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作為辦公傢俱巨頭,震旦集團將如何打造200家3D列印中心?

震旦是一家辦公傢俱和OA巨頭, 自1995 年以來, 行銷通路遍佈兩岸逾1,500個直、經銷網點。 震旦在2013 年正式決定跨入到3D 列印領域, 開始了全國範圍內的佈局。 就在今年3月9日的TCT展會上, 震旦集團3D事業與由盧秉恒院士領導的陝西恒通達成了戰略合作, 聯手共同推進全國3D列印服務平臺的落地布建和運營, 為推動中國3D列印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中國的3D列印市場方興未艾, 如何挖掘更多的3D列印應用, 借助3D列印技術真正加速推動製造業轉型是我們必將面臨的問題。

帶著這些問題, 南極熊於2017年3月16日對震旦集團3D事業部總經理羅益光先生進行了專訪。

在黃浦江邊的震旦大樓, 我們就當前3D列印市場的現狀以及震旦在3D列印發展進程中的角色進行了探討。

陝西恒通楊峰副總經理(左)與震旦3D事業部總經理羅益光(右)在簽約儀式上

請羅總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和震旦3D。

震旦將業務拓展到3D列印領域的目的是什麼?

我在臺北出生, 1986年去日本留學, 1991年回到臺灣。 剛開始的十年我在世界五百強的公司工作, 2000年開始在互聯網公司創業。 我於2005年正式加入震旦。 首先我在OA事業擔任行銷主管, 然後晉升為集團行銷主管, 後來又負責集團戰略室, 負責規劃集團的新事業。 震旦集團的業務主要是傢俱、OA和電子, 而雲端和3D列印是新產業, 在政府大力宣導中國製造2025及推進工業製造創新轉型的大背景下, 我們很看好他們未來的發展前景。 1993年以來, 震旦在大陸已經積累有20多萬家的企業顧客, 以我們的條件和資源, 進入到3D列印領域是比較適合的。 基於此, 震旦在2013年正式決定跨入到3D列印領域。

在整個3D列印產業鏈中震旦3D如何定位?

現在所有的產業無非三個方面:第一是做設備的研發、製造、生產;第二是做設備的代理商、經銷商;第三是把所有的設備、軟體和解決方案集成。 震旦不會去做3D列印設備的研發, 這不是我們的強項。 在3D列印產業, 我們主要做品牌和管道建設。 我們是從設備的銷售代理起步的, 在2015年開始我們發現如果只做設備的代理, 未來我們的競爭力會越來越薄弱。 我預計在2018年3D列印在中國會有一個爆發性的增長, 於是從2015年開始, 震旦3D開始實施“四大平臺、百大中心”策略, 其中的四大平臺包括醫療、汽車、時尚和消費電子四個產業平臺, 而百大中心則是指震旦3D規劃在全國建立200家以上的3D列印中心。 四大平臺涉及的應用在3D列印產業占到80%以上,

而建立平臺則是希望引入產業的專家和資源去開發更多的應用。

請羅總介紹下震旦3D列印中心的建設情況?3D列印中心的營收來源是什麼?

我們現在總共有6家3D列印中心, 第一家是在廣東江門, 接下來我們在上海, 北京, 武漢, 重慶, 長春都設立了列印中心。 3D列印中心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是高新技術園區, 針對當地企業和政府去做服務與結合;

第二是針對高等職校。 3D列印人才目前是非常缺乏的, 我們看到的人才缺口有800多萬。 我們也開始建立高等職校的3D列印實驗室, 成立相應的3D列印科系;

第三是醫療機構。 醫療領域在3D列印領域的應用非常多, 我們逐步地開始推動3D列印在醫療方面的應用。

2016年我們總共做了6家3D列印中心, 到今年我希望能夠擴張到15到20家左右。 未來3-5年我希望能做到200家。 一家3D列印中心一到兩年下來可以接觸到五千到一萬家客戶, 讓更多人瞭解到3D列印為他們帶來的實際應用面是什麼從而更有效地撬動這個市場。 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2016年震旦的業績非常可觀, 有資料顯示震旦的3D列印業務增長了23%。 你覺得是否達到預期?

我更正一下, 我們的增長資料不僅僅只有23%, 我們的業績增長至少是一倍以上。 2014年和2015年我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奠定了“四大平臺、百大中心”戰略規劃, 2016年開始真正去推廣我們的模式。 我覺得我們的增長速度是達到了我的預期的, 今年我們有更高的目標, 我們希望能夠繼續增長一倍以上。

我們國家在3D列印應用的發掘上跟國外相比較為薄弱。震旦在3D列印應用上有哪些策略?

今年的TCT展會看,我們國家的3D列印技術漸漸發展起來了,尤其以FDM和SLA技術為代表。未來三到五年,我認為國內的技術不會輸給國外。但是在應用面上,我認為3D列印至少面臨兩大問題。

一是材料成本很貴,對於客戶的研發或應用跟傳統工藝相比沒有任何優勢;

二是產業的應用。設備對於相應產業開發出的應用面比較少。汽車和醫療還有諸多應用尚未被開發出來。

這也是我們成立四大平臺的目的。從材料成本上進行突破,把價格降下來,讓更多的企業去接受3D列印技術。另外這也是震旦的優勢:我們不把研發投入到設備,而是把研發投入到應用。我認為這樣才能真正帶動3D列印產業的發展。

引進3D列印技術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讓客戶使用設備和開發更多的應用。在這方面震旦3D的優勢體現在哪裡?

震旦的優勢就是在各行各業引進的專家資源。我們與上海交大數位醫學臨床轉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國醫藥大學等機構協作創立的醫療聯盟組織“上海協創數位醫學研究中心”,就是引進了3D列印醫療領域的權威專家,通過大量3D列印在臨床應用的成功案例,共同去開發新的應用。我們希望在不同產業引進專家資源後,能夠開發出新的想法,把它散播出去。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3D列印經過30年的發展,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相比之下,中國3D列印產業鏈上游掃描設備和逆向工程軟體力量薄弱。而美國兩大3D列印巨頭3D Systems和Stratasys採取並購或者是整合的方式,加強了對產業鏈的掌控能力。這樣的模式我們國家是否值得參考?

我認為非常值得,因為並購是最快速的擴充市場的方式。國內3D列印市場同質化競爭嚴重,在細分領域的關注度普遍不夠,未來必定會經歷一次洗牌。企業通過收購來壯大自己的實力,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中國的企業也會慢慢向著並購的方式靠攏。在整個3D列印產業鏈中,3D掃描也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要想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採用整合的方式可以在短期內彌補短板。

震旦的聚焦點在平臺建設上,跟產業結合開發更多的應用面。如果你有好的產品,我有好的應用,我們可以結合起來。通過“百大中心”的平臺,快速地讓更多的企業去瞭解3D列印,然後通過資源的整合和互補,把整個市場撬動起來。不可否則,中國的3D列印市場跟歐美相比是落後的。但是我相信在三到五年後,國內的3D列印的應用面能夠超越歐美。

關於震旦集團3D事業

震旦集團於1965年在臺灣創立,迄今已累積52年行銷經驗,行銷通路遍佈兩岸逾1,500個直、經銷網點。2013年,跨足3D快速成型領域,憑藉遍佈中國的強大行銷網路、優秀的服務團隊和豐富的企業資源,快速建立了完善專業的售前、售中和售後服務體系,服務涵蓋汽車、電子、教育、醫療和消費品等多行業領域。作為業界領先的工業級3D應用解決方案專家,震旦3D產業規劃【四大平臺·百大中心】戰略,聚焦醫療、汽車、時尚、消費電子四大產業聯盟平臺,計畫在各地推動合作建成200家以上3D列印服務中心。震旦作為3D列印中心合作運營方將提供引進行業資源、人員建制、推動市場化運作等專業服務專案,打造真正可以為中國企業提供整合3D列印應用解決方案的創新平臺。

西安會設立一個3D列印中心嗎?

我們國家在3D列印應用的發掘上跟國外相比較為薄弱。震旦在3D列印應用上有哪些策略?

今年的TCT展會看,我們國家的3D列印技術漸漸發展起來了,尤其以FDM和SLA技術為代表。未來三到五年,我認為國內的技術不會輸給國外。但是在應用面上,我認為3D列印至少面臨兩大問題。

一是材料成本很貴,對於客戶的研發或應用跟傳統工藝相比沒有任何優勢;

二是產業的應用。設備對於相應產業開發出的應用面比較少。汽車和醫療還有諸多應用尚未被開發出來。

這也是我們成立四大平臺的目的。從材料成本上進行突破,把價格降下來,讓更多的企業去接受3D列印技術。另外這也是震旦的優勢:我們不把研發投入到設備,而是把研發投入到應用。我認為這樣才能真正帶動3D列印產業的發展。

引進3D列印技術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讓客戶使用設備和開發更多的應用。在這方面震旦3D的優勢體現在哪裡?

震旦的優勢就是在各行各業引進的專家資源。我們與上海交大數位醫學臨床轉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國醫藥大學等機構協作創立的醫療聯盟組織“上海協創數位醫學研究中心”,就是引進了3D列印醫療領域的權威專家,通過大量3D列印在臨床應用的成功案例,共同去開發新的應用。我們希望在不同產業引進專家資源後,能夠開發出新的想法,把它散播出去。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3D列印經過30年的發展,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相比之下,中國3D列印產業鏈上游掃描設備和逆向工程軟體力量薄弱。而美國兩大3D列印巨頭3D Systems和Stratasys採取並購或者是整合的方式,加強了對產業鏈的掌控能力。這樣的模式我們國家是否值得參考?

我認為非常值得,因為並購是最快速的擴充市場的方式。國內3D列印市場同質化競爭嚴重,在細分領域的關注度普遍不夠,未來必定會經歷一次洗牌。企業通過收購來壯大自己的實力,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中國的企業也會慢慢向著並購的方式靠攏。在整個3D列印產業鏈中,3D掃描也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要想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採用整合的方式可以在短期內彌補短板。

震旦的聚焦點在平臺建設上,跟產業結合開發更多的應用面。如果你有好的產品,我有好的應用,我們可以結合起來。通過“百大中心”的平臺,快速地讓更多的企業去瞭解3D列印,然後通過資源的整合和互補,把整個市場撬動起來。不可否則,中國的3D列印市場跟歐美相比是落後的。但是我相信在三到五年後,國內的3D列印的應用面能夠超越歐美。

關於震旦集團3D事業

震旦集團於1965年在臺灣創立,迄今已累積52年行銷經驗,行銷通路遍佈兩岸逾1,500個直、經銷網點。2013年,跨足3D快速成型領域,憑藉遍佈中國的強大行銷網路、優秀的服務團隊和豐富的企業資源,快速建立了完善專業的售前、售中和售後服務體系,服務涵蓋汽車、電子、教育、醫療和消費品等多行業領域。作為業界領先的工業級3D應用解決方案專家,震旦3D產業規劃【四大平臺·百大中心】戰略,聚焦醫療、汽車、時尚、消費電子四大產業聯盟平臺,計畫在各地推動合作建成200家以上3D列印服務中心。震旦作為3D列印中心合作運營方將提供引進行業資源、人員建制、推動市場化運作等專業服務專案,打造真正可以為中國企業提供整合3D列印應用解決方案的創新平臺。

西安會設立一個3D列印中心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