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做公司總裁,他回到家鄉做起了農民,種了2450畝水稻,只為

當大家都在奔向大城市, 所有人都在著急地離開貧苦小村落的時候。 而我段德峰卻成了為數不多“逆流”的一個。 辭去了《第一財經日報》北京新聞部主任的職位。 就想回家鄉村子裡當個實實在在的農民。

當時大家只是覺得我一時腦熱, 沒有人相信我能夠在這個村子真正呆下來。 畢竟在大家都往北上廣逐夢的時代, 我卻回到了人人逃離的小鄉村。

回村第一件事, 打著“知識份子返鄉創業”的旗號,

創辦了盱眙的小河農場, 成為了一名標準的新農人。

看著盱眙的龍蝦供應特別不足的情況, 我決定要做龍蝦。 2015年8月份開始做實驗, 9月份, 第一批五畝稻田中的小龍蝦養殖結束, 就產出了約450斤小龍蝦和3000斤水稻。

農場規模, 從2015年10月份租下了第一塊地500畝,

到如今的1550畝農田和400畝水田, 共三個生產基地。

1550畝的田地, 選用江蘇最好的水稻品種, 保證稻米的優質品質。

優質江蘇稻米採用蝦稻共作模式, 將小龍蝦放置在稻田中養殖, 吃掉田中的野生雜草和水生生物,

節省了除草勞力。

修整田埂龍蝦覓食同時幫助稻田鬆土, 糞便還可以增加稻田的肥力。

工作人員在水域內工作優化供應鏈, 小河農業經紀人從30個即將發展為50個。 專門負責在20個鄉鎮內收蝦。既擴大了龍蝦供應量,又解決了部分就業問題。

不管城市還是農村,用心做好一件事,就會收穫自己想要的人生。

專門負責在20個鄉鎮內收蝦。既擴大了龍蝦供應量,又解決了部分就業問題。

不管城市還是農村,用心做好一件事,就會收穫自己想要的人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