設等工程項目, 至2016年底完成生態景觀林帶規劃建設里程185.9公里, 森林碳匯工程建設面積近6萬畝;緊緊圍繞“治污水、治垃圾、治生態”, 惠城大力實施“藍天工程”“碧水工程”等, 淘汰關停重污染企業77家, 累計清理生豬50多萬頭, 淘汰黃標車11000多輛;全區累計建成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84座, 建成鎮級汙水處理設施18座(處), 城鎮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 2016年底, 惠城摘得“廣東省生態區”牌匾。

如果說碧水藍天是惠城“宜居”的強大優勢與根基, 那麼文明風尚則是惠城“宜居”最重要的內涵因數。

以“孝”為主題構建文化長廊,以“家”為主題建設文化廣場,居民在休閒、娛樂、健身的同時還可以學習傳統美德……龍豐街道新聯社區濃厚的崇德向善氛圍是惠城文明風尚的縮影。作為惠州市成功奪取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的最主要戰場,近年來,惠城打造了新聯、文昌、上湖塘、東湖、金湖等一批核心價值觀示範社區,完成了首批7個省級文明鎮(街)創建任務,還廣泛開展文明創建和群眾文化活動2000多場次,啟動“道德講堂”總堂活動,大力推進“好人之城”建設,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20多萬人次。其中,新聯社區入選“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全區志願者註冊人數、志願組織和總服務時長在惠州位居“三個第一”。

當前,惠城啟動“七個專項整治行動”,繼續實施“七大提升工程”,為惠州順利奪取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而衝刺,全區正朝著經濟更加發達、社會更加和諧、環境更加友好、生活更加幸福的現代化城區邁進。

從社會治理到基層黨建的內生強大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步伐加速,給惠城基層社會結構和社會組織等帶來深刻變化,基層黨組織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五年來,惠城致力於強化創先爭優、夯實執政基礎,基層黨建工作方面積累了經驗,擦亮了品牌。

8小時以內,黨員能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難題,8小時以外,如何讓黨員服務持續?2013年,惠城創新推出“黨員責任崗”,把轄區內工作和居住的黨員全部納入社區(村)黨組織管理,同時劃分片區、設崗定責,上崗黨員資訊公佈在“責任牌”上,24小時受理群眾訴求。該專案被列為當年廣東省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書記專案”。2015年,“黨員責任崗”制度在惠州全市範圍內被推廣。

而在農村地區,很多工作的開展需要靠村民小組。2015年,惠城結合開展“基層黨建提升年”活動,在全區農村實施“強村固組”工程,並列為區委“書記專案”推進落實。通過探索把黨支部建在村民小組,惠城進一步強化村小組的力量,啟動了黨組織的“神經末梢”,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得到落實,搭建党群連心橋,化解不少糾紛矛盾,解決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該工程榮獲惠州市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特別項目獎,也為惠州全面推行“強村固組”工程積累了寶貴經驗。

五年來,惠城制定實施基層治理“1 5 N”系列檔,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建立完善基層黨建保障機制,村委會辦公經費每年達10萬元以上,城市社區達18萬元以上;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黨員幹部隊伍不斷優化。

未來,惠城提出要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切實把全面從嚴治党貫穿于惠城發展全過程,為今後五年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那麼文明風尚則是惠城“宜居”最重要的內涵因數。

以“孝”為主題構建文化長廊,以“家”為主題建設文化廣場,居民在休閒、娛樂、健身的同時還可以學習傳統美德……龍豐街道新聯社區濃厚的崇德向善氛圍是惠城文明風尚的縮影。作為惠州市成功奪取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的最主要戰場,近年來,惠城打造了新聯、文昌、上湖塘、東湖、金湖等一批核心價值觀示範社區,完成了首批7個省級文明鎮(街)創建任務,還廣泛開展文明創建和群眾文化活動2000多場次,啟動“道德講堂”總堂活動,大力推進“好人之城”建設,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20多萬人次。其中,新聯社區入選“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全區志願者註冊人數、志願組織和總服務時長在惠州位居“三個第一”。

當前,惠城啟動“七個專項整治行動”,繼續實施“七大提升工程”,為惠州順利奪取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而衝刺,全區正朝著經濟更加發達、社會更加和諧、環境更加友好、生活更加幸福的現代化城區邁進。

從社會治理到基層黨建的內生強大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步伐加速,給惠城基層社會結構和社會組織等帶來深刻變化,基層黨組織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五年來,惠城致力於強化創先爭優、夯實執政基礎,基層黨建工作方面積累了經驗,擦亮了品牌。

8小時以內,黨員能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難題,8小時以外,如何讓黨員服務持續?2013年,惠城創新推出“黨員責任崗”,把轄區內工作和居住的黨員全部納入社區(村)黨組織管理,同時劃分片區、設崗定責,上崗黨員資訊公佈在“責任牌”上,24小時受理群眾訴求。該專案被列為當年廣東省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書記專案”。2015年,“黨員責任崗”制度在惠州全市範圍內被推廣。

而在農村地區,很多工作的開展需要靠村民小組。2015年,惠城結合開展“基層黨建提升年”活動,在全區農村實施“強村固組”工程,並列為區委“書記專案”推進落實。通過探索把黨支部建在村民小組,惠城進一步強化村小組的力量,啟動了黨組織的“神經末梢”,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得到落實,搭建党群連心橋,化解不少糾紛矛盾,解決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該工程榮獲惠州市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特別項目獎,也為惠州全面推行“強村固組”工程積累了寶貴經驗。

五年來,惠城制定實施基層治理“1 5 N”系列檔,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建立完善基層黨建保障機制,村委會辦公經費每年達10萬元以上,城市社區達18萬元以上;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黨員幹部隊伍不斷優化。

未來,惠城提出要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切實把全面從嚴治党貫穿于惠城發展全過程,為今後五年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