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東芝晶片“收購戰”爆發!中美軟實力較量

東芝由於業務下滑, 半導體業務面臨出售的尷尬境遇。 曾經的東芝在中國算得上隨處可見, 從筆記型電腦到電梯遍佈著東芝的商標, 時隔多年, 東芝這個名字已經逐漸淡去。 東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 也是筆記型電腦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 隸屬于三井旗下。 在今年情人節這一天, 東芝陷入了風口浪尖。

半導體稱得上東芝“命根子”的主力業務。 不過由於近兩年糟糕的戰略經營和財務醜聞, 受制於財務危機所造成的經營困難, 東芝被迫決定出售部分自己的半導體製造業務。 這已經不是東芝第一次出售旗下業務來斷臂重生。 縱然半導體業務盈利, 但東芝很早就動了捨棄的心思。 今年1月東芝就曾表示, 計畫剝離製造NAND快閃記憶體電腦晶片的部門, 通過至多出售19.9%股份獲得外部現金注入。

東芝或將會出售半導體業務股份, 來換取足夠的資金維持公司運轉。 這已經吸引來來自中美韓的企業爭相收購, 這其中包括富士康、西部資料、SK海力士等企業的參與競購。 一直以來, 半導體業務是東芝的亮點, 其記憶體晶片涵蓋了個人電腦、智慧手機和資料中心等多個市場。 豐富的半導體經驗成了許多企業夢寐以求的果實。

圍繞東芝的半導體儲存器業務, 開始顯露出各國企業將展開爭奪戰的局面。

郭台銘喊話:“技術留在日本, 來中國建廠”。 富士康表達了對東芝的強烈收購意願。 郭台銘強調了作為東芝強項的最新型存儲媒體“固態硬碟(SSD)”的重要性,

同時表示, 記憶體掌握著未來產業的關鍵, 可以實現節能, 透露出希望出資相關業務的積極姿態。 鴻海有意涉足收益率較高的記憶體領域, 其目的被認為是著眼於加快改變單純的代工生產模式。 對鴻海來說, 繼“夏普的液晶”之後, 如果把“東芝的記憶體”也收歸旗下, 就可以通過這兩種強有力的零部件對全球的IT業務產生巨大影響力。 雖然擁有兩種需要巨額投資的業務風險很大, 但這個戰略可以說符合想“擺脫組裝廠商身份”的郭台銘的目標。 今後要面對的應該是其視為競爭對手的韓國三星電子。

美國西部資料(WD)、美光科技也浮出水面。 他們都迫切喜歡收購東芝,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 跨國公司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中國龐大的市場容量, 更是讓全球的公司趨之如騖。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美國的公司, 尤其是美國半導體公司, 對中國的依賴力度竟然如此之大。 西部資料是全球知名硬碟廠商, 成立于1970年, 目前總部位於美國加州, 在世界各地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 為全球五大洲使用者提供記憶體產品。據瞭解,東芝和西部資料目前在日本三重縣四目市共同運營一家快閃記憶體晶片工廠。有消息人士透露,一些美國投資基金也對東芝的半導體業務感興趣。

韓國SK海力士正探討活用與東芝在技術層面的合作關係的基礎上出資。根據2016年第三季度的統計,三星電子在DRAM記憶體領域已拿下半壁江山,達到驚人的50.2%,而另一家韓國大廠SK海力士則占了24.8%的市場份額。而海力士如果得到東芝的半導體業務無疑將加速與三星的競爭,包括在中國發展業務成為敲門磚。

東芝目前已經陷入資不抵債,將與夏普一樣相似的命運。僅剩的存儲業務能否為虧損的東芝帶來一線生機尚未可知,但動用了核心優質資產足見東芝的窘迫,以及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沒落。自東芝出售半導體業務以來,多家公司爭相收購,等都瞄準了東芝的快閃記憶體技術。背後的軟實力較量才剛剛開始,保證日本政府擔憂技術流到中國等因素,也成為這次收購的不確定因素。

為全球五大洲使用者提供記憶體產品。據瞭解,東芝和西部資料目前在日本三重縣四目市共同運營一家快閃記憶體晶片工廠。有消息人士透露,一些美國投資基金也對東芝的半導體業務感興趣。

韓國SK海力士正探討活用與東芝在技術層面的合作關係的基礎上出資。根據2016年第三季度的統計,三星電子在DRAM記憶體領域已拿下半壁江山,達到驚人的50.2%,而另一家韓國大廠SK海力士則占了24.8%的市場份額。而海力士如果得到東芝的半導體業務無疑將加速與三星的競爭,包括在中國發展業務成為敲門磚。

東芝目前已經陷入資不抵債,將與夏普一樣相似的命運。僅剩的存儲業務能否為虧損的東芝帶來一線生機尚未可知,但動用了核心優質資產足見東芝的窘迫,以及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沒落。自東芝出售半導體業務以來,多家公司爭相收購,等都瞄準了東芝的快閃記憶體技術。背後的軟實力較量才剛剛開始,保證日本政府擔憂技術流到中國等因素,也成為這次收購的不確定因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