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滿 在琴笛聲中尋找莫札特

時報訊 昨天是二十四節氣裡的小滿, 杭州的天氣變得無比柔和——不冷不熱, 有舒緩的風。 在這樣一個暮色尚淺的傍晚, 先在杭州大劇院門前的音樂噴泉廣場散散步, 再進歌劇院聽一場杭州愛樂樂團的交響音樂會, 成為很多杭州人歡度週末的方式。

昨晚的音樂會名為“尋找莫札特”。 35歲便意外去世的莫札特, 在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27部鋼琴協奏曲。 鋼琴協奏曲被公認是莫札特器樂作品中的精華, 在18世紀後半葉享有無可匹敵的地位。 開場的《第九鋼琴協奏曲》, 因該曲是莫札特呈獻給當時法國鋼琴名門的朱納霍姆小姐,

所以也被稱為《朱納霍姆協奏曲》。

這真是一個天才輩出的時代。 前有張昊辰, 現在又來了一個1992年出生的鋼琴天才基特·阿姆斯壯。 別看他是中英混血, 卻繼承了母親黃皮膚黑頭發的特質, 乍眼一看, 跟中國少年沒啥區別。 這個看著好像還沒發育完全的少年, 卻真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不僅彈了一首絕妙的鋼琴, 還精通數學、自然科學、遊戲開發。 他是伯恩斯坦獎獲得者, 也是索尼古典簽約鋼琴家, 足跡遍佈世界各大知名音樂廳。

基特·阿姆斯壯在演奏時把自己變成了一架“弓”, 他瘦小的身材在九尺斯坦威鋼琴前並不能算遊刃有餘, 可是這個天才少年, 卻有足夠的氣場駕馭三個樂章的《第九鋼琴協奏曲》。

在這個追憶大師的年代, 他和杭州愛樂的演繹充滿了古典的貴族氣息, 栩栩如生地再現18世紀歐洲時尚風貌。 基特在排練時表示, 演繹莫札特這首創造性的作品, 需要內心的激情並且全情投入。 而面對第一次合作的杭州愛樂, 這個少年讚不絕口:“很高興能與樂團一起分享音樂, 我對於這個優秀的樂團和美麗的城市印象深刻。 ”

接下來登場的是慕尼克愛樂樂團長笛首席麥克·馬汀·考弗勒, 這是他第二次與杭州愛樂合作。 作為獨奏家的他獻演了莫札特《D大調第二長笛協奏曲》;而作為樂隊聲部首席和薩爾茨堡莫札特音樂大學教授的他, 在抵達杭州的當天下午就為長笛聲部的演奏家開設大師課, 應樂團藝術總監楊洋之邀以完善長笛聲部的“德奧之音”。

下半場則是助理指揮洪音和杭州愛樂的秀場。 眾所周知, 小調非常適合表現深刻而富有戲劇性的情感, 憂鬱唯美, 於是這曲《g小調第二十五交響曲》在莫札特充滿陽光的音樂中非常罕見。 年僅17歲的莫札特用g小調完成了這首傑出的第二十五交響曲, 也是莫札特第一首小調交響曲, 是他交響曲創作時期中的新突破點。 樂曲的第三樂章小步舞曲中部也極其特殊, 它全部採用管樂器而沒有任何一件絃樂器, 這考驗著杭州愛樂的管樂聲部。 指揮洪音與樂團絲絲入扣的合作, 也證明杭愛的管樂聲部已經完全可以獨當一面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