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易新聞從“有態度”到“各有態度”,絕了!

網易新聞換口號了, 叫“各有態度”。 從關起門來做事變成了開放出來做平臺, 這是老張特別喜歡的。

老張是網易新聞的粉絲, 沒事的時候逛一下評論區(我沒有暴露什麼吧!), 不過這一系列“各憑態度乘風浪”的品牌廣告倒是讓老張覺得挺有意思的。

都說圈層圈層, 廣告是做給誰看的, 其實一目了然。 網易新聞這次用的就是做減法的智慧。

很多品牌都是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 總是想攬更多的生意, 拉更多的消費群體。 都想「面面俱到」, 又體現「各有態度」。 這次網易在slogan上做了加法, 但是在「找人」這件事上是做了減法, 把目標群體鎖定在個性化時代下成長的年輕人。

從買點出發, 向專注於興趣領域、知識增量的泛資訊平臺的轉型, 這也是一個動作大的轉身。

在態度這事上, 網易新聞一直在活躍在年輕人的視線裡。 如今在「各有態度」的 slogan 下, 仍然深耕內容方向。 有人說網易新聞是傻了吧, 放著更多的用戶群不要, 去討好少數人?其實不然, 誰都知道, 在1平方的空間裡挖個200米的洞, 比起在100平的空間裡挖個1米的坑要難得多。

快車道19年, 一直不離食品方向, 不說驚世駭俗, 也至少對得起各位金主大大賞的一口飯。

老張一直堅持著把一件事做極致的原則:傻傻的做一件事, 做最純粹的東西, 做最好的東西。 (咦, 這不是很傻很天真嘛!)

品牌在成長升級的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尋找自我的旅途。 網易新聞這次 slogan 的改變雖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老張認為這不是簡單的一個字,

這個“各”字簡直絕了!

從年輕化、內容多元化和內容消費升級幾個層面進行了很大程度上的重建, 這是一次符合趨勢又有勇氣的改變。 網易新聞最先開始有態度的時候是領先的, 尤其在新聞審查這麼嚴的時候, 這次“各有態度”我相信會做到更好!

❖快車道•張勁松

聲明:答案如需轉載, 請務必標注出處, 違者必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