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兵團第七師127團2017年第5期病蟲情報

一、棉鈴蟲

據燈、性誘籠誘集, 目前越冬代棉鈴蟲為羽化始盛期, 其蛾量較2015年和2016年偏多, 5月21日在14連166西棉田調查, 單籠蛾量有1~13頭, 棉苗上發現棉鈴蟲卵3粒,

未上百分點, 雜草上調查, 百株卵量0.2粒, 棉鈴蟲幼蟲未見。 預計:5月下旬偏嫩偏旺棉田棉鈴蟲卵迅增, 其幼蟲危害盛期為6月上中旬, 為中度偏輕發生、局部偏重發生。

二、棉葉蟎

5月12曰調查, 在一連83棉田地邊發現棉葉蟎中心株, 單株蟎量4頭,

卵3粒。 5月15日~18日調查, 在66號、82號棉田發現葉蟎中心株, 單株蟎量3~5頭, 卵量4~8粒, 未上百分點, 與去年同期相比, 單株蟎蟲卵量偏高於去年同期值。 目前氣溫適宜、風多大利於葉蟎發生, 預計5月下旬末~6月上旬棉葉蟎將以中心株、零星、小點片在棉田發生, 各別局部地方伴有小點片紅葉面出現, 其發生量將大於去年同期值, 為輕度發生。

三、棉盲蝽

據5月20日在地邊雜草網捕, 百網肓蝽比5月15日略偏少, 但接近去年同期值。 在棉田地頭、地邊調查發現兩頭棉盲蝽, 未上百分點, 但棉苗破葉率為1~6%, 局部高達16~23%, 與去年相比棉盲蝽發生量大於去年同期值。 預計5月下旬末~6月上旬棉田棉盲蝽發生量將會迅增。

四、棉蚜

5月中旬在棉田、林邊雜草、苜蓿地調查未發現棉蚜, 發現零星棉黑蚜、拐棗蚜、長管蚜等, 均未上百分點。 目前氣溫較利於棉蚜發生, 預計5月底~6月上中旬棉蚜將遷入棉田, 其發生量、危害度將接近去年同期值, 為輕發生, 局部偏重發生。

五、天敵

據5月20日在雜草上網捕調查:每百網多異瓢蟲3.2頭、草蛉6頭、七星瓢蟲2.2頭、獵蝽15頭、蜘蛛8頭、寄生蠅4頭、牧草盲蝽6頭。

家屬區小片苜蓿地調查:多異瓢蟲6頭、草蛉16頭、七星瓢蟲5頭、寄生蠅5頭、牧草盲蝽8頭、長管蚜8頭, 藜花瓢蟲4頭;天敵量略偏高去年同期值。

六、植保建議

1、各單位加強棉田的蟲情調查和監測力度。 目前棉鈴蟲已進入羽化始盛期, 棉葉蟎已轉入棉田進行危害。 各連應高度重視, 一是要認真組織職工對棉田棉鈴蟲、棉葉蟎、棉盲蝽、棉蚜進行全面調查, 二是對當前的植保工作做到一個“早”字, 即早調查、早發現、早防治, 做到治早、治小、治了, 杜絕蔓延, 減輕中後期農藥使用次數, 降低農藥使用成本。

2、按師要求高標準、嚴要求建立農藥減施增效示範區。 團、連示範區均打造具有獨特亮點核心示範區,

各示範區建設要落實責任, 重點突出環保、綠色和生態, 幅射帶動團、連, 讓職工可學可看可推廣精品示範區。

3、性誘籠自製標準:瓶粗大於15釐米, 上下開孔, 進蟲口直徑小於3釐米, 性誘芯懸掛於下口外緣中間, 田內要擺放整齊, 高度、間距一致, 示範區要每畝地一個性誘籠,做到既保證數量、又確保品質, 有效誘殺棉鈴蟲成蟲。

4、棉盲蝽防治:破葉率達10%以上,生長偏旺的棉田,鎖定地塊,在即將現蕾前(棉花葉齡6片真葉期或棉盲蝽若蟲田間發生期)集中防治,堅持在早9點前和晚21點後進行防治,防治的藥劑選用啶蟲脒加阿維菌素。

5、葉蟎和棉蚜防治:在中心株、零星、小點片發生期,做好標記,做到“圍點打圓、圍圓打圈,圍圈打片”,徹底根治,杜絕擴散蔓延。

6、堅持“兩管一查”,各單位認真開展當前蟲情普查工作,嚴格管控好本單位機車和農藥,堅持達標防治,杜絕亂用農藥,當天用過農藥的廢棄物要及時處理,不得亂放,引起中毒事件發生。

此文由兵團植保整理,作者:崔素雲

有效誘殺棉鈴蟲成蟲。

4、棉盲蝽防治:破葉率達10%以上,生長偏旺的棉田,鎖定地塊,在即將現蕾前(棉花葉齡6片真葉期或棉盲蝽若蟲田間發生期)集中防治,堅持在早9點前和晚21點後進行防治,防治的藥劑選用啶蟲脒加阿維菌素。

5、葉蟎和棉蚜防治:在中心株、零星、小點片發生期,做好標記,做到“圍點打圓、圍圓打圈,圍圈打片”,徹底根治,杜絕擴散蔓延。

6、堅持“兩管一查”,各單位認真開展當前蟲情普查工作,嚴格管控好本單位機車和農藥,堅持達標防治,杜絕亂用農藥,當天用過農藥的廢棄物要及時處理,不得亂放,引起中毒事件發生。

此文由兵團植保整理,作者:崔素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