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創|告別昨日的故我(一)

文 | 小馬哥

圖 | 小馬哥

告別昨日的故我——憋孤篇

“憋孤”是我們老家的土話, 意思是有事不說, 憋在心裡, 悶悶的, 不爽快, 不透氣, 大體就是這個意思吧。

其實, 我也是一個很憋孤的人。 遇到什麼事, 特別是不開心的事情, 自己在心裡忍著, 承受著, 把自己心門關閉, 鑽到牛角尖裡, 把自己孤立起來, 與外面絕緣。 在承受範圍內還好, 如果超過一定的限度, 超過一定的時段, 就會出問題。 比如, 2007年4 月, 在寫戰略選擇方面的博士論文時, 遭遇瓶頸, “選擇”來“選擇”去, 把自己繞進去了, 迷失了自我, 迷失了內在, 迷失了判斷。 天天焦慮不安,

卻進展不到, 自己到樹林去、到山上去喊叫, 去瘋狂, 卻沒有改善。 當時的我, 沒有找人聊聊, 也沒有放下那份貪癡。 最終焦慮引發抑鬱, 幸好及時就醫, 才重現天日。 但心理上強大到無限, 堅不可摧,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心智成熟還需要天天錘煉、打造。

認識到問題, 是要解決問題。 人生就是不斷拋卻故我的過程, 不斷成長的歷程。 我要拋掉憋孤的疤痕, 哪怕帶出一塊血淋淋的肉, 也在所不惜。 做一個開放的人, 做一個心門始終打開的人, 做一個“清如許”人。

冬之靜

告別昨日的故我——怯懦篇

在觀看《阿甘正傳》時, 很為阿甘的一路往前奔跑所感動。 “往前跑, 就會拋掉昨日的煩惱, 擁有快樂的現在!”一個人坦誠自己的缺點, 晾曬自己的缺陷是種痛苦, 但不去面對他, 卻永遠痛苦。 索性還是學學簡單快樂的阿甘, 直面問題, 重新認識自我, 不斷改正自我。

說實話, 我骨子裡有怯懦的毒素, 不斷蠶食我的意志, 我的決斷。 好像是1994年春節期間, 我到山西萬榮探親。 坐在綠皮火車上, 四周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

他們一根一根地抽煙, 把握熏得那個難受啊!但一路走來, 自己一句話也沒說, 聽任他們煙薰火燎。 好像是2000年的某個夏日, 我到蘇州東吳外國語師範學校看望媳婦。 午休時刻, 忽然聽到隔壁朱老師喊“蛇, 我門口有條蛇!”從小就忒怕蛇的我, 居然沒有勇氣出去幫忙, 愧對山東大漢的美稱。

撒母耳.沃爾曼的《青春》中說道, 青春意味著勇氣戰勝怯懦。 骨子裡有怯懦、恐懼心理, 就是靈魂衰老的表現。 為了永葆青春, 為了更好的自己, 必須排除內在的怯懦毒素, 必須切除怯懦的毒瘤, 必須勇敢勇敢再勇敢!

冬日賞梅

告別昨日的故我——拖拉篇

做事磨磨嘰嘰、拖拖拉拉, 是我的又一內在毒素。 這是一種為人處世、做事幹活的態度, 是一種消極的態度, 不喜歡幹的工作、有難度的事情, 總是採取逃避的做法, 拖來拖去, 希望時間能消磨掉, 不能消磨的只好硬著頭皮推掉, 結果害人害己, 自己受傷最重。 內心滿是瘡痍和疤痕, 也逐步消弭掉自己的衝勁和意志。

在美國人派克《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及,

人生苦難重重, 人生是一連串的難題。 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 問題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 激發我們的勇氣。 為解決問題而努力, 我們的思想和心靈就會不斷成長, 心智就會不斷成熟。 對照自己對待問題的態度, 感覺這是逃避心智成熟的做法, 這種做法只能作繭自縛, 把自己放在編織的網中, 沉迷於自己編織的童話世界, 尋求點滴的安慰。

認識拖拉, 改變自己, 三思而行, 雷厲風行!

作者有話說:

正是一路奔跑的帶動下, 才徹底反思自我的, 也是在群裡學習交流, 在《少有人走的路》的啟示下, 才寫出來的, 才將不願袒露的一面合盤端出的, 特感謝一路奔跑、鐘老師和一文老師。

冬日的絨衣

=END=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